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麦田格三行诗大赛各奖项出炉!来看获奖作品与专家点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7 20:46:00    

3月7日,第三届麦田格三行诗大赛专家评审奖获奖作品出炉。

据悉,截至2025年2月23日,第三届三行诗赛事累计收稿4900+首,经7位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严格评选,共评审出特别金奖1名、金奖2名、银奖3名、铜奖20名;网络人气奖投选出麦穗奖1名、麦芒奖2名、麦苗奖3名、麦芽奖20名。

以下为专业评审奖获奖作品及专家点评:

特别金奖

奖金10000元

摇太阳

我的小手可以摇动太阳

只需向平静的湖面

扔出一块石子儿

——子墨

专家点评:

《摇太阳》是一首充满童趣与想象力的诗,犹如孩童在沙滩上描绘的宇宙简图,短短三行完成了从日常经验到超现实想象的诗意飞跃,用最朴素的语言道出了生命世界的奇幻体验。

“我的小手可以摇动太阳”,起首一句,将小手的动作与巨大的太阳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夸张的对比,也打破了常规认知,令人对后面的诗句产生期待。第二句设置了一个场景,引入湖面的平静,似乎有很强的跳跃性,实则是埋下伏笔。第三句石子投湖引发涟漪,进而摇动太阳,产生了强烈的动态感。逻辑上的因果,构成一组意象链,小手—太阳—石子—湖面,通过巧妙组合产生了新意和力量:小石子激起的涟漪竟能摇动太阳。这种反差制造出强烈的陌生化效果,恰似孩童眼中万物皆可触碰的世界观。在这里,太阳、天空被解构了,实现了庄重与稚拙、远与近、高与低的审美对冲。

这首诗通篇没有复杂的字眼,保持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其叙事留白既有认知的跳跃性,又为读者创造了参与二次创作的诗意空间。石子入水的涟漪本是有限度的物理现象,但在诗人的魔法设定中,这种微小动作却能撬动宇宙天体。这暗含着对“蝴蝶效应”的诗意诠释,将孩童随意的嬉戏升华为改变世界的潜在力量。我们可将此诗看作探讨的是个体力量与自然的关系。

作为孩子能感受到该诗的切近感,这是曾经发生了自己身上的事。作为成人读者,应该领悟到一种动人的提醒:真正的诗意往往诞生于理性认知的裂缝处,那些未被成人世界规则所驯化的想象,恰恰蕴藏着最本真的创造力。

——沈念(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南文学》主编,鲁迅文学奖得主)

金奖

奖金5000元/人

瀑布宝宝

从山上一跃而下

河流怕他摔伤

早就铺好了一个长长的垫子

——陈云瀚

专家点评:写瀑布的诗歌不少,古人李白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徐凝有“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将瀑布似银河泻落、卓尔不群的浑然壮美写到极致。可在本诗中,高崖上充满力量、如雷轰鸣般的万丈飞瀑,也只是一个尚未长大的“宝宝”。瀑布是调皮的,宝宝也是。从这短短的三行诗里,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淘气的孩子,全身满是水珠,从高山跃下,潜入山下缓缓流淌的长河。作者通过童趣视角和拟人手法,将瀑布生命化、生活化、情感化,仿佛一幅嬉戏山间的温情亲子图,河流是瀑布的母亲,怕在青山玩耍的孩子跌落深涧,早早的于大地之上,铺上一条具有保护作用的垫子。长长的河流如同地毯,相对于瀑布的动,“垫子”一词不仅有河流的表面特征,更将静水流深的河流的“静”形象写出,一动一静,加之“跃”“摔”“铺”三个动词的精准巧用,共同构成了诗歌的动态平衡和气息守恒,尽显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情感美,仿佛流连在大山的不是瀑布、河流,而是一条条漫溢情感的水带,淋湿了读者的眼睛,浸润着我们的内心。孩子的想象力是奇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诗人,《瀑布宝宝》充分阐释了这点。

——杨晓澜(《芙蓉》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国作协会员)

黑夜的胃口

黑夜每天都吃一个太阳

用那月亮嘴

和星星牙

—— 吴逸尘

专家点评:

这首诗以人类最初的眼和最初的想象重构了黑夜、月亮、星星和太阳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一个神话。诗共十九个字,简单到只用全是词根的名词和动词,极具动感地呈现了黑夜吞噬太阳的奇幻场景,天真而合理地对日夜更替这一自然现象作出了新奇的解释。

第一句十个字,先声夺人,不带情感,仿佛宣示一个铁律,给人以强烈的心理冲击。第二句和第三句,五个字和四个字,月亮嘴和星星牙,光屑飞溅,明暗搏奕,生死依存,略带暴力的意象同时具有奇异的美感,短促的节奏自带声效,既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又给人以想象中的听觉冲击。情节完整,逻辑缜密,意境宏大,意蕴丰富,可作多维解读,颇具张力。

这首诗最妙在轻松解构了千百年来人类叠加在太阳、月亮、星星、黑夜这些事物上的文化审美和科学顺序,以儿童的天真、无畏和奇异想象,为黑夜、太阳、月亮、星星重新排序,重构了一个创世神话。它演排得如此轻松、肯定,如儿童在玩一个笃定知道结局的游戏,不恐惧,也不会有心理阴影。因为,黑夜虽如此庞大而神秘,有着咬合不定的月亮嘴和锯齿一样的星星牙,永吃不饱,永不餍足,但无论怎样,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生命循环,天地有序,世界安稳,直至永恒。

——张战(著名诗人,中国作协会员)

银奖

奖金2000元/人

守夜

火盆里,父亲的遗物燃烧着

我们在冬天围拢

像在借走,父亲的最后一点余温

——李遂

专家点评:

《守夜》是一首颇具情感冲击力的短诗,冬天的火盆在渐渐燃烧,火苗吞噬的不仅仅是父亲的遗物,还有生者的气息,音容,回忆,这极具象征意义的一幕既是缅怀,也是告别。火盆即祭坛,燃烧即涅槃。父亲的遗物,以灰烬的方式来见证这场生死离别,碳化的过程俨然一场生命的终极轮回。

全诗最动容处,莫过于末句的“借走”与“余温”,斯人已逝,遗留下来的物品却化为供亲人取暖的燃料,这种违背人伦的诗性表达,蕴含出一股强大的情感张力:盆中之火终将冷却,父亲却在最后一刻以逝者的余温,将死亡转化为能量的纽带,给生命画上一道永恒的休止符;而火盆中渐渐冷却的灰烬,此刻正以记忆的形态,持续温暖着人间每位孤独的亲人。

——郑小驴(著名作家,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夏日午睡案

老树数着年轮打盹

影子偷走最后一枚太阳金币

蝉在正午报警

——郑舒予

专家点评:

《夏日午睡案》用三个画面勾勒出夏日午后的悬疑感。老树打着盹,年轮像是它在数的账本,时间一下子静了下来;影子悄悄“偷”走了太阳的金币,日影慢慢西斜;突然,蝉鸣打破了寂静,像是拉响了警报。诗人把自然现象变成了一出戏,让原本静止的午睡场景动了起来。

这首诗的巧思在于把日常细节重新演绎。年轮不再是树的年龄标记,而是老树打盹时的消遣;树影移动被赋予了“偷窃”的情节,光影变化成了故事的线索;蝉鸣也不再是简单的叫声,而是生态系统里的“报警器”。这种手法既保留了夏日的真实感,又让人眼前一亮。

语言上,动词用得特别到位。“数”“偷”“报警”三个动作,分别带着慵懒、隐秘和突兀的感觉,一步步拉紧了情节。尤其是“偷”字,既符合树影无声蔓延的样子,又暗示了时间流逝的无奈——就像金币被偷走后没法追回,西沉的太阳也终将被黑夜收走。

全诗只有三行,却把现实和幻想结合得很好。树影“偷光”的童话感和蝉鸣“报警”的生活味,都来自真实的夏日体验。诗人把抽象的时光变成了能摸得着的细节,让读者在琢磨隐喻的时候,自然感受到光阴的流逝,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或深奥的说教。这种微妙的紧张感,还带着读者跟着光影去发现生活里诗意的小惊喜。

——陈新文(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芙蓉》杂志社社长)

秋夜得句

每当夜晚来临,窗外渐渐清冷

玻璃的光线反弹着蟋蟀的声音

瓜藤又长了两寸

——粟城

专家点评:

首行“每当夜晚降临,窗外渐渐清冷”平淡无奇,仅仅交代时节的变化。次行“玻璃的光线反弹着蟋蟀的声音”承接上句,又表达出某种变化:蟋蟀的声音予人宁静与慰藉,让人遗忘了清冷而感受到温暖。这一句中,“反弹”用词讲究,不仅表达出蟋蟀声音的乐感,也传达出玻璃所属的机械世界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尾句“瓜藤又长了两寸”是诗思的结晶,别开生面。六朝以来的中国传统诗歌和日本俳句,正是在自然生机的发现上顿悟诗意,如王维的“木末芙蓉花,纷纷开且落”,如小林一茶的“真美啊,透过纸窗破洞,看银河”。

也许,作者所谓得句,就是天真的发现:“咦,瓜藤又长了两寸”吧。在一个由机械更迭为数字符号的世界,这种天真之心当然是应该得到奖赏的。

——李作霖(湖南写作学会会长,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铜 奖

归麓酒一对/人

纵火犯

月亮自古就是孤独的火镰石

不论和谁的目光触碰

都会把心中的故乡烧得生疼

—— 屈西轩

种土豆

母亲在前,我们随后

削成块的种子有分身之术

每个芽口都在春风里蠢蠢欲动

—— 阿垅

麦田

麦田里可以长出面包

可以长出海子长出梵高

长得镰刀累弯了腰

—— 王意

代名词

居在河边的冰雪

是只白猫

遇到春天,就把爪子收回腹下

——黄瑞熙

朝圣路上

一个蚂蚁和一个僧侣结伴而行

他们彼此握手

同时认出了对方身上的菩萨

——左包耳

宝石雨

蜘蛛最喜欢下雨

因为下雨

就可以在网兜里得到许多的宝石

——陈彦哲

驴皮影

一头驴死了,驴皮落入艺人手中

它演奸臣,也演忠臣

艺人死后,影子用驴声哭了一宿

——陈文博

吹糖人的父亲

记忆深处,那些被放大的甜

是他用一口气

撑着……

—— 于力

日子

日子先生是一个多变的人。

可严肃,可温柔

但,我们都是日子先生最喜欢的人

—— 王诗涵

清晨牧羊

遍地行霜

而一切可见的话语像山羊绒

在晨间白雾中缓缓消失了

——伊湄

倒影

塔里木河一边唱歌一边向前奔流

我和一棵胡杨树站在河的两岸

互相欣赏对方的倒影

——杨明东

冬天里

冬天什么都不做时

北风只顾拍打窗棂

母亲坐着烤火,像一尊菩萨

——刘兰岚

牵挂

星星住得太高

人们用烟花告诉移居星星的亲人

过年了

—— 伍彬彬

每个人都有一座庙宇

每座庙宇都有一尊自己的神

每个人都有一座自己的庙宇

有时候让神住进来,有时候让自己住进来

—— 张健

影子

多年来,每次我经过菜地

都会特别特别的小心

总是害怕,踩痛妈妈的影子

——张林春

邂逅

两辆摩托停在一起

默默享受相逢的惬意

分别时,红了回眸的眼睛

——江南笔客

阅读

汽车每天都要阅读马路

喜欢的还要来回读几遍

没有读完的就冒着黑烟当书签

——孔筠轶

注册信息

我在一个空格里,写上我的名字

就像一处水洼

住进了一只小蝌蚪

——钟秀华

风筝

多么羡慕他们

可以牵着天空奔跑

仿佛他们与天空互为风筝

——杨林云

虚土

时间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背后的黄土

那里有泪水汇成大河

岸边,书信成山

——刘新宇

“瓜藤又长了两寸”

——第三届麦田格三行诗大赛获奖作品述评

文 / 草树(著名诗人,批评家)

梅开春来,樱花烂漫,第三届麦田格三行诗大赛的获奖作品,与春花争奇斗艳。今年的特别金奖得主子墨36岁,作品透出的气质,却不失天真和锐气。作者将自己戏拟一个孩子,以天真的想象去挑战一种不可能,或者以弱小去挑战强权、必然性,如此宏大的主题,却用一个极为平常意象实现了精湛的表达。诗的构思巧妙,语言朴素,形式单纯却意蕴丰赡。

本届有两位作者荣获金奖。10岁的陈云瀚的《瀑布宝宝》充满童趣,拟人手法的运用和孩子的天真无缝咬合,关爱之心溢于言表,被成人滥用的比拟在孩子这里恢复了活力——妙在天真、自然,不是将世界对象化,而是以物观物,我和世界齐物为一。吴逸尘的《黑夜的胃口》有着新颖的类比,“月亮嘴”“星星牙”的生造并无生涩之感,反而从万千的月亮和星星的修辞中,显出它的陌异和新鲜。诗的本体结构封闭又无限敞开,主题的庄重和修辞的童趣恰成一种张力,举重若轻。

李遂等三位作者获得了银奖。李遂的《守夜》具有一种情感强度,不是抒情性的,而是叙事性的,正是后者将情感蕴含在语言形式中,唯有“借走”二字有失准确,但瑕不掩瑜。郑舒予的《夏日午睡案》以老树、影子、太阳的金币(光影)蝉的相互见证,建构了一幕微型的存在主义戏剧。诗的语调透出那么一点冷幽默,它以淡淡的反讽揭示了人类对美的忽视。粟城《秋夜得句》以“玻璃的光线反弹着蟋蟀的声音”的繁复和“瓜藤又长了两寸”的素朴,取得了艺术上的平衡,“每当夜晚来临”的一般现在时的时态使用和多余交代显然有失恰切,但是仍不影响它成为一首好诗,风格上实在有几分古典主义的风致。

有20位作者获得铜奖。阿垅的《种土豆》以朴实的叙述和简约的抒情表达了对母亲的情感,表面写土豆,实则映射母亲,美中不足是“蠢蠢欲动”四字的陈旧和笨重,不合全诗轻盈的风格。王意的麦田是可以生长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粮食的麦田。“麦田”作为一个词语的语义被拓展了,尽管在表达形式上不是十分独特。一只蚂蚁和一个僧侣结伴而行,左包耳作为一个第三者,看似冷静观察,实则蕴含着老庄的万物平等的思想和禅宗文化的世界观,不失为一种精彩的观念具象化表达,语言朴素,形式单纯。黄瑞熙的《代名词》写冰雪在春天融化,就像白猫收起爪子,生动形象,它以一个灵动的场景拓展了“代名词”的意义,而成就一种视域性的存在,独特而有趣。在孩子眼里,美无处不在,9岁的陈彦哲发现了蛛网上露珠之美,他眼里的露珠无异于宝石。不直接抒情,托身蜘蛛言说,语调透出童真的烂漫。没有经历世道人生的沧桑恐怕难以写出《驴皮影》这样的诗,可能在陈文博看来,驴皮落入艺人之手是死之后不幸的延续,但是它即便成为艺人的工具,艺人死了,它仍“用驴声哭泣了一宿”,其善良昭然可见。以“甜”借代棉花糖使得《吹糖人的父亲》实现了语言的简洁,作者60岁了,继承父亲的手艺,或许正因为有这样的传承才能以一个感人的细节凝聚对父亲的全部情感,风格简朴,感喟深沉。王诗涵的《日子》全仗着“日子先生”一词的妙用,虽然赫伯特有“我思故我在先生”、张枣有“纳粹先生”,这样的表达不算新奇,但是此诗的口语风格使得它的运用激发了诗的活泼。在一个越来越自我的时代,每个人都“埋头”在一片虚拟的世界,还有几人能互相欣赏,就像杨明东和一棵胡杨在塔里木河两岸欣赏对方的倒影。这是存在信念的彰显,这个世界正是因为存在者的相互映照(欣赏)而使得人生不再无意义。北风拍窗,母亲坐着烤火,显然还有一个在场者——即是描述这一切的作者刘兰岚。母亲老了,像一尊菩萨,情感表达朴素,是个人化的,也是非个人化的。人们经常说亲人死后去了天堂,去了星星住的地方,过年放烟花在伍彬彬这里不是“欢娱”,而是“牵挂”,一句“过年了”带着深厚的情感,真挚动人。张健的《每个人都有一座庙宇》表达了一种朴素的信念。在张春林看来菜地有妈妈的影子,且妈妈的影子也是能感知的(《影子》)。江南笔客冷静记录了两个骑摩托车的人相逢又分别那一刻的感人场景。本届最小的作者孔筠铁只有8岁,也许只有在孩子的眼里汽车冒着的黑烟可以当书签。钟秀华的《注册信息》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使得枯燥的、现代人在不断重复的“注册”行为有了一种生命力的灌注和灵动。杨林云的《风筝》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刘新宇的《虚土》透着高天厚土间存在的苍凉。

本届作者年龄最小8岁,最长64岁,来自全国各地,彰显了麦田格三行诗大奖赛的影响力。在这个人工智能爆火的时代,AI的强大意味着工具理性再一次对人类感性形成空前挑战。作为感性的最后守护者,诗人的“手艺”无疑会越来越珍贵。随着时间的推移,麦田格的坚持也有如窗外的绿荫,不觉中“瓜藤又长了两寸。”

潇湘晨报综合

  • 急救人员教技能 孩子家长同学习

    本报讯 为强化社区儿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构建暑期安全防护体系,7月24日,市急救中心、省急救志愿者协会的急救人员走进兴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社区儿童及家长讲解急救知识,传授急救技能。本次培训围绕儿童常见意外的急救处理展开,采用“趣味讲解+情景模拟+手把手指导”的多元化教学形式,系统生动地
    2025-07-25 18:30:00
  • 温州一小学生实验课上被深度烧伤 后续治疗由谁负责?校方回应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商泽阳近日,温州市民诸先生向潮新闻记者帮爆料称:2024年4月19日,他接到温州道尔顿小学班主任电话,得知其子小羽在当日上午的科学实验课上,被燃烧的酒精灯泼洒,造成局部深II度III度烧伤。事发后,校方曾承诺负责到底。但如今一年半过去,小羽已从该校毕业,其面部仍留有多处明显疤痕。
    2025-07-19 16:12:00
  • 19岁高考生被诱骗至缅甸失联超一周,家长凌晨两点拨通儿子手机号,接电话的是缅甸人

    7月12日,陕西汉中的杨女士向记者反映,她的儿子彭宇轩是一名高考复读生,今年19岁。6月底,孩子称到西安打暑假工,但后来她才得知人到了缅甸,如今失联超一周。杨女士透露,10日凌晨2时许,她还意外拨通过儿子的手机号,接电话的是一个缅甸人,对方称手机卡是别人给的,但未说明他儿子去向,此后再拨打就无法接通
    2025-07-12 18:33:00
  • 女子卖掉2个亲生子,用于打赏游戏主播、买衣服等挥霍

    据CCTV-12社会与法频道报道,1999年出生的黄某某,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几年前从广西老家来到福州后,没有固定职业,靠打零工谋生。2022年4月13日,黄某某因涉嫌诈骗,被人向公安机关举报。在诈骗案侦查的过程中,警察在其手机聊天记录中发现了有卖小孩的相关信息。而经过进一步侦破,警方发现,黄某某竟然
    2025-07-06 09:34:00
  • “我是列车长, 孩子我来抱吧”

      6月22日,K1109次列车上,一位母亲带着刚做完手术的孩子从北京返回杭州。孩子身体虚弱,母亲体力不支,向列车员求助后,一位列车长默默走来,说了句:“我来抱吧。”这一抱,跨过了车厢,也走出车站,直到站外——温暖悄悄发生了。  返程路上的温暖怀抱  那天,王燕霞一大早就起了床。她在北京的医院里简单
    2025-06-27 10:27:00
  • 暑假来临,“呼噜娃”住院全攻略来了

    暑期来临,到山大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做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的“呼噜娃”骤然增多,为了让家长提前了解住院相关事项,顺利办理住院及手术,该院耳鼻喉二科特意为患儿家长做了住院“全攻略”。一、什么样的孩子需要预约手术?1.如果小朋友有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症状,或者慢性扁桃体炎,甚至已经出现了腺样体面容,请先
    2025-06-20 01:14:00
  • 父亲节泰安天平湖救援:120斤辅警拽回160斤落水者,获救者锦旗致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郭健 薛小东6月19日上午,一面印有 “危难时刻显身手 见义勇为真英雄” 的鲜红锦旗被泰安市民刘明,郑重地送到了泰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锦旗背后,是父亲节当天,发生在天平湖的惊险救援 ——36岁的辅警张秀振,以120斤的体重,在风浪中,将160斤的落水者,拽回岸边,用行动诠释了
    2025-06-19 20:49:00
  • 【夜读】让孩子感到被爱的5个瞬间!父母做到3条就很成功

    1与其拿孩子和他人比较不如关注孩子的成长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渴望的不是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而是让父母看见真实的自己。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闪光点,有的孩子擅长绘画,有的孩子对音乐敏感,有的孩子则在运动场上如鱼得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他们需要在自己的节奏中慢慢成长。  作为父母,与其总是说“
    2025-06-17 16: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