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第十六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京举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6 22:34:00    

来源:光明网

3月16日,第十六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政策解读、主旨演讲、交流互动、案例分享、成果发布、需求对接等多种形式,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主题,展现了2024年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做出贡献的100个产学研科技创新团队、100位创新人物和300项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了100个产学研深度融合好案例、10个产学研合作好团标和200多项产学研合作的优秀成果;支持建立一批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平台。

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两院院士路甬祥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如何围绕国家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产出一批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产学研界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致辞中对产学研界分享三点期望。一是要持续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让科学家和企业家双向奔赴,把握前沿科技脉动,引导产学研各界协同攻关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的技术。二是持续优化协同创新网络。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龙头作用,以市场需求精准指引技术攻关的方向;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扩大科技开放力度,推动全球产业价值链重构和经济形态的转型。三是持续深化全面创新改革。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企业-高校院所-创新创业者”三元人才池,吸纳潜力人才,打破地域和机构壁垒,特别是大力支持、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

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航天局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单忠德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中更加注重“五融五共”,理念融合,使命共担;队伍融合,人才共育;创新融合,平台共建;场景融合,产业共链;文化融合,生态共筑。

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鹏起就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做了报告。他指出,知识产权作为保护和激励创新、赋能经济发展的基本制度,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重要纽带,更是创新成果走向产业应用的重要桥梁。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苗圩从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的视角对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提出了观点。他建议进一步增加基础研究经费投入,鼓励大学、研究院所、科技型企业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形成更多重大原创性成果,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以南方科技大学的实践和成功经验发表了题为《高等教育助力产教融合的实践和思考》,就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攀科技高峰做了深刻阐述。

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总工程师廉玉波就民营科技企业如何以产业创新抢占新能源汽车全球高地发表了题为《产学研合作: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讲,介绍了比亚迪的实践和经验。

据了解,3月15日大会还举办了“产学研界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座谈会”,就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的痛点、难点和对策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卢春房、欧阳明高、陈凯先、潘复生、武强、朱合华、谢建新、方滨兴、杨德森等九位两院院士,围绕着轨道交通、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智慧基础设施、信息安全、海洋探测等多领域,以鲜活的案例讲述了他们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和探索。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周国辉针对杭州“六小龙”现象,介绍了浙江省如何通过政产学研协同为青年人才打造创新生态。会议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王建华主持,他介绍了促进会过去一年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据了解,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此前已成功举办十五届,促成千余项产学研成果对接,见证百余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在整合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促进成果转化、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全国产学研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记者武玥彤)

  • 810亿元,追加下达!

    今年以来,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市场需求十分旺盛,多数地区首批补贴资金使用比例已达到较高水平。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通知,会同财政部及时向地方追加下达今年第二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继续大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据介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的决策部署,今年1月
    2025-04-29 20:02:00
  • 科技让考古更鲜活

    来源:人民日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上,入围的20个项目依次登场。作为一名参与过不少考古项目的科技工作者,我最深的感受是:越来越多的考古人重视科技的作用,现代科学正在塑造中国考古学的全新风貌。科技全面融入考古的各个环节,极大提升了研究精度。新出土材料和新方法的结合,提供了大量前所未有的
    2025-04-29 19:03:00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今年第二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的决策部署,2025年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第一时间向地方下达首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做好跨年政策衔接和资金接续,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取得显著成效。截至4月27日24时,全国汽车以旧换新281.4万辆,12类家电以旧换新49
    2025-04-29 11:29:00
  • 半岛观察|华表之后:青岛开启光影筑梦新征程

    4月27日,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如绚烂的焰火一般,在青岛的夜空绽放。这必将是青岛发展中镌刻下的永恒光影,它将照亮的是这座电影之都更远的路。就在这届华表奖颁奖典礼落下帷幕的第二天,当全青岛都在偶遇明星的时候,电影经济发展推介发布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这次发布会解读了山东、青岛电影发展情况,推介了当
    2025-04-28 21:48:00
  • HPV等四种疫苗或将逐步纳入免疫规划

    在日前举行的2025年疫苗与健康大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在发言中分享了对未来国家免疫规划调整模式的展望和设想。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作主旨报告。图据中华预防医学会沈洪兵称,未来的一个方向是动态调整优化国家免疫规划策略,按照统筹规划、动态调整、分步实施的原
    2025-04-28 17:49:00
  • 邯郸市肥乡区元固镇:虫草鸡蛋托起农民致富路

    纳税人报记者 弓盛舟 实习记者 李志飞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邯郸市肥乡区元固镇积极探索产业创新路径,通过发展虫草鸡蛋产业,不仅有效提升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还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模式的成功,充分展示了农业现代化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虫草鸡蛋是一种以虫草为主要饲料
    2025-04-28 15:12:00
  • 龙川产业再添引擎, “东源文脉”重磅发布 | 周看河源“百千万”

    过去一周,河源市各县区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下,以产业升级、文化传承与民生改善为核心,展开了系列扎实行动。龙川县通过重大项目签约与汉文化振兴工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东源县以自驾旅游营地建设与文化遗产普查,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紫金县聚焦农村污水治理与教育提质,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连平县以
    2025-04-28 11:16:00
  • 政在发声|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推动既定政策大头在二季度落地,对完成全年目标充满信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赵辰昕表示:“我们还有丰富的政策储备和充分的政策空间,
    2025-04-28 10: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