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看病,好在哪里,弱在何处?
央视网微信公众号
“你们年轻医生,一定要多学学AI,不然之后迟早被市场淘汰。”北京市海淀医院(以下简称海淀医院)院长张福春笑称,他经常这样跟身边的年轻医生“安利”AI医疗应用。
在他看来,相比于经验老到、手法娴熟的老大夫,AI对于年轻医生的影响更大,既可能是他们“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同样也可能给他们带来职业危机。

术锐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海淀医院供图
张福春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随着医疗AI在全国逐步落地,行业内外都感受到了这场正在发生的巨大变革。仅今年2月,就有多个医院发布其最新应用成果。
比如,上海瑞金医院发布瑞智病理大模型,AI仅需数秒就能精准识别病理切片中的病灶区域;北京协和医院研发的“协和·太初”罕见病大模型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上海市肺科医院参与研发的肺部智能手术规划系统,将实际手术规划时间从数天缩短至2-5分钟;北京儿童医院引入全国首个“AI儿科医生”……
除此之外,AI还有“陪诊员”,让患者少跑腿、少排队;有“智能助手”帮医生预问诊、录病历;有“健康管家”做随访、长期健康管理……无论是在辅助诊疗、疾病筛查与预测,还是医院管理、临床科研等领域,AI都有诸多应用探索。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技术”科技应用场景建设项目。海淀医院供图
今年,DeepSeek的“横空出世”再次掀起大家对AI的讨论热潮,业内和公众对一个“全知全能”的医疗AI,有了更多期待和想象。AI看病,已经进化到何种程度?
1
“三类证”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并不是新鲜事。上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就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MYCIN,可以帮助医生对血液感染患者进行诊断和用药治疗,之后QMR、DXPLAIN等不同功能的CDSS陆续出现。
在我国,1978年北京中医医院关幼波教授牵头研制出了第一套医学专家系统——“关幼波肝病诊疗程序”,拉开了我国AI医疗的发展序幕。不过,这些早期的CDSS大多因技术限制,如算力不足、算法不成熟等,未能大规模应用,主要依赖科研机构和医院的零星尝试。
2015年之后,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突破,加之部分疾病标准数据库的建立,重新激活了 AI 在医疗领域的潜力。
“帮医生看片子”的医学影像识别成为医疗AI的第一个突破口。比如,2017年8月,腾讯AI Lab推出“腾讯觅影”项目,通过对内窥镜、病理、超声、CT、MRI等各类医学影像进行学习训练,致力于实现食管癌、宫颈癌、肺癌等病种的早期筛查。根据2019年的《中国影像AI白皮书》调研,两成受访医生使用过AI产品,其中88%的科室使用过肺结节筛查产品。
据北京市海淀医院院长张福春介绍,2019年海淀医院与推想医疗合作,引入了“影像人工智能肺炎辅诊系统”,大幅缩短了胸部CT阅片时间,从每张片子需要十几分钟,缩短到300幅胸片仅需10秒即可处理完成。

影像人工智能肺炎辅诊系统。海淀医院供图
不过,这些AI医疗产品在早期走入医院时,主要以科研合作的形式落地,无论是企业还是监管方都在“摸着石头过河”,AI医疗企业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2020年,医疗AI进入医院三年后,国内第一张AI医疗器械“三类证”终于落地。
我国的医疗器械按规分为一类、二类、三类:一类为风险程度低,常规管理、无需审批的医疗器械,比如手术刀、医用冰袋等;二类医疗器械则需监管部门备案,控制其安全性、有效性,比如血压计、制氧机、雾化器等;三类为最高级别、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必须通过国家药监局的审批,方可获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通常需要数年的临床试验。
“拿到‘三类证’,才意味着AI医疗产品可以进入市场,具备临床应用的资格,也是商业化的门槛。”推想医疗的创始人陈宽这样形容“三类证”的重要性。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在2020年凭借肺结节AI筛查诊断首次获得“三类证”。
此后,这类许可证的审批速度明显加快。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共有近百款AI医疗应用获批“三类证”。
2
“弯道超车”
经过多年迭代,如今的医疗AI产品,在医院中的使用率和医生的认可度明显提升。其中以医学影像类为主流,多搭载在CT、MR、DR、内窥镜等相关影像设备上,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与胸部疾病的辅助诊断。
据海淀医院透露,该院引入的肺部CT影像AI辅助诊断系统至今已协助分析了约22万病例。“只需要安装一个软件,导入影像后,就自动弹出一个窗口,告知医师们阅片结果,标出结节大小、位置、密度,并初步分辨良恶性,考虑什么病等等,当然医生最后的把关是必不可少的。”张福春介绍道。
“AI学习了数十万张专业医师标记的胸部CT阅片信息,肺结节的检出率超过90%。有些小于1厘米的病灶,医生肉眼找费时费力,它一秒钟就能看出来。”张福春表示,AI软件不仅极大减少了漏诊可能,还大大提高了医生效率,缓解了医院的人手紧缺。
“之前患者拍CT要提前预约,拍完三四天之后才出报告;现在不用预约,患者准备好了直接检查,当天就能出结果。”张福春介绍,在海淀医院,类似的AI辅助诊断还用于血细胞分析、病理切片分析、眼底检查、冠心病筛查等多个场景。

影像人工智能肺炎辅诊系统。海淀医院供图
除了辅助影像诊断,辅助医生治疗是医疗AI的另一大应用场景。据推想医疗创始人陈宽介绍,AI辅助治疗主要体现在手术规划和手术机器人两大方面。
“AI手术规划就像是汽车的地图导航,在医生开刀前,帮医生规划手术路径,尽可能让医生术野更清晰、手术时间更短、患者创伤更小。”陈宽表示,这背后,是使用海量的医生手术数据、影像对AI算法进行训练,加上和临床医生的切磋沟通。
在海淀医院,与推想医疗合作的AI手术规划系统已为约1800例胸外科手术提供了三维重建,不仅能够帮助医生精准重建肺结节与周围血管、气管的关系,还能展示肺结节所在的肺叶肺段,为肺癌手术前的路径规划提供便利。

人工智能胸肺三维重建与手术规划系统。海淀医院供图
“而AI手术机器人就像是汽车的无人驾驶功能,AI会实时引导和辅助医生手术,让手术操作更简单、精准。”陈宽形容道。
海淀医院骨科是全国最早一批接触并使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科室。2021年至2024年,骨科已使用机器人辅助了1400余例手术,占骨科全年手术量的三分之一。在“经皮微创穿刺椎体成形术”等多个骨科术式中,通过机器人精准定位,医生可以将医疗器械直达病灶,将手术切口缩小至毫米级别,且在手术中无需反复尝试,一次成功,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和医患双方放射线暴露。

天智航骨科手术导航机器人临床应用。海淀医院供图
“无论是AI帮忙看片子,还是帮忙做手术,实际上都是为医生提供便利,缩短了医生的学习曲线。”因此,张福春认为,若能借助AI“习得”优秀医生的经验和能力,对于诊疗水平不足的年轻医生和基层医院而言,是一个难得的缩小差距、“弯道超车”的机会。
3
“锦上添花”
不过,目前AI医疗产品仍主要在中大型医院使用,在基层医院的应用较为有限。
据上海长征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刘士远团队2022年上半年做的中国医学影像人工智能临床应用情况调研,73.9%的三级医院配备了影像的AI辅诊软件,而在基层医疗机构,这一比例仅有10.1%。
“像我们这样的基础医疗机构,医生平日里遇到疑难杂症的机会不多,更多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也主要是‘一老一少’,”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医共体东部新城分院院长任柳芬观察到,AI在慢性病随访、慢性病管理上还缺少些人情味儿,让部分患者感觉不信任、不方便。
此外,任柳芬还感觉,相较于动辄数十万的引进成本而言,AI在辅助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会显得有点“鸡肋”。张福春也有同感。“AI的影像诊断确实很有帮助,我愿意掏钱买;辅助治疗系统让我免费用,我很乐意尝试,但如果要我花几十万元正式采购,我就要谨慎考虑一下值不值了。”
张福春以预问诊AI为例,“患者一说自己头疼,AI就把所有有头疼症状的病都列给医生,啰啰嗦嗦一大堆,净是无效信息,还不如我自己问。”他表示,疾病的诊断是一个模糊决策,往往需要综合病史、症状等多种信息,医生需要根据经验缩小范围下诊断,AI目前在这方面还不够成熟。
张福春坦言,现在不少医疗AI尚处于“锦上添花”的阶段,要想真正让使用方愿意用、愿意买,核心在于解决真实的临床需求。“比如医生看不出的问题,AI能看出来;又或者能明显提质增效”,AI不能给患者、医生添乱。
而且,目前国内AI医疗器械同质化严重。2024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游茂曾表示,中国95%的研究或产出都集中在医学影像类;而在其他领域如“医疗机器人”“知识库”“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相对不足;在“决策规则”的研究几近空白。
陈宽将推想医疗的产品布局简称为“一横一纵”,“横”即为疾病的种类;“纵”则表示疾病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的全流程。“在各种疾病的各个阶段,其实AI都可以发挥作用。”
“相比于庞大的市场潜力,目前市面上已有的AI医疗产品大概只开发了不到5%,未来的路还很长。”陈宽说道。
-
咸阳彩虹医院产科:家门口的专业医疗服务 为母婴健康护航
近日,咸阳彩虹医院产科邀请上海产科教授来院坐诊查房,让咸阳的孕妈妈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又贴心的医疗服务。王宏教授是上海红房子医院的产科专家,为助力科室医护人员系统掌握前沿产科知识与技术,他提前精心筹备内容详实的专业课程,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给出专业的建议,不仅让孕产妇们感到安心,也让医护人员受益匪2025-04-30 17:16:00 -
邯郸圣济医院举办第12期肿瘤疑难病例研讨会
4月23日,邯郸圣济医院成功举办第12期肿瘤疑难病例研讨会。本次会议以“结直肠癌精准放疗”为主题,特邀国内消化道肿瘤领域权威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肿瘤科主任白莉教授共同参与,邯郸圣济医院副院长、肿瘤科主任穆建平教授,放疗科主任董江波教授,肿瘤科主任李国君、主任胡占刚及影像科等多学科2025-04-29 10:33:00 -
五一假期“摘镜”热 这些事项要注意
随着五一假期来临,不少年轻人选择利用小长假进行近视矫正手术。医生提醒,摘镜前和摘镜后都有一些注意事项。在昆明爱尔眼科医院,前来咨询预约近视眼矫正手术的患者不少。医生介绍,在做摘镜手术前,一定要保证眼睛良好的状态,做好术前检查准备。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云南省区副总院长 韩芳:“佩戴隐形眼镜的患者是必须要摘2025-04-28 18:47:00 -
市质控中心专家组莅临牟平区中医医院开展神经内科医疗质量调研
大小新闻客户端讯(YMG全媒体记者 全百惠 黄钰峰 通讯员 李文健 王舒风)4月22日,市质控中心专家组赴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针对神经内科医疗质量开展专项调研工作。此次调研旨在深入推进神经内科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提升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推广中国卒中急救地图手机APP的应用,促进卒中绿道信息化2025-04-28 18:05:00 -
山东援疆专家崔春光:“小医大爱” 书写生命赞歌
来源:【疏勒观察】在塔孜洪乡中心卫生院,有这样一位医生,他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多年来全身心投入临床诊疗工作和医院建设;他视事业如生命、待患者如亲人,用平凡的事迹诠释着一名外科医生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天职,他就是来自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二人民医院的援疆医疗专家崔春光。在塔孜洪乡中心卫生院,崔2025-04-28 13:09:00 -
“车祸截瘫后重新站起来!”他们用新技术为脊髓损伤患者带来希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晓燕脊髓一旦受到损伤,后果不堪设想。 脊髓,这一连接大脑与身体各部位的 “信息高速公路”,对人体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它不仅承担着传递大脑指令,控制肢体运动的重任,还负责将身体各处的感觉信息回传至大脑。“这个病号是骑电动车出了车祸,然后出现了一个颈5、6的截瘫,四肢的感觉运动全部2025-04-28 10:35:00 -
病毒传染性强,严重或致死,钟南山院士提醒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目前,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阳性率较前期有所回升主要受影响人群是14岁及以下儿童近日钟南山在节目《名医说》中提醒婴幼儿时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容易引起喘息、气道狭窄等变化长大后长期存在严重时还可导致肺炎、呼吸衰竭、脑炎等疾病甚至死亡那么呼2025-04-28 06:24:00 -
台州30多岁小伙工作时突然晕倒,险丧命!平时身体健康,一查竟是低钾血症
来源:台州晚报 家在临海的李先生今年30多岁平时身体没有大毛病然而一次与朋友的聚餐却让他陷入了危险境地大量饮酒后的低钾危机聚餐时,李先生喝了不少酒,当晚多次呕吐。此后,他一直胃口不佳,没怎么吃东西。两天后,李先生突然出现胸闷、心悸症状,工作时甚至晕倒,被同事紧急送往台州医院急诊科。值班医生进行心电图2025-04-26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