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第三届安徽民歌大会在池州罗城村开幕 千名游客邂逅皖南“有声名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21:25:00    

大皖新闻讯“罗城是个好地方,松林竹海古村庄,小桥流水石板路,莺歌燕舞梨花香……”4 月 20 日上午,在池州市贵池区墩上街道罗城村,第三届安徽民歌大会暨第四届罗城民歌展演活动精彩开幕。来自省内 16 个地市的民歌队伍与多位非遗传承人齐聚于此,在青山绿水间共同演绎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民歌盛宴。活动期间还举行了“皖南动听乡村”授牌仪式、渚湖姜文旅品牌发布仪式,“渚湖姜”品牌形象代言人“姜秀秀”也正式亮相。

此次活动由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安徽省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指导,安徽省民间歌曲研究会、池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池州市贵池区委宣传部、池州市贵池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全国著名民歌手、罗城民歌传人姜秀珍,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曹永盛等众多嘉宾当池州市相关部门、贵池区、墩上街道有关负责人出席活动,与近千名游客和观众一同感受传统民歌的独特魅力。

“渚湖姜”品牌形象代言人“姜秀秀”

安徽民歌源远流长,风格多样,是江淮大地人民生活与情感的生动写照。活动开场,一曲悠扬的罗城民歌《罗城是个好地方》在山野间响起,唤醒了漫山翠绿,也正式拉开了民歌展演的序幕。一首首饱含地方特色的民歌,或高亢嘹亮,展现出劳动人民的豪迈气概;或婉转悠扬,诉说着生活中的细腻情感,不仅唱出了人们勤劳质朴、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更承载着家乡土地的历史记忆与民俗风情。精彩的演出让现场观众沉浸其中、流连忘返,演员们也在表演中感受到了民歌传承的责任与使命,意犹未尽。

“皖南动听乡村”授牌仪式

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盛唐时代,李白就在《秋浦歌十七首》中描绘了秋浦儿女对唱民歌的场景。明清以来的池州有关府志县志中关于民歌的记载,生动阐述了民歌一直以来都是池州人民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抒情方式。新中国成立后,池州民歌迎来新的发展。贵池罗城民歌代表人物姜秀珍将民歌从田间唱到中南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其代表作《山歌唱到北京城》成为时代经典。

池州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党组书记章雄军表示,近年来,池州市高度重视民歌的传承保护与活化利用,通过申报非遗项目、成立民歌研究会、举办民歌展演活动等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同时,池州市积极践行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的发展理念,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据了解,如今,仅罗城一带就有数百名民歌爱好者,属地墩上街道更是将民歌纳入小学音乐课程,一批新生代校园小歌手茁壮成长,民歌进校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罗城民歌的传承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罗城民歌《插秧号子》

罗城民歌发源地、贵池区墩上街道党工委书记蔡群表示,罗城民歌发源地罗城村,不仅有着秀美的山水风光,更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希望通过此次民歌大会,让更多人感受到安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同时,当地政府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让当地的文化“软实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我们此次演唱的民歌《插秧号子》,是插秧时节劳动人民在田野里一边插秧,一边唱着秧号子调节气氛时所作,能让人在劳动的同时放松。”罗城民歌省级传承人钱秀华表示,此次活动不仅让民歌文化有了展示的舞台,更促成了各地民歌文化的交流和学习,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她将继续创新表演方式,向更多市民游客展现民歌的魅力,让罗城民歌成为贵池一张“有声”的名片。

阜阳民歌传承人高亚伟告诉大皖新闻记者,此次非常荣幸能代表阜阳民歌来到池州罗城参加这次民歌盛会,此次他们带来了2首具有阜阳地方特色的民歌《绣花灯》《卖饺子》,与全省各地同仁们一起交流学习。“罗城环境优美,乡亲们非常热情和质朴,罗城民歌所展现的罗城独特的风土人情让人印象深刻,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活动现场,池州市民陈女士手持手机,记录下民歌展演的精彩瞬间,还不时跟着旋律轻声哼唱。陈女士说:“平时接触流行歌曲比较多,很少有机会听到充满池州乡土气息的民歌。这次趁着周末,和家人带着孩子一起来罗城感受传统文化氛围,没想到孩子也被深深吸引,跟着哼唱起来,这样的活动对孩子很有教育意义,真的太棒了!

孟智超 吴帆帆 大皖新闻记者 摄影报道

编辑 许大鹏

  • 来这座“会唱歌”的博物馆,听黄土地的心跳

    ‍‍‍‌‍‍‌“唱红了天,唱恸了地,唱出了一片欢天喜地。”《东方红》《哀乐》《春节序曲》3首曲子,人们耳熟能详。它们的旋律,来源于这片千沟万壑的黄土地——陕北。细细聆听,黄土高原腹地里,那些潜入山坡、沟洼、田野、村落的曲调,唱着这方土地上的窑洞、沟梁、草木、羊群,吟哼、吼喊出百姓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
    2025-04-30 17:21:00
  • 第三届安徽民歌大会在池州罗城村开幕 千名游客邂逅皖南“有声名片”

    大皖新闻讯“罗城是个好地方,松林竹海古村庄,小桥流水石板路,莺歌燕舞梨花香……”4 月 20 日上午,在池州市贵池区墩上街道罗城村,第三届安徽民歌大会暨第四届罗城民歌展演活动精彩开幕。来自省内 16 个地市的民歌队伍与多位非遗传承人齐聚于此,在青山绿水间共同演绎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民歌盛宴。活动期间还举
    2025-04-20 21:25:00
  • 未来几天安徽早晚较凉午后暖 昼夜温差有点大

    大皖新闻讯在连续几日带来强风之后,终于这个快闪型冷空气离开了安徽。气象部门预计,未来几天安徽省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气温逐渐回升。气象专家提醒,最低气温增长赶不上最高气温增长幅度,市民需要关注昼夜温差较大对生活的影响。13日午后,不少合肥市民在享受周日暖阳。13日从早晨到午后的数小时,大部分安徽人经历
    2025-04-13 20:08:00
  • 安徽首例体细胞克隆牛诞生

    据安徽日报报道,近日,首例安徽省体细胞克隆牛在安徽省牛羊产业技术体系亳州试验站——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兴亚养殖场诞生,标志着安徽省肉牛产业科技创新再上新的台阶。此次体细胞克隆牛以国家珍稀牛种延边牛优秀种公牛为模板,由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吕文发教授团队首次完全利用自主知识
    2025-04-12 10:20:00
  • 共赴奇妙自然之约 宣城市小学生讲扬子鳄科普故事比赛圆满落幕

    【来源:安徽省教育厅_基础教育】近日,由宣城市教育局与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举办的2025年宣城市小学生讲扬子鳄科普故事比赛圆满落幕。此次比赛以《扬子鳄和它的朋友们》为主题,旨在激发小学生对扬子鳄及生物多样性的探索热情,增强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比赛现场,小选手们紧扣主题,通过
    2025-04-09 21:19:00
  •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安徽省工信厅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 助力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

    来源:【中安在线】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记者4月8日从安徽省工信厅获悉,今年以来,该厅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政府《关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若干政策举措》要求,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以及制造业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持续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
    2025-04-09 11:17:00
  • 放风筝、做鱼灯、品美食 清明假期游客户外畅享春光

    清明假期正是户外踏青、旅游观光的好时节,贵州、安徽的多个景区近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来游客打卡体验。贵州:多彩活动点亮假日生活这几天,贵州多个景区游客量持续增长,助推旅游经济发展。在贵州肇兴侗寨景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精彩的侗族大歌表演吸引着不少游人驻足观赏,游客们沉浸在一派欢乐的气氛中。广州游客
    2025-04-07 11:13:00
  • 蚌埠这一段封闭施工,公交车临时改道

    因宏业路(东海大道—胜利路段)封闭施工,公交车无法正常通行,自2025年4月5日起,1、105路临时改道为:原线路—南湖路—涂山路—解放路—解放路立交—原线路。改道期间将取消停靠“安徽财经大学西校区(南门)”、“宏业路·兰凌路(北)”、“安徽财经大学西校区(东门)”、“蚌医二附院·铁路中学”、“宏业
    2025-04-05 20: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