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财快评: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IPO,证监会释放什么信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2 20:20:00    

周天芸(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高级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近日,中国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要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

会议提出,在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上持续加力。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发行上市,稳妥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尽快推出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例,更好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近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吴清表示,证监会将用好用足现有制度,积极研究、不断完善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和产品服务体系,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其中包括加快健全专门针对科技企业的支持机制,大力度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加大支持科创的金融产品服务供给。

近期证监会的一系列表态释放了强烈的市场信号,聚焦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突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的集聚。

近期,DeepSeek等科技企业的出现和发展,对全球科技格局以及AI行业的未来走向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发展资本市场与支持新型工业化是一项复杂的任务,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对于科创企业应多措并举,提供精准、系统的服务,将有利于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资本市场为科创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从而推动科技创新,资本大力支持科创企业,能够带动其他社会资源向科创企业集中,助力科创企业的发展,提高其竞争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创企业。

支持科创企业发展需要明确的方向和有效的措施,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完善包容性、适用性的市场制度和“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市场生态。

首先,要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持续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增强对新质生产力的包容性适配性。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资本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本形成、完善公司治理、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将大有可为。具体措施包括持续推动“科创十六条”“科创板八条”等落实落地,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完善发行上市、私募创投等制度安排,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竞争力,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和适配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还需要有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聚焦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金融服务的短板弱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完善包括信贷、债券、股票、创业投资、融资担保在内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科技体系。还应考虑对科创企业进行适当的资源倾斜,使更多的科创企业能够享受便利的融资环境。

整体而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极大地拓宽科创企业的融资渠道,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等不同的市场板块,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选择,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科创企业的影响力,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向科创企业集中,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也为科创企业提供了更多评估自身价值的渠道,激励科创企业的进取精神,由此,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有助于形成资本支持科创企业和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其次,要通过“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引导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大、风险高,科创企业需要持续投入“长钱”,通过引导金融机构的“耐心资本”,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有利于推动形成“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

应鼓励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天使投资基金,满足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科创企业的资金需求,支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更多地投向科技创新,积极探索信贷融资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拓展商业银行参与股权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空间,提高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推动中国科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基于“长钱更多、长钱更长、回报更优”目标,通过“集短钱变长钱,集小钱变大钱”“化储蓄为资本”“风险共担和收益共享”等方式,资本市场通过高效集聚配置资源,促进长期资金的持续流入,形成“资本涌入-科创企业成长-资本获利”的良性循环。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金昌市有色金属新材料现代化产业集群实现“开门红”,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24%

    金昌市有色金属新材料现代化产业集群聚焦产业链创新升级育精尖,围绕“优镍、强铜、增钴、扩贵、兴钛”发展思路,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着力推进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升级。目前,已培育5条细分产业链,形成3家链主企业引领、10余家规上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今年一季度
    2025-04-28 07:36:00
  • 梅州梅县区第一季度GDP增速10.8%,居全市首位

    日前,梅州市梅县区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出炉,根据梅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一季度,梅县区地区生产总值67.3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10.8%,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首季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交出高质量发展“高分答卷”。梅县区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
    2025-04-27 18:06:00
  • 方大炭素2024年度发展报告: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炭素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国内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方大炭素作为中国炭素行业的领军企业,依托方大集团先进的企业管理及灵活的民营体制机制,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72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6亿元,各项经营指标均保持行业领先水平。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公司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
    2025-04-27 16:12:00
  •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

    为了打破垄断,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安光机所”)于2001年7月投资孵化了高科技企业飞秒光电科技(西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秒光电”)。飞秒光电率先通过自主研发掌握自聚焦透镜核心光学材料制程技术及产业化,成功打破日本十多年来对自聚焦透镜的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结束了光通信产
    2025-04-27 08:07:00
  • 清华大学青年赴联合国青年论坛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工作

    中国日报纽约4月25日电(记者 张旻璐) 2025年4月15日至17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ECOSOC)青年论坛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论坛以“青年走在前沿:利用科学和社会包容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的青年代表共聚一堂。清华大学10位师生应邀出席,深入参与多场主题讨论,并主办边会,展现中国
    2025-04-26 11:41:00
  • 广东一季度“三新”行业快跑,用电量猛增32.9%

    4月25日,记者从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获悉,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全社会用电量1870.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9%。其中,广东“三新”行业(包括中成药生产、生物药品制品制造、风能原动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港口岸电、互联网数据服务、充换电服务业9个
    2025-04-25 18:15:00
  • 广东省科技厅:鼓励省属国企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积极建言献策

    提示信息4月25日,广东省属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近年来,广东省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让企业在产业技术攻关中“唱主角”。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夏奇峰在会上表示,下一步,广东将持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结合行业状况与企业发展实际,鼓励省属国企在人工智能
    2025-04-25 18:13:00
  • 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在京启动 跨境支付行业有望加速增长

    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4月24日在京启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专项行动部署会并讲话。他强调,要直面近期美对我加征关税的新形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广大企业需求,加大政策供给,解决实际问题,加力培育壮大外贸发展新动能,以更优口岸营商环境激发活力、应对外部冲击、稳定增长。尽
    2025-04-25 0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