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财经深一度丨除了浮动费率,本轮公募基金改革关键点在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00:23:00    

最近,事关8亿多基民的公募基金改革正在落地。5月23日,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产品拿到了证监会的上市“许可证”。这意味着,最快下周就有产品将上架开售。

除了浮动费率,本轮公募基金改革关键点还在于全面升级对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考核“指挥棒”,引导他们真正和基民“同甘共苦”。

业内人士指出,本轮改革效果如何仍然取决于主动管理的公募基金产品未来能否真正给基民创造价值,重塑基民对公募基金行业的信任。

浮动费率怎么个“浮”法?

之前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的管理费基本都按每年1.2%收取,也就是说基民买了1000元的基金,不管挣没挣钱,基金公司每年要收12元。

浮动费率之后,管理费就要和每个基民的持有期限、持有期间基金有没有跑赢业绩比较基准、有没有给基民挣到钱挂钩了。比如基民买了“小牛基金”,如果拿了不满一年就卖了,管理费还是1.2%。

如果拿满一年想卖,那管理费就要分三种情况了。先假设“小牛基金”锚定的业绩比较基准是沪深300。

情况一:“小牛基金”赚钱了,年化收益率还比沪深300跑赢6%以上,相当于每年帮基民挣到了6%以上的超额收益。基金公司最多可以收每年1.5%的管理费。

情况二:“小牛基金”年化收益率比沪深300跑输3%或更多,基金公司最多只可以收每年0.6%的管理费。基金表现明显跑输了市场,业绩差只能少收费。

情况三:除了以上情况,基金仍按每年1.2%收管理费。

在这种浮动费率下,基民同样买1000元基金,表现好的基金每年管理费可以收到15元,表现差的只能收6元,其他表现还行的能收12元。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产品分档费率。(贾稀荃制图)

据了解,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产品均为全市场选股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主要对标沪深300等宽基指数,部分还参与港股和债券投资。未来浮动费率产品将常态化供给,业绩比较基准也将覆盖更多指数类型,例如各种行业指数等。

不过,存量基金产品目前不会采用浮动费率,改革从新发基金开始试点。未来一年,头部机构新发的主动权益类基金里要有不低于60%的产品采用浮动费率。试行一年后,再评估完善,逐步推开。

实际上,一些公募基金公司之前就曾推出过浮动费率产品,但这些产品还是没能真正体现出与投资者“同甘共苦”。

考核“指挥棒”升级更为关键

相比于浮动费率模式暂时只覆盖新发产品,考核“指挥棒”的升级则涉及到所有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

以往,无论是股东考核基金公司高管,还是基金公司考核基金经理最看重管理规模、收入利润、行业排名等指标,直接反映投资者盈亏情况的考核指标较少、权重占比较低。换句话说,也就是和基民的利益绑定不紧密。

这次改革就是要破解长期以来的行业“惯性”,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基金投资收益怎么衡量?主要看两个维度:一是基金产品业绩,包括基金净值增长率、业绩比较基准对比等指标;二是投资者盈亏情况,包括基金利润率、盈利投资者占比等指标。时间维度上,对基金投资收益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其中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怎么考核?具体看,对公司高管的考核,基金投资收益指标的考核权重不低于50%;对基金经理的考核,则要求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同时,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明显下降。

另一个考核“指挥棒”——业绩比较基准也迎来了全面升级。

简单来说,就是把评价基金表现的“锚”打造得更加客观。近年来,投资者对部分公募基金“风格漂移”“货不对板”等问题不满意,比如明明是科技类基金却买了白酒。

这就说明业绩比较基准没有成为真正的“锚”,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对业绩比较基准的重视程度不够。改革就是要尽量确保投资者所见即所得。

安信基金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将引导基金管理人严谨客观选用业绩比较基准,保障产品风格稳定性,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评估与衡量基金业绩表现。

据了解,本次改革还将制定关于业绩比较基准的监管指引,明确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修改、披露、持续评估及纠偏机制。也就是说,未来基金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怎么选、如何评估都不能再随随便便了。

公募基金行业重塑信任的“关键一战”

近年来,受市场波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募基金行业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收益水平不佳,普遍跑输市场。同时,基金公司仍按固定费率收取管理费,引发各方关注,甚至出现“旱涝保收”的质疑。

相比之下,以ETF为代表的被动指数型基金具有高度透明、较低费率等特点,更受投资者青睐。2024年,被动指数型基金持有A股市值占比首次超过主动权益类基金,引起市场热议。

这意味着,行业需要面对问题进行改革。毕竟,通过主动管理,努力帮助基民挖掘市场平均表现之上的超额收益,真正为基民挣到钱,才是大家愿意为主动管理付费的根本。这也是公募基金有别于其他投资渠道、为投资者创造独特价值的关键所在。

“对主动权益类基金而言,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发展阶段。”平安基金有关负责人说,此次改革引导行业逐步实现与投资者“同甘共苦”,通过形成更稳定的超额收益,改善投资者持有体验,促进双方形成长期共赢格局。

新一轮探索刚刚开始,也给行业带来更多新的课题,各种技术细节也需要持续磨合。例如,有人担忧,新考核办法可能导致基金经理“抱团”投资宽基指数的现象。

一家头部基金公司高管说,强调以业绩比较基准为“锚”,并不代表着基金经理将完全执行指数化操作,而是应该更加注重平衡好产品投资组合与业绩比较基准间的一致性与差异化,努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的超额收益。“毕竟,这是公募基金行业重塑信任的‘关键一战’。”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新型浮动费率模式实现了基金产品管理费率结构创新。具体费率水平将根据每个投资者、每笔基金份额的持有时长、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以及年化超额收益率综合判定,实现了“千人千面”的差异化收费安排。这也将给基金销售、产品设计、后台管理等各个环节提出更加精细化的要求。(记者刘慧、刘羽佳)

  • 20cm速递|科创创业ETF(588360)涨超2.2%,科技企业IPO回暖或提振板块估值

    消息面上,2025年7月6日,云深处科技宣布完成近5亿元融资,该公司作为“浙大系”企业已实现600多个行业项目落地,创始人朱秋国为浙江大学副教授。同日,信达生物GCG/GLP-1双靶减重药物玛仕度肽开出首方,定价介于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之间,适用于伴有脂肪肝的肥胖患者。此外,四部门联合提出目标,力争
    2025-07-08 14:40:00
  • 打造医保管理智慧化解决方案

    随着医疗机构业务量不断增长、业务场景越来越复杂、医保精细化管理要求持续提升,传统医保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基金监管、医院运营管理和提升患者体验等方面的要求。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打造医保智慧管理的生态体系,是提升医保服务质效、实现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
    2025-07-08 02:33:00
  • 支持高碳行业转型 银行创新实践与标准建设并进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一场金融支持高碳行业绿色转型的实践正在银行业展开。从威海银行推出的“可持续挂钩节水贷款”到兴业银行落地的铝业转型贷款,银行为传统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注入金融活水。多家银行落地转型信贷青岛某热电公司承担着城市供热“毛细血管”——供热二次网及换热站的运营维护工作。为响应城市发展需求,
    2025-07-07 09:25:00
  • 雷军回应订单质疑:SU7转单占YU7总订单不足15%

    在7月2日晚间的直播活动中,雷军谈到发布YU7的心路历程:“发布会之前我都特别担心,主要有三点:一是SUV看起来市场很大但竞争激烈,Model Y比大家想象中强大很多,国内一波又一波的冲击,没有一个撼动了。二是YU7在SUV里是一款很不同的产品,是豪华高性能SUV。这个形态消费者是否能接受?三是成本
    2025-07-02 22:47:00
  • 解决充电宝问题不能只靠“召回”

      近日,罗马仕、安克等知名品牌接连宣布召回多款产品。然而,在召回潮与监管升级的背后,我们更需清醒认识到:解决充电宝安全问题,不能仅停留在“事后补救”的层面,而需构建从生产到使用全链条的安全防线,实现标本兼治。  充电宝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行业高速发展中的“质量失速”。一方面,随着移动设备普及,充电
    2025-07-02 14:27:00
  • 别让商业谎言灼伤孩子皮肤

    当商家为利润突破下限时,监管的拳头要更硬,平台的责任要更明,家长的眼光要更毒。微博截图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曹灿辉炎炎夏日,儿童防晒产品成为家长刚需,但部分商家却借机浑水摸鱼。记者调查发现,市面上多款宣称“0岁可用”“全家适用”的防晒产品,既无国家规定的“小金盾”标识,也未通过儿童化妆品备案,甚至存在
    2025-06-30 18:21:00
  • 多平台紧急下架!这种贴纸千万别乱贴,涉嫌违法

    连日来,充电宝安全事件引发广泛关注。近日,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反映,自己带的充电宝被禁止带上飞机,网友分享的现场图片显示,成筐的旅客充电宝在机场被拦下,“没有3C标志的都上不了飞机”。6月26日,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志、3C标志不清晰、被召回
    2025-06-29 17:10:00
  • 什么是移动电源3C认证?有哪些核心标准?合格率如何?

    随着民航局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及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消费者纷纷开始检查手中的充电宝。6月26日,“中国民航报”微信公号发文称,日前,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民航局表示,今年以来
    2025-06-29 0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