首页 > 实时讯息 >

时隔一年 不远万里 百岁华侨祖孙五代再回漳浦谒祖恳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20:05:00    

闽南网3月31日讯(通讯员 林惠卿 周泽彬 林智贤 闽南网记者 周怡楠 文/图)“我们都再挺一年,等明年百岁之时,再相约一起回思亲楼,一起回乡恳亲谒祖。”近日,继去年清明时节携家人回乡谒祖后,已99岁高龄的漳浦县印尼华侨陈壬水再次携祖孙五代回到家乡马坪镇后康村,并与同样携家人从香港回家祭祖的堂弟陈贯珩在老宅思亲楼相聚。两位老人紧紧地握着双方的手,眼中闪烁着泪光,在思亲楼许下世纪之约。

当天,漳浦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卢秀云,漳浦县政协副主席陈结定、杨怡静代表漳浦县委县政府赠予陈壬水《丹心映梓》书法作品,对陈壬水爱国爱乡情怀表示肯定和感谢;马坪镇政府赠予陈壬水、陈贯珩剪纸作品《百福图》,寓意着祝福老先生健康长寿。

当天,陈壬水老先生带着家人和老友齐聚一堂,先是来到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马坪小学,这里承载着陈壬水先生青春的美好回忆,陈老先生高兴地和学校的师生合影留念,并勉励小朋友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接着陈壬水先生一行参观了中共漳浦县委机关旧址。在革命旧址前,4个小讲解员们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先辈们的故事。每听到精彩之处,陈壬水都会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讲得好!讲得真好!”参观中,他还不断嘱咐家人多拍些照片,“要留下家乡的模样,这是我们的根啊!”

最令人动容的是,在学校的操场上,陈壬水亲手带领家人和学生们一起种下了六棵桂花树,象征着“种树种根,把根留住”的美好寓意。这一举动刚好与1985年春节陈壬水回家乡探亲,他特意与同乡侨亲在后康村祖祠边竖起一块刻有“根”字的石碑遥相呼应,表明他不忘家乡的深沉情感,自勉并激励海内外乡亲不忘祖、不忘“根”。如今,在马坪镇后康村祠堂边的“根”字石碑依然赫然醒目。

陈壬水于1927年出生在马坪镇后康村顶社的一个华侨家庭。他的祖父在清朝时期便已远赴印尼,父母也都在印尼雅加达经商。陈壬水出生后,其父母选择让他在家乡接受教育。1947年,陈壬水自龙溪师范学校毕业后,在绥安中心小学和马坪中心小学各任教一学期。1948年10月,他随父母亲一同前往印尼定居。抵达印尼后,陈壬水在华文中小学担任教师,此后转行从商。

在印尼,陈壬水从一名默默无闻的教师成长为商界巨擘。他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敏锐的商业头脑,先后创立了五金厂、压钢厂、建筑材料厂以及注塑厂等多家企业,成为了侨居地知名的华侨企业家。多年来,他无数次跨越重洋回到家乡,铺路造桥、兴建教学楼和卫生院,甚至在家乡办厂兴业。据不完全统计,70多年来,他为家乡建设公益事业累计捐款超过300万元。

为了让孩子们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陈壬水与妻子约定,在家里只讲普通话、闽南话和粤语。在他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家里的后辈们大都学会普通话和闽南话,传承语言的同时更是传承了那份浓浓的家国情怀。

此次寻根之旅中,陈壬水的祖孙五代共30余人从印尼、澳大利亚、日本等地齐聚家乡,年龄最小的曾孙仅有4岁。虽然年事已高且旅途劳顿,但陈壬水依然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带着家人回到家乡。他说:“我要让我的子孙后代记住自己的家乡,也希望在我百年之后,他们能常回家看看。”

回家当天,陈壬水还专门带领家人重温故地,重走他出资修建的思亲路、思亲桥。“我为我爸爸的爱心以及深爱祖国和家乡情怀感到高兴、骄傲。”走在思亲路、思亲桥上,陈壬水先生的女儿陈韻情感慨万千,她表示,作为陈家后辈,她们定会遵循祖辈、父辈的嘱托,弘扬先祖美德,加深族谱联谊,做好亲情传承。

漳浦侨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陈氏家族用五代人的还乡路,诠释了华侨精神的传承,体现了海外乡亲对故乡的深情厚谊,也展现了爱乡情怀在一代又一代侨胞中的延续和脉承。

来源:闽南网

  • 印尼部长:亚洲需保持团结合作,共迎可持续发展挑战

    导读:在全球变局下,亚洲国家需要拓展思路,加快行动,更深入地合作来应对共同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清洁能源转型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议题,更是安全要务。亚洲需通过合作实现包容性和可持续增长,避免分裂,以确保长期稳定和繁荣。各国应共同努力,推动改革和创新,为
    2025-04-18 13:30:00
  • 演绎跨越山海的赤子之心

    《海的一半》演出剧照 周恩如 摄讲好华侨故事4月6日晚,舞剧《海的一半》福建巡演首场演出在泉州大剧院拉开序幕。泉州是中国著名侨乡,现有海外泉籍华侨华人1000多万,分布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舞剧走进泉州,随即引发关注。“只要有华侨在,这剧就能一直演下去!”演出散场后,有观众如是说。选择泉州作为
    2025-04-17 10:06:00
  • 国台办:两岸同胞常来常往是任何政治势力都阻挡不了的

    4月16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近期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及马英九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分别率团来大陆参访,有舆论认为,这凸显两岸交流往来顺应民心民意,是人为阻挠挡不住、隔不断的。对此有何评论?发言人朱凤莲表示,两岸同胞是一家人,不是敌人,同属中华民族,都是中国人。一家人常来常往、走
    2025-04-16 12:33:00
  • 女单提前包揽冠亚军!男双有意外之喜!羽毛球亚锦赛国羽将冲击四冠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高华生4月12日,2025年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在宁波奥体中心体育馆结束了半决赛阶段比赛。国羽共在四个项目中获得决赛席位,其中女单项目完成会师,提前包揽冠亚军。当天比赛半决赛,最让人意外的局面出现在男双项目中。先是世界排名第三的中国组合梁伟铿/王昶以12-21、14-21不敌马来西亚
    2025-04-12 23:22:00
  • 徐州工业园区岗子社区开展“童心绘家乡 纸鸢寄乡情”活动

    【来源:徐州贾汪区人民政府_综合新闻】近日,徐州工业园区岗子社区组织开展“童心绘家乡 纸鸢寄乡情”主题活动,10余名儿童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用画笔勾勒家乡美景,以传统民俗活动传递文明新风。活动现场,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描绘着家乡新貌,用风筝传递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为春日的社区增添了新的生机。经过两个小时
    2025-04-10 04:19:00
  • 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举办2025年春季广播操比赛

    闽南网4月8日讯(通讯员 刘燕萍 吴巧英 闽南网记者 柯嘉进)为推动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学生广播体操动作;同时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促进文明和谐的校园建设,近日,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举办“体操新程,春启新篇”为主题的广播体操比赛活动。比赛当天,各班
    2025-04-08 20:05:00
  • 破解“春困” 且看中医养生四法

    闽南网4月8日讯(闽南网记者 尤燕姿)随着气温回暖,人体在适应新的气候条件时,会出现懒洋洋的状态,这便是“春困”。泉州市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阮传亮介绍,破解春困,有四种养生办法。阮副院长介绍,泉州地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春季多雨潮湿、昼夜温差较大,从中医理论来说与“湿邪致病”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脾
    2025-04-08 17:35:00
  • 印尼马鲁古海北部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4月03日05时03分在印尼马鲁古海北部(北纬2.15度,东经126.85度)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
    2025-04-03 0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