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强势照亮2月车市,补贴力度加码冷却“价格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巩兆恩 广州报道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38.6万辆,同比增长26.0%,环比下降22.8%,处于历年2月零售历史高位;今年1~2月累计零售317.9万辆,同比增长1.2%,1~2月恢复正增长,市场表现较强。

“2025年2月是春节后的开局月,随着2025年报废更新与置换更新政策的逐步启动,加之车企主动稳定价格预期,总体车市‘价格战’相对往年温和一些。”乘联会表示,2025年1~2月促销进一步明显减弱,尤其是燃油车市场的价格促销基本平稳。
乘联会表示,近期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变化好于预期,消费者消费心态相对平稳,叠加车企营销活动在春节期间的持续发力和2024年2月销量基数低,因此2025年2月车市强于2024年春节后的低迷走势,实现2025年2月的春节后“开门红”。
新能源成主要驱动力
2月乘用车厂商批发和出口均创历史新高,厂商努力实现春节后的销量“开门红”。其中,2月非直营模式的新能源车促销逐步达到12.5%的高位,较上月增加1.6个百分点。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当月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增长35.5%。依靠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拉动新能源强势增长,2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回升到49.5%,较2024年同期渗透率提升15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2月乘用车市场“价格战”相对温和,传统燃油车的促销率为21.7%,较1月下降0.2个百分点;非直营模式的新能源车促销率逐步达到12.5%的高位,较1月增加1.6个百分点。
乘联会指出,节前受春节长途出行及气温影响,消费者对新能源的续航补能更为敏感,新能源渗透率出现显著的季节性回落。由于消费者对价格预期仍较强烈,近期部分主力厂商插混车型的促销幅度增加较大,同时结合“两新”补贴政策开展较强的促销宣传。随着春节后复工和天气转暖等因素影响,消费者的偏好发生明显转变,新能源渗透率逐周快速提升,因此成为节后乘用车市场恢复的主要驱动力。
同时,在今年中国智能AI领域横空出世的DeepSeek,对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DeepSeek的成功撼动了依赖算力堆砌的传统AI发展模式,其低算力、低成本、较好性能的特点,使得大规模车端快速应用成为可能。乘联会指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定位为新一代智能终端,增强了智能座舱和智驾等概念的消费引导,各家车企都在引入,增量效果较好。
此外,自主品牌仍是托举新能源的重要力量。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之下,对电动车业务投入更多资源的中国品牌的市占率持续攀升,自主品牌乘用车2月批发份额突破70%,国内零售份额突破65%,均较2024年增长11个百分点左右。
反观主流合资品牌,2月零售33万辆,同比下降2%,环比下降33%。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7%,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0.7%,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5%,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分不同动力形式来看,狭义插混增速大幅高于增程式,2月纯电动批发销量47.8万辆,同比增长69.6%,环比下降7.7%;狭义插混销量28.8万辆,同比增长137.7%,环比下降3.1%;增程式批发6.3万辆,同比增长7.4%,环比下降14.0%。
出口方面,延续2024年强势增长特征,2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34.9万辆,同比增长11%,环比下降8%。其中,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33.9%,较同期增加4.4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出口达到31万辆,同比增长27%,环比下降1%;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3.5万辆,同比下降47%。
虽然新能源成为乘用车市场恢复主要驱动力,但聚焦“出海”,燃油车仍然占据大盘。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1~2月自主燃油乘用车出口42万辆,较同期的44万辆出现5%下滑,自主新能源出口增长111%,但新能源占自主出口35%,燃油车仍是出口核心主力。
补贴加码撬动整体市场
2025年3月共有21个工作日,与2024年3月持平。由于春节假期后的各行各业快速转入正常运作,乘联会方面指出,“3月的环比产销增长将较为迅猛”。
具体来看,春节后是车企新品推出的重要时间点,很多厂商的新车在大量推出。在国家促消费政策推动下,多地出台了相应促消费政策,叠加车展等线下活动的全面恢复也将加速聚拢人气。此外,由于近期的碳酸锂等价格处于低位,有利于厂商持续优化新能源车型的成本结构和产品迭代,预计车市关注度也将持续升温。
政策方面,2025年汽车行业政策补贴和优惠力度再创新高,成为撬动整体汽车市场繁荣、加快新能源消费过渡到大众普及阶段的关键因素。
今年1月,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两新”政策再加码,相较于2024年,报废更新补贴范围覆盖扩大,国四排放标准燃油车入围,转让本人名下车辆后购买新车也可补贴,进一步迎来利好,继续拉动新一年的汽车市场消费。
报废政策扩围,预计今年报废更新可达500万辆,报废补贴金额约900亿元左右,而各地的置换政策稳定有力度,预计可置换1000万辆,近1300亿元。同时今年的新能源车产销预计1600万辆左右,带来2万多亿元的销售额;2025年是车辆购置税免税政策优惠的最后一年,在当前的新车销售市场规模下,估计可以释放出约2000亿元的车购税免税利好。
对于合计4000多亿元的规模,乘联会认为,相对于5万亿元的汽车销售额,“4000亿元补贴的力度可谓是历史罕见的,对车市发展的支持力度也属史上超强水平。”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近期指出,随着国家报废更新的促销补贴的力度强化,市场回暖,对车市的拉动效果很明显,因此“价格战”的压力相对减缓,春季车市进入持续走强的良好状态。2025年降价促销力度仍保持较强水平。
具体来看,1月有7款车型降价,2月份有21款车型降价,1~2月的降价车型数量相对于历史来看也是28款的较高的水平,较2024年1~2月的29款基本持平,体现了降价潮仍是较强。
“由于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且出现超预期的多极化新现象,有利于持续稳定消费走势,预计2025年3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将保持较强增长,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要驱动力,传统燃油车市场则继续萎缩。”乘联会指出,“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将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中国品牌走向全球的大背景下,实现“油电同强”,对稳定国内外车市销售和供应链稳步升级都将有更好的推动作用。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突然被曝:大规模闭店!曾是“排队王”,很多沈阳人吃过
深交所近日发布公告称,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发生调整并自9月8日起生效。根据最新名单,九毛九(09922.HK)在内的总计20只标的证券被调出。这或许与餐饮行业趋势变化以及投资者偏好转移有关。目前,九毛九业绩承压。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九毛九实现营收27.53亿元,同比下降10.14%;归母净利润602025-09-12 21:05:00 -
今年前8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增长4.2%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前8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6.2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2%,增速快于全国0.7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总值的21%。其中,出口3.97万亿元,增长1.9%;进口2.24万亿元,增长8.5%。一般贸易、保税物流实现稳定增长。前8个月,广东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3.662025-09-10 12:08:00 -
“十四五”以来福建城镇新增就业237.54万人
东南网9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文娟) 出台企业稳岗扩岗“一揽子”政策、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构建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人人、处处、时时可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全方位保障劳动者权益……记者9日从福建省“十四五”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成就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我省各2025-09-10 11:16:00 -
利欧股份拟赴港IPO推进全球化布局 投资理想汽车受制股价变动净利4年3亏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黄聪盈利能力受理想汽车(02015.HK、LI.US)股价“摆布”的利欧股份(002131.SZ),正在推进赴港IPO。9月7日晚间,利欧股份发布公告称,为满足公司全球化发展需要,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增强全球资本运作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全球品牌知名度及综合竞2025-09-09 09:20:00 -
山东港口青岛港:做强链接全球“超级枢纽”
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青岛港实现货物吞吐量4.34亿吨,同比增长2.1%;实现集装箱吞吐量1924万标箱,同比增长7.8%。2025-09-06 09:26:00 -
“专精特新第一行”!北京银行,何以走好先手棋?
在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窗口期,培育呵护科创型企业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然而,“融资难、融资贵”始终是横亘在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面前的现实困境——它们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盈利周期长,与传统银行业重抵押、重当期盈利的信贷逻辑天然相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银行于202025-09-06 07:47:00 -
今天,央行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金融时报2025-09-05 10:11:07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9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称,9月5日将有10000亿元32025-09-05 10:39:00 -
午报三大指数冲高回落均小幅收红,黄金等有色板块领涨,芯片、算力股反复活跃
一、【早盘盘面回顾】财联社9月1日讯,市场早盘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83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46亿。盘面上热点较为杂乱,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100只个股上涨。从板块来看,黄金概念股集体大涨,西部黄金等涨停。芯片、算力硬件股探底回升,源杰科技等多股再创历史新高。创新2025-09-01 12: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