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一库碧水映绿意 万物竞发绘生机
【多样的生物多彩的世界】
光明日报记者 张锐 王建宏 光明日报通讯员 刘欣然
自去年入冬以来,湖北丹江口大坝之畔格外热闹,成群结队的候鸟、三五成群的留鸟在这里嬉戏、觅食、休憩。“以前,西伯利亚红嘴鸥是丹江口的候鸟,春季飞到西伯利亚,冬季飞回丹江口。如今,在大坝的放水口,它们基本上已经变成留鸟。这一片,还有很多燕鸥、斑嘴鸭、绿翅鸭、绿头鸭、鸬鹚、黑水鸡。”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野生珍稀动植物保护站、森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副站长祝艳红说。

丹江口库区内的小天鹅。 刘洪军摄/光明图片
林鸟、水鸟、兽类、爬行类、两栖类等野生动物的救护,对祝艳红和同事们而言,可谓是三天两头就要遇到的事情。
“去年3月14日,民警接到报警电话说,有群众在散步的时候看到河道中有一只大鸟不动。我们得知后,迅即赶往事发地点,发现原来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祝艳红说。
祝艳红和同事仔细检查了它的头部、眼睛和翅膀,看看有没有受伤,看它的腿部有没有骨折,看它的尾羽有没有脱落。他们推测,鸟儿可能是迷途了,当天就将它送往十堰市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我们平均每个月救助10余只野生动物,以林鸟为主。”祝艳红说。
穿行在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丹江口库区沿岸大地山川,稍微留意,可能就会发现有的电力铁塔上筑着鸟巢。
“鸟类时常会衔来铁丝、荆棘条、湿树枝等导电物体,在电力铁塔的关键部位上筑巢,极易引起线路跳闸。”国家电网湖北电力“十堰南水北调”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吴远松说。
为此,十堰供电部门在2024—2025年联合林业部门、爱鸟协会,对属地35千伏及以上线路开展“廊道鸟巢清理”专项行动,累计发现鸟巢100余处,针对苍鹭、领雀嘴鹎、喜鹊、布谷鸟等鸟类的特点,通过加装铁丝、鸟巢盒等方式在铁塔上安装各类“人工鸟巢”200余个。
吴远松介绍,供电部门还在鸟类活动重点区域安装新式驱鸟器、防鸟隔板、防污罩等,实现从过去的驱鸟到当前的防鸟、护鸟转变。2024年,35千伏、10千伏线路因鸟害引起的跳闸率分别同比减少40%、33.3%。

丹江口库区内的野生菌。范文慧摄/光明图片
鸟类种类和数量的增加,十堰“最美守井人”、东风22小学教师刘洪军都看在眼里,记录在近30万张照片里。
刘洪军说,鸟儿是最有发言权的生态环境“鉴定师”,越是珍稀的鸟类,对栖息地环境洁净度要求越高。近年来,他在黄龙滩湿地、郧阳湖湿地先后拍摄到中华秋沙鸭、朱鹮等珍稀鸟类。
这些年,中华秋沙鸭、海南鳽、朱鹮以及黑鹳、大天鹅、小天鹅等国家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先后落足十堰。
天上飞的多了,地上长的也不遑多让。

丹江口库区内的猕猴。 高菊香摄/光明图片
“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的蘑菇,千万不要吃。”汉江师范学院生物标本馆内,不时有家长带着中小学生前来参观,有的学生还大声朗读着识别毒蘑菇的诀窍。
从植物类的七叶一枝花,到昆虫类的猫头鹰环蝶,再到菌类的蓝紫黄蘑菇……色彩缤纷、品类多样的生物标本,让人啧啧赞叹。
汉江师范学院教授王锋尖带领的鄂西北菌物资源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研究团队,从2014年开始对鄂西的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获标本5000余份,已经发现了1个新物种、10余个中国新记录种,300余个湖北省新记录种。2023年,团队将大型真菌标本室改扩建为生物标本馆。目前,该馆馆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各类生物标本2000多种、7000余件。
“林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森林是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生境。十堰林地面积、森林面积位居湖北省第一,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位居湖北省第二,有维管植物2796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36种,古树名木7429株,并坐拥国有林场32个,面积169万亩。
“林场是‘三分造、七分管’,没有青山,哪来的绿水呀?守住青山,就守住绿水。”在国有丹江口市龙口林场“智慧林业”监测预警中心,龙口林场场长杨邦书向记者讲起了林场护林的人防物防技防。
只见工作人员在系统中用鼠标轻轻一点,电脑画面中,便有无人机一键起飞,巡飞拍摄,并一键返航。
“高科技有了,铁脚板也不能丢掉。”杨邦书说,“我们每个护林员是‘三员合一’的,在路边,我们是文明劝导员;在林区,我们是护林员;在河边,我们是守水护水员。”
穿上马甲,挎上巡林工具,带上水壶,杨邦书和护林员赵秀山一行人,来到原龙口码头地段。他们在丹江口水库一个库汊的消落带上来来回回,俯身捡拾枯树、枯枝等漂浮物。
坡上,绿树轻摇。水中,波光潋滟。
“现在,丹江口水库里的大鱼很多,在林水交界地带巡护的时候经常看见翘嘴鲌、红尾鱼、白鲢。看个头,几十斤的大白鲢都有呢。”丹江口市牛河林区生态护林员戚传顺说。
不只是常见的鱼类,如今的丹江口水库还生活着“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个体硬币大小、通身透明的桃花水母,算得上是金牌“水质检测员”。目前,丹江口库区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开门见山见绿,四季有花有果。这里是世界珍稀动植物繁衍栖息的天堂,也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珍稀植物基因库。”十堰市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保护站正高级工程师徐正红介绍,十堰市现有46个自然保护地,规划批复面积达51.55万公顷,自然保护地数量及规模均位列湖北第一;十堰市现有湿地979块,总面积139万亩,湿地保护面积102万亩,湿地保护率达73.16%。
在丹江口库区,一库碧水,百川奔流,千山拥翠,万物竞发,共绘出满满生机。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03日 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
今年9月至明年4月,湖南进入候鸟重点管护期
华声在线9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乐)今天,湖南省保护鸟类三年行动暨2025年秋冬季候鸟保护视频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会上明确今年9月至次年4月为我省候鸟重点管护期,管护期内将在重要候鸟迁飞通道、越冬地、繁殖地实行24小时巡护值守,全力保障候鸟安全迁徙与越冬。 (视频会现场。 刘乐 摄)湖南全境位于东2025-09-09 20:26:00 -
书香里的烟火气——2025上海书展走笔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光明日报通讯员 黎子承申城8月的高温,挡不住全国各地的出版人、作者、读者赴约的热情。8月19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落下帷幕。今年的上海书展首次推出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书城双主场,深入全市16个区分会场、100家实体书店、4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等,点燃上海之夏阅2025-08-20 05:35:00 -
贵阳发布保护野生鸟类,共筑美丽家园倡议书
贵阳贵安广大市民朋友们:鸟类作为生态健康的指示标,更是大自然中维持生物多样性、守护生态平衡的关键成员,保护和关爱鸟类就是关爱我们的家园。近年来,贵阳贵安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全市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众多珍稀濒危鸟类陆续选择在这里安家。目前,贵阳贵安已记录有分布的鸟类298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2025-08-14 11:33:00 -
开放包容聚共识 融合发展谱新篇
【特别关注】开放包容聚共识 融合发展谱新篇——“世界市长对话·上合峰会城市”活动在天津举办光明日报记者 闫丛笑 王艺钊7月8日,“世界市长对话·上合峰会城市”活动开幕式在天津举行。来自不同国家的城市市长、驻华使节、智库专家等齐聚天津,共同探讨上合组织国家如何在当前背景下扩大共识,进一步深化互联互通、2025-07-09 05:26:00 -
《光明日报》聚焦济宁梁山:昔日怒火吞日 今朝通江达海
7月2日,《光明日报》04版单条刊发《山东梁山:昔日怒火吞日 今朝通江达海》,聚焦济宁市梁山县从昔日八路军以弱胜强“吞日”的红色热土,今朝借运河铁路交汇建成江北最大内河港,通江达海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原文如下:山东梁山:昔日怒火吞日 今朝通江达海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水泊街道独山村,有一座海拔高度832025-07-04 10:38:00 -
包头首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近日,包头市林草资源保护站工作人员对九原区沿黄湿地、候鸟栖息地、觅食地进行监测,及时掌握野生动物动态,并开展疫源疫病防控工作。监测过程中,工作人员在九原区三岔口村发现“鸟中君子”——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这也是包头市首次监测记录到该物种。东方白鹳优雅的身姿在水中驻足、觅食、梳理羽毛、悠闲漫步,为2025-06-20 13:16:00 -
思古悠悠 空阔高旷——倪瓒《古木丛篁图》读记
【藏品的故事】作者:徐小虎(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部展陈主管)、万新华:(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倪瓒(1301—1374),原名珽,字元镇,号云林,江苏无锡人,江南富豪。他不乐仕进,家有清閟阁、云林堂、逍遥仙亭、朱阳等名胜,古器名画颇丰;乐于同友人游佳山水、结诗文社,赋诗作画,逍遥自在,独得其乐。其性格甚2025-06-15 03:05:00 -
太原生态美 “拍鸟”乐趣多
汾河湿地公园拍鸟 “咔、咔”,汾河湿地公园的岸边,市民陈欣举着长焦相机,对着在水面嬉戏的鸟一阵猛拍。这样的情景,在汾河沿岸、大小公园等处常能见到。采访中,不少拍鸟爱好者坦言,因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珍稀鸟类也会频频现身。用镜头捕捉鸟儿的精彩瞬间,也记录了家乡的生态美。 处处闻啼鸟 住在兴华南小区2025-05-26 08: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