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突发讣告!上海知名专家因病逝世,享年96周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6 16:57:00    

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医学心理学”奠基人之一、上海市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引领者和推动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原院长严和骎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3月4日在瑞金医院逝世,享年96周岁。

在精神医学这片神秘而充满挑战的领域中,严和骎教授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才华、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为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学术成就、医者仁心以及对后辈的悉心培养,都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精神医学工作者。

开拓创新,引领发展

严和骎祖籍浙江省上虞市,出生于1929年10月29日。1949年考入震旦大学医学院,1952年作为学生代表参与上海第二医学院(即今天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筹建工作,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56年任职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科并任精神病科教学组组长。

1958年,在我国精神医学创始人之一粟宗华教授的倡导下,上海精神医学学科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联合”:筹建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即今天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作为上海第二医学院精神医学的教学人员,严和骎教授积极投入,参与新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

1958年-1985年期间,严和骎教授就职于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先后担任副院长和院长职务,兼上海第二医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还曾任徐汇区政协委员、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卫生部精神卫生咨询委员会副组长、《上海精神医学》主编、《大众心理学》副主编、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理事、法国心理医学学会会员等。

1985-1994年,他担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院长),还曾兼任上海市心理康复协会会长、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主任委员、环太平洋精神病学家学会主席、杨森科学委员会精神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理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研室主任、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成立合影,严和骎教授(右三)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严和骎教授始终将患者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用精湛的医术和温暖的关怀为患者驱散心灵的阴霾。

一间破败不堪的小屋,与旁边的猪圈仅仅一栏之隔,一走近就闻到一股令人欲呕的恶臭。阴湿黑暗的屋里,只铺着一层草席,吃喝拉撒都在这里,一个衣衫褴褛、神志不清的小伙子,只要一动,就听见“哐啷”一声——一条粗大的铁链将他的手脚全部锁住…… 即便时隔很多年,每当严教授和同事们聊天时,他对当时看到的场景依旧记忆犹新。“他们是人,不是动物。他们只是因为有了精神疾病,怎么能如此‘笼养’?我觉得很难受,一定为他们做些事,帮助他们。”

早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抗精神病药物被引入我国,严教授率先开展精神药物的临床毒理研究。80年代开始,面对“关锁”病人的沉重问题,在担任上海市精神病防治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期间,严教授开展“上海市九县一区使用长效安定剂——安度利可治疗慢性关锁精神病人”的科研工作。他亲自下农村调查关锁病人情况,多方联系取得资助,解决了部分病人的治疗费用,使许多关锁病人摆脱了困境。严教授发起“解锁工程”,为“笼养”的精神病人解开了铁链。他深知精神疾病患者的痛苦,不仅关注他们的身体治疗,更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他曾说:“精神疾病治疗,不能局限于医院内,更要拓展到医院之外,我们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给予这类特殊人群以最大帮助。”基于这样的理念,他于1992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上海市心理康复协会,为患者家属提供了一个“心灵家园”,让他们在互相交流、彼此倾诉中获得支持与力量。

严和骎教授(第一排左三)带领医护团队与患者合影

严教授在医疗工作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他经常亲自下病房,来到病人身边,用亲切的关怀抚慰一颗颗受伤的心灵。他还有个习惯,每当天气变化时,他一定要到病房看看。他说:“换季的时候,自己家里用席子了或换被子了,便自然想到病人是否也已经换了。患者他们是有病的人,病房条件也比较艰苦,我们工作细致一些,患者可以受益多一些。”他经常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面对疑难杂症,他总是身先士卒,亲自查房,对病人处处关心,常常为了看病忘了吃饭和休息。

即使在他患病住院期间,他还经常托人将病卡带到床头,了解病人的病情,提出自己的治疗意见。有一次,一位外地病人慕名来院求医,严教授当时正患病输液,听说后立即拨掉点滴,直奔门诊为病人看病,这种敬业精神和对患者的关爱令人动容。

严和骎教授还积极开拓精神医学的新领域,率先在上海组织开展了心理测验、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等临床心理专业服务。严教授在临床中发现,巩固治疗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仅靠我们医院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建立一个覆盖全市的三级工作网络,让更多患者得到有效治疗,让他们‘有家可归’。”于是,严教授与老一辈精神医学专家们一起,着手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上海市精神病三级防治网:他们在各区县培训精神医学人才,在全市设立了10个精神病防治站和100多个康复站,形成了一张纵横上海的社区精神病防治网络。

严和骎教授(右一)和同事开展调研工作

教书育人,春晖遍四方

严和骎教授在精神医学教育领域同样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于1958年负责组建上海第二医学院精神医学教研室,团结各方力量,为上海地区精神科队伍培养了大量的师资人才。在他的领导下,教研室逐步发展壮大,成员由最初的3名增加到最多时的22名,先后开展了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开办了针对各种长短学制,以及英语、法语班的精神医学和医学心理学教学项目。

在医疗业务中,他对青年医生要求严格,精心指导,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差错。在讲学中,他对青年医生谆谆教诲,对每篇论文都手把手指导,同时又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完成每一件工作。他组织的上海、杭州、苏州、济南等5大城市的家庭教育研究工作,让一大批青年医务人员脱颖而出,为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严和骎教授(右一)从医执教45年

严教授不仅在国内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还积极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他曾作为院长、专家学者出访十多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和参加国际会议,与国际同道共同探讨世界精神卫生的发展。他在对外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中,完成了与WHO共同开展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心理障碍调查研究项目》等科研项目,通过对精神卫生的需求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上升为理论与政策,对推动我国精神卫生在新形势下的进一步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党委书记谢斌(左三)、院长赵敏(右三)和王组承教授(右二)探望严和骎教授(左四)

人格魅力,德高望重

严教授医德高尚,廉洁自律,心中总是装着病人。在担任院长期间,严教授废寝忘食地扑到医院的管理中去,医疗业务工作、行政事务工作、科研工作都要管。在他的带领下,医院连续八年被评为卫生部、上海市先进单位,而他个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曾获上海市第二届“高尚医德奖”。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1994年,严教授离开医院院长的岗位,但他作为国内权威的精神科专家,仍参加医院保健和特需病房的医疗查房、参加门诊、参加有关的外宾接待和学术活动。他说“这是自己黄金时代的开始”。实际上,他每天也没有多少空的时候,每天的日程仍是排得满满的。除了院内的相关活动外,他还要去院外会诊、学术会议、鉴定、讲课、出差等。

严和骎教授书写的院训

严教授的名字“和骎”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他的为人。“和”代表着和谐、和气,他以和为贵,善于团结协作,凝聚各方力量推动事业发展;“骎”则象征着骏马奔驰,他一生都在精神医学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永不停歇……

严和骎教授墨宝

他留下的不仅是丰硕的学术成果和先进的医疗技术,更是一种对医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对患者的深切关爱以及对后辈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一路走好!

记者:左妍

通讯员:乔颖

来源: 新民晚报

  • 咸阳彩虹医院产科:家门口的专业医疗服务 为母婴健康护航

    近日,咸阳彩虹医院产科邀请上海产科教授来院坐诊查房,让咸阳的孕妈妈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又贴心的医疗服务。王宏教授是上海红房子医院的产科专家,为助力科室医护人员系统掌握前沿产科知识与技术,他提前精心筹备内容详实的专业课程,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给出专业的建议,不仅让孕产妇们感到安心,也让医护人员受益匪
    2025-04-30 17:16:00
  • 赓续红色基因血脉 擎画数智沂蒙新篇——临沂联通践行沂蒙精神赋能高质量发展纪实

    鲁网4月29日讯 文化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文化的内核。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的积淀传承。临沂联通以沂蒙精神为根基,将党的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深度融合,在实干中践行沂蒙精神,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擎旗铸魂:深植沂蒙沃土,铸就忠诚通信铁军临沂联通深植沂蒙红
    2025-04-29 16:48:00
  • 邯郸圣济医院举办第12期肿瘤疑难病例研讨会

    4月23日,邯郸圣济医院成功举办第12期肿瘤疑难病例研讨会。本次会议以“结直肠癌精准放疗”为主题,特邀国内消化道肿瘤领域权威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肿瘤科主任白莉教授共同参与,邯郸圣济医院副院长、肿瘤科主任穆建平教授,放疗科主任董江波教授,肿瘤科主任李国君、主任胡占刚及影像科等多学科
    2025-04-29 10:33:00
  • 山东援疆专家崔春光:“小医大爱” 书写生命赞歌

    来源:【疏勒观察】在塔孜洪乡中心卫生院,有这样一位医生,他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多年来全身心投入临床诊疗工作和医院建设;他视事业如生命、待患者如亲人,用平凡的事迹诠释着一名外科医生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天职,他就是来自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二人民医院的援疆医疗专家崔春光。在塔孜洪乡中心卫生院,崔
    2025-04-28 13:09:00
  • “车祸截瘫后重新站起来!”他们用新技术为脊髓损伤患者带来希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晓燕脊髓一旦受到损伤,后果不堪设想。 脊髓,这一连接大脑与身体各部位的 “信息高速公路”,对人体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它不仅承担着传递大脑指令,控制肢体运动的重任,还负责将身体各处的感觉信息回传至大脑。“这个病号是骑电动车出了车祸,然后出现了一个颈5、6的截瘫,四肢的感觉运动全部
    2025-04-28 10:35:00
  • 病毒传染性强,严重或致死,钟南山院士提醒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目前,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阳性率较前期有所回升主要受影响人群是14岁及以下儿童近日钟南山在节目《名医说》中提醒婴幼儿时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容易引起喘息、气道狭窄等变化长大后长期存在严重时还可导致肺炎、呼吸衰竭、脑炎等疾病甚至死亡那么呼
    2025-04-28 06:24:00
  • 台州30多岁小伙工作时突然晕倒,险丧命!平时身体健康,一查竟是低钾血症

    来源:台州晚报 家在临海的李先生今年30多岁平时身体没有大毛病然而一次与朋友的聚餐却让他陷入了危险境地大量饮酒后的低钾危机聚餐时,李先生喝了不少酒,当晚多次呕吐。此后,他一直胃口不佳,没怎么吃东西。两天后,李先生突然出现胸闷、心悸症状,工作时甚至晕倒,被同事紧急送往台州医院急诊科。值班医生进行心电图
    2025-04-26 21:40:00
  • 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结核病防治知识提升行动百千万志愿者团队被省疾控中心表彰为“优秀志愿宣传团队”

    4月26日,从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卫生院传出喜讯:该镇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被获得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彰奖励。对2024年度“江苏省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提升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团队和志愿者个人进行了表彰,据了解,全市100多个团队中仅3个团队获此殊荣。自“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
    2025-04-26 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