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直播买货需警惕,别被“家人们”给骗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5 11:23:00    

近年来,直播带货风靡全网,成为消费者购物的热门选择。然而,在“流量狂欢”的背后,虚假宣传、销售假货、诱导诈骗等乱象频发,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值此“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大河网记者结合检察机关办理的典型案例,为广大消费者敲响警钟,普及维权知识,助力识破陷阱、守护好“钱袋子”。

01

直播间里的“坑”有多深?

◇“四姐妹”售假案

陈某四姐妹,容貌姣好,身材亮丽,联袂出镜,很快成为一方网红,有了流量,姐妹四人也嗅到直播带货的“商机”,但美丽的四姐妹却动起了歪心思。

姐妹四人分工明确:大姐负责从不明渠道低价购入假冒品牌箱包;二姐掌管财务,通过记账软件记录每一笔资金流水;三姐和四妹则轮番上阵担任主播,在直播间以“专柜正品”“特价秒杀”为噱头吸引消费者。

为掩人耳目,直播中刻意模糊品牌名称,仅以暗示性话术推销商品,并以正品价格的1/10至1/5低价出售。

至案发,四姐妹累计销售假冒箱包金额达66万余元,非法获利23万余元。然而,天网恢恢,消费者的举报让这一售假链条浮出水面。公安机关突击查处其窝点,现场查获未售假包200余件,并扣押手机、电脑、账本等关键证据。

“这些案件暴露出直播带货中‘假货泛滥’‘虚假承诺’‘暗改链接’等典型套路,商家利用消费者贪便宜、轻信‘稀缺性’的心理实施犯罪,最终难逃法律严惩。”郑州市检察院宣传处周检告诉记者。

◇“全网最低价”诈骗案

走进方某的直播间,映入眼帘的是堆砌如山的假现金,设计精美的伪造苹果手机包装盒,还有通过高超P图技术炮制出的虚假存款、转账截图,无一不在营造一种“实力雄厚,不差钱”的假象,只为骗取观众的信任。

“限时返现,手快有手慢无”“全网最低,错过血亏” 等极具煽动性的话术,像一双双无形的手,刺激着观众的神经,诱导他们冲动消费。“刷礼物就能免费拿手机”“高额返利,躺着赚钱” 等虚假福利承诺,更是让无数人深陷其中,可这些承诺从未兑现过。

主播方某伪造现金、假手机等道具,用“刷礼物返现”“限时秒杀”等话术诱导观众消费,骗取高额资金。其行为被认定为诈骗罪,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这类诈骗,本质上就是‘电子化杀猪盘’。” 检察官张丽君一针见血地指出,“主播先用情感共鸣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建立信任,再用虚假利益诱惑,让观众冲动消费,最后卷款消失,留下受害者独自承受损失。”

◇“慈善黄金”骗局

“家人们!半价黄金限量3单!只有3单!手慢无啊!”某平台直播间里,主播陈某涨红了脸,举着金灿灿的“黄金”吊坠卖力吆喝。屏幕上弹幕飞滚,粉丝们疯狂点击购物车,仿佛慢一秒就会错过“泼天的富贵”。可谁能想到,这场打着“慈善扶贫”旗号的直播,竟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诈骗剧本——抢到“半价黄金”的粉丝们,收到的竟是一卷粗制滥造的假字画!

主播陈某在某平台直播间自诩“网络慈善家”,声称低价卖黄金是为“回馈粉丝、助力扶贫”。陈某精准拿捏消费者心理,以每次仅限3单、倒计时读秒、直播间刷屏“已抢光”等方式,营造“稀缺效应”,制造抢购的紧张氛围。当购物链接挂出后,直播间粉丝争分夺秒抢购下单,却没注意到在他们点击下单时,商品链接的属性已悄然修改,由“足金999饰品”变成了“工艺收藏品”。

经查,2024年初,卢某(另案处理)等人成立了一家网络科技公司,主营业务就是直播带货。运行了几个月、没赚到钱之后,他们动了“歪脑筋”,于2024年5月初开始打着“慈善扶贫”的旗号直播,以半价售卖黄金饰品等贵重物品为噱头,而实际却发给客户假字画。

用这种方式,不到一个月时间,诈骗50多名被害人30余万元。2024年5月底,从事售后“挽单”服务的任某某等12人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同年6月29日,金水区检察院依法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02

“避坑指南”:识破陷阱,依法维权

◇警惕三大常见陷阱

真假混卖:以“专柜正品”“特价秒杀”吸引下单,实际销售假冒商品(如假包、假黄金)。

虚假宣传:伪造道具、P图造假,虚构“全网最低价”“限量赠品”诱导冲动消费。

话术诈骗:通过情感绑架(如“家人们帮忙”)、虚假承诺(如“刷礼物返现”)骗取钱财。

◇留存证据“三步法”

即时录屏:全程录制直播内容,保存主播承诺、商品详情等原始信息。

精准截图:截取订单页面、支付凭证、商品参数等关键信息。

及时投诉:向平台举报并保留沟通记录,通过12315或检察机关绿色通道维权。

◇理性消费“两不原则”

不贪小利:远离“远低于市场价”“天降馅饼”等诱惑,警惕饥饿营销。

不轻信话术:对“内部渠道”“稳赚不赔”等宣传保持怀疑,拒绝脱离平台交易。

03

法律亮剑:违法必究,维权有路

◇ 刑事责任

销售假货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虚构事实骗取财物构成诈骗罪,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平台责任

直播平台需加强审核,建立“主播承诺备案库”,监测异常低价和规避关键词行为。

◇消费者权利

遇欺诈可要求“退一赔三”,若涉刑案可申请检察机关支持起诉,追回损失。

检察官提示:“直播经济”的健康发展需法治护航。从业者应严守法律底线,消费者需提高警惕,平台须压实主体责任,共同构建“放心购”环境。网络空间非法外之地,每一声“家人们”的呼唤背后,都有可能是精心设计的陷阱。擦亮双眼,理性消费,留存证据,依法维权,让“直播带货”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真正成为便利生活的新引擎。

大河网记者 宋向乐

来源: 大河网

  • 快手、阿里巴巴、京东……都出手了!

    美国对华加征高额关税后,很多外贸企业海外订单都受到了影响。4月11日,商务部提出加大力度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要发挥电商渠道优势,以及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规模优势,全力助力外贸企业拓内销。开直播、设专区、打通产业链,电商平台纷纷出招,持续推出新举措。4月27日,一场“外贸转内销”的专项直播在快手平台上线
    2025-04-30 08:53:00
  • 红包别错过,1000万元购车补贴来了

    红包别错过,1000万元购车补贴来了今起至5月5日长沙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购车叠加国补最高省2.2万元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一直在促消费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记者29日从长沙市商务局获悉,长沙将于4月30日—5月5日开展“五一放价驾享星城”2025长沙市汽车促消费活动。活动由市级财政投入资金1000万元,
    2025-04-30 07:52:00
  •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规范旅游旺季市场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函

    各经营者及相关单位:为规范旅游旺季市场价格行为,维护广大游客合法权益,现对全省旅游相关经营者、行业组织提醒告诫如下。一、各经营者、行业组织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守信的原则,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价格自律,依法经营,诚信经
    2025-04-29 17:32:00
  • 优爱腾B“年番PK战”:资本绑定背后,谁在闷声发财?

    作者|雷报 段轻2025年开年,《哪吒2》以152亿票房横扫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彻底激活国漫市场资本热情,嗅到机遇的各大视频平台也开始迅速响应。据雷报统计,今年以来,除了新作稳定推出外,年番及长期在更动画的数量持续增加,四大平台累计有超过30部这样的作品。(详见:国产动画Q1:优爱腾B 76部在播作
    2025-04-29 17:06:00
  • 女子提前俩月订“五一”酒店被退单,平台方能免责吗?

    随着“五一”假期临近,旅游市场迎来预订高峰。然而,提前规划行程的小丁和朋友小杨,却在这个假期尚未到来前,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麻烦——提早两个月订的酒店行程要黄了! 订好的酒店被退单,重订价格暴涨4倍据报道,今年2月,大学生小丁和同学通过去哪儿网平台,预订了贵阳某连锁酒店五一假期的房间。“我预订的是5月1
    2025-04-28 16:33:00
  • 五一我有“数” | 做攻略、控预算、订机酒,用飞猪旅行AI“问一问”

    2025年4月22日,飞猪发布《2025“五一”假期出游风向标》。飞猪数据显示,距离“五一”倒数一个星期,今年假期,人均出游消费金额同比去年大幅增长,并呈现出明显的长线化、深度化特征,更多人在飞猪App上用AI介入了做攻略、控预算和订机酒。国内长线游井喷,自驾游“短租化”明显“五一”假期,国内深度游
    2025-04-28 10:46:00
  • 新一代学校数智基座亮相教育装备展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梁丹)4月25日,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开幕,教育数字化领域创新成果集中亮相。科大讯飞推出的新一代学校数智基座成为展会焦点之一,其通过“智能应用创编平台”和“全天候AI智能助理”两大亮点功能,直击校园数字化转型中“开发成本高”“应用使用难”“
    2025-04-27 15:20:00
  • 最高罚50万元!事关五一假期,多地发文提醒

    五一假期将至,你有什么出行计划?假期酒店民宿毁约增加计划出行的朋友,酒店订好了吗?日前,“提前两个月订酒店五一住不了”的话题冲上热搜。有用户反映,2个月前于旅游平台预订了酒店,三晚合计656元,4月20日下午突然收到平台通知“满房取消订单”,并被告知可选择其他酒店并最高补偿68元。然而,用户发现当时
    2025-04-27 14: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