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创新驱动——“智慧体育”为体育强国注入新活力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牛梦彤、王沁鸥、张逸飞)智能穿戴设备、5G赛事直播、AI运动处方……近年来科技与体育的融合越来越深入,“智慧体育”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多方面持续助力。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内容引起热议。一些代表委员结合体育视角,积极建言献策,期待借“智慧体育”之力,让体育强国的梦想照进现实。

技术赋能,构筑全民健康新生态
“现在一些运动器材上有二维码。运动结束,一扫码立刻就能知道自己的各项体能数据。”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体育政策研究院院长鲍明晓对当下智能化运动器械的功能颇为关注。他认为,智能化健身器材可增强运动的趣味性、互动性,更能满足公众快乐健身的需求。
“开展全民健身工作,不能再生搬硬套老旧的办法和标准。新增的健身场地和设施应该增加新元素,符合人民新的需求、新的期待。” 鲍明晓说。

部分代表委员表示技术创新正逐渐重塑大众参与运动的方式,通过重构运动场景与数据交互模式,降低大众参与体育的技能门槛,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
鲍明晓以体感游戏构建的虚拟运动空间举例说,这种游戏的沉浸式交互设计能将复杂技术动作拆解为趣味化指令,让零基础用户轻松习得技能;而大数据模型在健身器材上的应用可以精准捕捉健身者的运动时长、动作轨迹等指标,从而为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类似的科技广泛应用之后,人们就可以从以前“凭感觉”的锻炼模式过渡到“依数据优化”的阶段。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体育总局近期联合发布了《2024年度智能体育典型案例》,全民健身领域有38项成果入选。从中可以发现,虚拟现实健身设备、智能运动APP、物联网智能健身器材等基础应用,正通过多元化路径推动全民健身服务普惠化。此外,相关案例中还涉及一些体医融合健康管理系统、青少年体态监测穿戴设备等细分产品,这些产品能够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提供精准解决方案。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厉彦虎基于对全国上百万青少年的脊柱数据研究,开发了智能化筛查干预系统。该系统通过分析脊柱检测结果,可自动评估脊柱侧弯等问题的严重程度,并匹配对应解决方案,“因为训练康复动作有成百上千个,针对不同程度要用不同的动作康复,需要生成个性化建议,智能化筛查干预系统还能够缓解医务人员短缺的问题”。
此外,厉彦虎表示目前已有的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监测设备,可在青少年处于不良姿态时发出预警,提前预防青少年脊柱侧弯、近视等问题。
数智驱动,打造竞技体育新高地
当全民健身因创新技术加速迈向科学化与普惠化时,竞技体育正同步经历数智驱动带来的深刻变革。与会代表委员认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能系统性挖掘运动员潜能、优化训练体系,从而为竞技体育提供新的可持续动能。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射击射箭运动中心主任陶璐娜以射击项目为例,介绍了一款正在研发中的“智能扳机”。这种扳机可通过传感器实时捕捉运动员扣动扳机时的压力值、时间精度及稳定性,将主观感受转化为客观数据。以前,教练员在训练中只能依赖肉眼观察或经验判断运动员的状态和表现,而现在则可以通过后台数据精准、全面地掌握相关情况。
“过去选材靠直觉,现在靠数据。”陶璐娜表示,诸如此类的智能设备不仅能精准筛选出适合射击项目的苗子,还能积累海量训练数据,为研究人体极限提供科学支撑。

冰雪运动与技术的融合也收效明显。据全国政协委员、沈阳体育学院院长刘征介绍,该校将数字技术与AI贯穿教学、训练、科研全链条,构建“教科训一体化”模式。通过搭建运动表现分析平台、建设智慧化场馆设施,并深度参与科技冬奥重点研发计划,学院已形成覆盖智能场地、智能装备、智能训练分析的完整技术链条。这一模式在北京冬奥会冠军徐梦桃、齐广璞等顶尖运动员的训练比赛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更助力中国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冰雪项目上形成集团优势。“技术革新正系统性提升人才培养效率,为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他说。
棋类运动的技术应用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象棋协会秘书长许昱华表示,国际象棋领域的AI应用场景广泛,已涉及辅助训练、赛事组织与裁判监督等各环节。“AI为人类棋手提高技术水平和训练效率等带来许多便利,也为棋类项目的普及创造了新的机遇。”她同时强调技术应用是把双刃剑,AI的普及应用也在预防作弊、维护比赛的公正公平等方面给棋类项目组织者、管理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加强对创新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更好地推动‘智慧体育’的发展。”许昱华说。

全国政协委员、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杨扬同样建议参考国际经验:“国际奥委会发布的《奥林匹克AI议程》,为技术应用的管理框架提供了重要参考。我们可借鉴转化,使其服务于体育强国建设。”
数字转型,催生体育经济新动能
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这为“智慧体育”新业态的培育按下了加速键。与会代表委员表示,在政策引领下,技术与体育的深度融合正延伸至产业链各环节,重塑体育经济的增长逻辑。
哈尔滨亚冬会上,中国联通实现5G到5G-A的跨越,为赛事直播、观众服务等场景提供高速网络支持。将于今年8月举办的成都世界运动会将成为技术赋能的试验场,赛事组委会在年初启动了科技产品征集工作,目前已征集涉及智慧场馆管理系统、观众信息服务等200余项科技产品,覆盖赛事组织全流程。
“大型赛事不仅是体育竞技舞台,更是科技应用的练兵场。”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丁亚琳认为,通过前沿技术应用,一方面可以让我们组织大型赛事更加便利,另一方面“一站式”信息服务模式可显著提高消费者便利性、降低决策成本。
陶璐娜认为,数字转型正重构消费场景,虚拟现实技术将打破观赛的物理边界,“未来观众或通过智能眼镜实现‘身临其境’观赛,实时追踪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丁亚琳表示,新兴的虚拟滑雪、赛艇比赛,以及模拟飞行竞赛等正在拓宽体育的边界,“这些创新形式,既展现运动多样性,又激发了年轻群体的参与热情”。
鲍明晓指出,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激活消费,需聚焦普通人的消费困境——“有意愿但缺时间”“有资金但缺技能”等问题。他表示,目前智慧场馆、无人健身房等技术应用已初见成效,但全球范围内尚未形成颠覆性变革,智能陪练机器人等产品有待技术突破和市场验证,“技术最终要服务于生活方式的变革,我坚信数字转型下的体育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
人工智能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将“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作为一项重点行动进行部署,明确多项举措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近年来,服务消费作用愈加凸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2%。然而,服2025-09-12 07:19:00 -
携手深耕 共绘未来——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成果扫描
上线启动、落笔签约、重磅发布……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不断涌现。4天的会期里,成果交流活动、创新发展大会、高质量发展论坛等活动亮点纷呈,工业高质量数据集、东北亚具身智能创新中心、三省一区工业软件创新联盟、辽宁省钢铁供应链平台等一系列应用启动或发布。“东北亚具身智能创新中2025-09-10 07:09:00 -
打虎!正部级易会满,被查
安徽商报2025-09-06 11:42:00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9月6日消息,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易会满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图片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公开信息显示,易会满出生于1964年12月,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中共党员。他是第二2025-09-07 00:09:00 -
2025成都国际车展开幕:新势力争锋,自主崛起,合资发力本土化
8月29日,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成都国际车展”)于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拉开大幕。本届展会以“领潮而立,向新而行”为主题,展览规模达22万平方米,覆盖12大室内展馆及多个室外区域,汇聚近120个参展品牌,让稳居全国汽车保有量第一城的天府蓉城再度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关注焦点。本届展会由成2025-09-01 10:16:00 -
【百家民企说】软通动力夏杰:未来企业或成为能自我进化的生命体
中新经纬8月29日电 (谢婧雯 常涛)“不再仅靠人的经验运营决策,而是一个能够自主感知、决策、执行并实现自我进化的生命体。”2025数博会期间,软通动力高级副总裁夏杰在接受中新经纬专访时,描绘了他对未来智慧企业形态的畅想。软通动力夏杰 受访者供图“数聚”是“智启”的基础公开资料显示,软通动力20052025-08-29 11:49:00 -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8月15日至17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中国北京举办,这是全球首个为人形机器人组织的综合性竞技赛事,吸引了全球机器人研发与应用领域的顶尖力量,三天时间共有来自16个国家、280支队伍的500多个机器人同台竞技。当科技遇上体育,人形机器人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有哪些实验室中的技术突破,会被2025-08-24 16:15:00 -
甘肃省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第4批15号(重点关注)群众举报件办理情况
【来源:张掖市生态环境局_工作动态】2025年8月16日,甘肃省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我市第4批群众举报件4件,现将第4批1件(重点关注)群众举报件办理情况公示如下。一、受理编号:第4批15号(来电)举报件反映问题:除高台县南华生态林管护中心、高台骆驼城灌渠外,其他灌渠也存在地下水超采情况。高台2025-08-21 23:35:00 -
他们“死磕”制冰机技术,一年卖出10万台
19日上午,在前湾新区宁波爱科特生活电器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公司总工程师张春云正带着团队对新款颗粒冰制冰机进行新一轮的调试。他眉头微蹙,眼睛紧盯仪器数据,指尖在面板上快速点着……这样的情景,在他二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反复上演。从迷茫的异乡毕业生,到手握20余项发明专利的全国劳动模范;从净水、制冰行业的2025-08-20 10: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