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央企创投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近期,科技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提出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央企业作为国家创新的主力军,需进一步深化产融结合,探索新的创投模式,促进新技术、新资本、新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央企创投需要新模式
央企创投传统模式以市场化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简称VC)模式和产业资本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企业风险投资,简称CVC)模式为主。其中,VC模式主要通过投资技术拥有者创办的公司,追求财务回报;CVC模式主要通过投资获取新技术、市场或生态优势,可以赋能母公司业务,但缺乏主动孵化机制。创投传统模式财务回报导向与长期资本定位的矛盾,以及传统创投机构只能被动筛选项目的局限性,制约了央企创投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与场景需求优势的发挥。央企创投以什么样的投资模式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并寻找未来的发展方向,已不再是一道“可选题”,而成了“必答题”。央企创投亟需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摒弃路径依赖,主动创建新平台、新模式、新机制,探索符合国家战略要求的创投新模式,以满足“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要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Builder(企业风险投资构建者,简称CVCB)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科创投资共建模式,其本质是在企业风险投资CVC模式基础上增加企业主动创建赋能(Builder)环节,通过“场景驱动+资源整合+资本助推”三重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CVCB模式构建起“产业场景需求+央企创投机构+创新创业公司”的高效复合体,打通新资本—新技术—新产业传导路径,让央企更好发挥场景需求优势,为技术创新提供相应场景数据,并持续以产业需求推动技术验证,实现创新成果高效转化,为央企打造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创业投资新模式、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助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当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科技与产业目标导向冲突。大学及科研院所目标导向是科研成果、学术论文、专利等,企业目标导向是生产应用与财务利润,这导致供需错位,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缺乏衔接,使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二是产业金融与科技金融协同不足。产业资本受风险偏好和考核机制约束,往往聚焦于成熟产业,而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活动,一般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投资回报,导致产业资本未能有效转化为支持科技创新的耐心资本。
CVCB模式是传统CVC模式的升级形态,其核心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动创设型投资。创投机构从“筛选项目”转向“创造项目”,由被动投资一个初创公司到主动参与创建一个新的科创公司,开创了企业风险投资共建模式。二是产业需求导向,实现深度赋能。以创投机构母公司真实场景需求为起点,进行逆向创新,为创业公司提供“技术+资金+市场+管理”的全周期赋能。三是复合型团队构成。投资团队兼具投资人与创业者双重身份,包含产业专家、科学家与连续创业者。
作为一种创投新模式,CVCB模式打造了“技术为魂、产业为体、资本为脉”的运作机制,通过资本纽带实现技术、产业、市场的精准对接,构建“技术验证—产业适配—规模推广”的高效通道,建立起技术价值发现和孵化机制。一方面,可以提供不同主体利益共享的平台机制,高效发挥科学家的原始创新能力、投资家的专业评估能力和企业家的产业场景需求优势,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可以构建共创共治共享协同平台机制,系统性解决技术、资金、市场及人才等问题,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应用,并在此过程中完成资本增值和产业形态的跃迁,真正实现科技创新成果价值共享。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服务保障,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服务体系、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深化产融结合,CVCB模式扮演着“技术发现者、产业加速器和生态连接器”多重角色,有望打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任督二脉”,让科技创新更好赋能产业创新、产业创新更好激发科技创新。
借鉴头部企业创投机制
企业尤其是国资央企,既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者,能够最直接地响应市场需求,灵敏地把握科技创新的社会需求,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主体。2020年,华能集团设立规模为10亿元的科创基金,作为科研费用资本化的一种有益尝试,通过“科技+金融”双轮驱动实现三大创新突破:一是实现科研体制机制的突破,开创利用金融手段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二是主动担当华能集团新产业先遣队,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主动担当华能集团新技术孵化器,在立足于自主研发的基础上,有的放矢投资孵化与华能集团产业协同度高的新技术。
也要看到,在科创投资孵化实践中,央企创投要更好发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突出央企的产业场景优势,从“科技+金融”的双轮驱动战略升级为“科技+产业+金融”的三轮驱动战略。央企创投应依托产业场景优势和金融资源整合能力,构建“产业出题+技术攻坚+资本孵化”的创新生态。以破解产业链痛点为导向搭建开放式创新平台,以“揭榜挂帅”机制突破关键技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化与产业链现代化深度协同;通过产业资本与产业资源协同,打通中试验证、场景应用和产业转化通道,推动科技创新成果高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纵观全球创投实践,以“资本—技术—产业”动态整合为核心的创投新模式,已成为大型企业撬动战略变革的关键支点,也成为创投机构实现业务转型的现实路径。比如,宁波幻方量化作为一家依靠数学与人工智能进行量化投资的私募基金,通过主动构建深度学习训练平台,为其AI技术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产业资源,并将AI技术不断应用于量化交易促进其迭代,最终孵化出现象级应用DeepSeek,用低成本、高性能的技术,打破了国际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垄断。又如,高瓴创投基于自身对大模型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主动搭建平台,在智元机器人公司正式成立前就确定了投资意向,支持创始团队创立这家具身智能企业。在此过程中,高瓴不仅充当天使投资人,而且还在产业链资源、关键人才对接、战略规划等多方面与被投企业进行深度协同,助力初创企业智元机器人进入发展快车道。
中央企业作为国家战略性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借鉴优秀企业成功经验,积极推广CVCB创投新模式,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在政策支持方面,应鼓励央企创投机构践行创新发展模式,建立差异化评价体系,重点考核产业链带动、技术孵化等战略指标。完善有关税收政策,对创投基金投资收益实行递延纳税,对投向硬科技领域的项目减免所得税。科技金融政策要精准发力,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投贷联动试点。
央企头部产业公司可牵头建立面向行业开放的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创新技术策源地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健全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在政策许可范围内主动向创新创业团队开放产业链场景,实现数据开源共享,通过构建“场景开放—数据开源—生态共建”的协同创新生态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以“技术验证—产业适配—规模推广”的产业转化通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央企创投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聚焦行业新赛道,深耕行业前沿技术,有的放矢参与联合创建技术孵化公司,打造“新技术孵化器+新产业先遣队”双平台。积极整合科研院所及产业链资源,构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协同创新闭环生态体系,通过体系化投资布局,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央企创投从以单纯投资为主的创投1.0模式向科技产业创新生态构建者CVCB的创投2.0模式转型升级。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赵文广 作者系华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央企投资协会副会长)
-
工信部回应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
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为了推动汽车行业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协会就“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企业采购合同中账款支付相关内容”作出规范倡议。不久前,包括一汽、东风在内的17家重点整车企业承诺供应商货款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今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工业2025-09-15 09:19:00 -
人工智能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将“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作为一项重点行动进行部署,明确多项举措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近年来,服务消费作用愈加凸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2%。然而,服2025-09-12 07:19:00 -
携手深耕 共绘未来——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成果扫描
上线启动、落笔签约、重磅发布……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不断涌现。4天的会期里,成果交流活动、创新发展大会、高质量发展论坛等活动亮点纷呈,工业高质量数据集、东北亚具身智能创新中心、三省一区工业软件创新联盟、辽宁省钢铁供应链平台等一系列应用启动或发布。“东北亚具身智能创新中2025-09-10 07:09:00 -
租房押金不得随意扣减!租房新规下周施行
下周一(9月15日),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的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将正式施行。《条例》对出租承租活动,住房租赁企业和经纪机构的行为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条例》如何保护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合法权益?对用于出租的住房提出明确要求用于出租的住房应当符合建筑、消防等相关规定和强制性标准,不得危及人2025-09-09 17:58:00 -
协同发展谱新篇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当好京津冀产业协同“纽带”,激活区域发展新势能
冀时客户端报道 9月8日至9月10日,由中共河北省委网信办、中共北京市委网信办、中共天津市委网信办联合主办的“协同发展谱新篇”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9月8日,记者走进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园区位于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华望城南部地块,一期二期合计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以人工智能、数字科技、生物技术、低2025-09-09 17:46:00 -
“专精特新第一行”!北京银行,何以走好先手棋?
在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窗口期,培育呵护科创型企业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然而,“融资难、融资贵”始终是横亘在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面前的现实困境——它们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盈利周期长,与传统银行业重抵押、重当期盈利的信贷逻辑天然相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银行于202025-09-06 07:47:00 -
政企同心聚共识 共谋产业新发展丨潍坊青州市王坟镇召开山楂产业发展座谈会
来源:【青州融媒】8月26日上午,潍坊青州市王坟镇组织辖区部分企业家代表召开山楂产业发展座谈会,聚焦产业转型关键期的痛点难点,凝聚企业智慧,共绘王坟山楂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会上,企业家们围绕产业发展痛点、升级方向及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既坦诚分享当前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也立足行业发2025-09-01 18:20:00 -
2025成都国际车展开幕:新势力争锋,自主崛起,合资发力本土化
8月29日,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成都国际车展”)于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拉开大幕。本届展会以“领潮而立,向新而行”为主题,展览规模达22万平方米,覆盖12大室内展馆及多个室外区域,汇聚近120个参展品牌,让稳居全国汽车保有量第一城的天府蓉城再度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关注焦点。本届展会由成2025-09-01 1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