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数字赋能、创新驱动——“智慧体育”为体育强国注入新活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9 14:58:00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牛梦彤、王沁鸥、张逸飞)智能穿戴设备、5G赛事直播、AI运动处方……近年来科技与体育的融合越来越深入,“智慧体育”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多方面持续助力。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内容引起热议。一些代表委员结合体育视角,积极建言献策,期待借“智慧体育”之力,让体育强国的梦想照进现实。

2023年4月24日,市民在福州市鼓楼区西河智慧体育公园使用智能竞赛健身车。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技术赋能,构筑全民健康新生态

“现在一些运动器材上有二维码。运动结束,一扫码立刻就能知道自己的各项体能数据。”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体育政策研究院院长鲍明晓对当下智能化运动器械的功能颇为关注。他认为,智能化健身器材可增强运动的趣味性、互动性,更能满足公众快乐健身的需求。

“开展全民健身工作,不能再生搬硬套老旧的办法和标准。新增的健身场地和设施应该增加新元素,符合人民新的需求、新的期待。” 鲍明晓说。

2024年1月20日,市民在莲花山公园西区室外智能健身房参加竞赛活动。当日,深圳市室外智能健身竞赛活动举行。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部分代表委员表示技术创新正逐渐重塑大众参与运动的方式,通过重构运动场景与数据交互模式,降低大众参与体育的技能门槛,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

鲍明晓以体感游戏构建的虚拟运动空间举例说,这种游戏的沉浸式交互设计能将复杂技术动作拆解为趣味化指令,让零基础用户轻松习得技能;而大数据模型在健身器材上的应用可以精准捕捉健身者的运动时长、动作轨迹等指标,从而为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类似的科技广泛应用之后,人们就可以从以前“凭感觉”的锻炼模式过渡到“依数据优化”的阶段。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体育总局近期联合发布了《2024年度智能体育典型案例》,全民健身领域有38项成果入选。从中可以发现,虚拟现实健身设备、智能运动APP、物联网智能健身器材等基础应用,正通过多元化路径推动全民健身服务普惠化。此外,相关案例中还涉及一些体医融合健康管理系统、青少年体态监测穿戴设备等细分产品,这些产品能够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提供精准解决方案。

2023年8月25日,在HICOOL2023全球创业者峰会展览展示区,观众体验AI智慧体育运动系统。当日,HICOOL2023全球创业者峰会在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开幕。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厉彦虎基于对全国上百万青少年的脊柱数据研究,开发了智能化筛查干预系统。该系统通过分析脊柱检测结果,可自动评估脊柱侧弯等问题的严重程度,并匹配对应解决方案,“因为训练康复动作有成百上千个,针对不同程度要用不同的动作康复,需要生成个性化建议,智能化筛查干预系统还能够缓解医务人员短缺的问题”。

此外,厉彦虎表示目前已有的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监测设备,可在青少年处于不良姿态时发出预警,提前预防青少年脊柱侧弯、近视等问题。

数智驱动,打造竞技体育新高地

当全民健身因创新技术加速迈向科学化与普惠化时,竞技体育正同步经历数智驱动带来的深刻变革。与会代表委员认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能系统性挖掘运动员潜能、优化训练体系,从而为竞技体育提供新的可持续动能。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射击射箭运动中心主任陶璐娜以射击项目为例,介绍了一款正在研发中的“智能扳机”。这种扳机可通过传感器实时捕捉运动员扣动扳机时的压力值、时间精度及稳定性,将主观感受转化为客观数据。以前,教练员在训练中只能依赖肉眼观察或经验判断运动员的状态和表现,而现在则可以通过后台数据精准、全面地掌握相关情况。

“过去选材靠直觉,现在靠数据。”陶璐娜表示,诸如此类的智能设备不仅能精准筛选出适合射击项目的苗子,还能积累海量训练数据,为研究人体极限提供科学支撑。

2023年2月11日,参观者在展会上了解一款模拟滑雪设备。当日,2023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在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冰雪运动与技术的融合也收效明显。据全国政协委员、沈阳体育学院院长刘征介绍,该校将数字技术与AI贯穿教学、训练、科研全链条,构建“教科训一体化”模式。通过搭建运动表现分析平台、建设智慧化场馆设施,并深度参与科技冬奥重点研发计划,学院已形成覆盖智能场地、智能装备、智能训练分析的完整技术链条。这一模式在北京冬奥会冠军徐梦桃、齐广璞等顶尖运动员的训练比赛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更助力中国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冰雪项目上形成集团优势。“技术革新正系统性提升人才培养效率,为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他说。

棋类运动的技术应用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象棋协会秘书长许昱华表示,国际象棋领域的AI应用场景广泛,已涉及辅助训练、赛事组织与裁判监督等各环节。“AI为人类棋手提高技术水平和训练效率等带来许多便利,也为棋类项目的普及创造了新的机遇。”她同时强调技术应用是把双刃剑,AI的普及应用也在预防作弊、维护比赛的公正公平等方面给棋类项目组织者、管理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加强对创新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更好地推动‘智慧体育’的发展。”许昱华说。

2023年7月7日,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与观众对弈。2023年7月6日至8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新华社记者 辛梦晨 摄

全国政协委员、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杨扬同样建议参考国际经验:“国际奥委会发布的《奥林匹克AI议程》,为技术应用的管理框架提供了重要参考。我们可借鉴转化,使其服务于体育强国建设。”

数字转型,催生体育经济新动能

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这为“智慧体育”新业态的培育按下了加速键。与会代表委员表示,在政策引领下,技术与体育的深度融合正延伸至产业链各环节,重塑体育经济的增长逻辑。

哈尔滨亚冬会上,中国联通实现5G到5G-A的跨越,为赛事直播、观众服务等场景提供高速网络支持。将于今年8月举办的成都世界运动会将成为技术赋能的试验场,赛事组委会在年初启动了科技产品征集工作,目前已征集涉及智慧场馆管理系统、观众信息服务等200余项科技产品,覆盖赛事组织全流程。

“大型赛事不仅是体育竞技舞台,更是科技应用的练兵场。”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丁亚琳认为,通过前沿技术应用,一方面可以让我们组织大型赛事更加便利,另一方面“一站式”信息服务模式可显著提高消费者便利性、降低决策成本。

陶璐娜认为,数字转型正重构消费场景,虚拟现实技术将打破观赛的物理边界,“未来观众或通过智能眼镜实现‘身临其境’观赛,实时追踪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2023年9月15日,观众在2023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现场通过VR设备体验雪车。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丁亚琳表示,新兴的虚拟滑雪、赛艇比赛,以及模拟飞行竞赛等正在拓宽体育的边界,“这些创新形式,既展现运动多样性,又激发了年轻群体的参与热情”。

鲍明晓指出,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激活消费,需聚焦普通人的消费困境——“有意愿但缺时间”“有资金但缺技能”等问题。他表示,目前智慧场馆、无人健身房等技术应用已初见成效,但全球范围内尚未形成颠覆性变革,智能陪练机器人等产品有待技术突破和市场验证,“技术最终要服务于生活方式的变革,我坚信数字转型下的体育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

    为规范AI服务和应用,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专项行动分两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强化AI技术源头治理,清理整治违规AI应用程序,加强AI生成合成技术和内容标识管理
    2025-04-30 17:14:00
  • 齐向东:大模型应用面临三重安全挑战

    中新网福州4月30日电 (记者 刘育英)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层出不穷的新兴场景,充分展现出人工智能大模型带来的无限生产力、创造力。但新技术是把双刃剑,大模型应用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三重挑战。一是“小数据”安全问题。传统大数据存在碎片化、质量参差不齐
    2025-04-30 10:16:00
  • 我国成功发射天链二号05星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7日23时5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链二号05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是我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主要用于为飞船、空间站等载人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为中、低轨道资源卫星提供数据中继和测
    2025-04-28 03:02:00
  • 重庆多项目获第三届“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 创新大赛全国奖项

    【来源:重庆市通信管理局_工作动态】4月25日,第三届“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圆满落幕。本次大赛以“光筑新质,智领未来”为主题,共征集全国案例超过1.7万个,为激发千兆光网新应用新模式注入创新活力。重庆信息通信行业企业踊跃参加,累计14个项目获全国奖项,其中二等
    2025-04-27 21:29:00
  • 新一代学校数智基座亮相教育装备展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梁丹)4月25日,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开幕,教育数字化领域创新成果集中亮相。科大讯飞推出的新一代学校数智基座成为展会焦点之一,其通过“智能应用创编平台”和“全天候AI智能助理”两大亮点功能,直击校园数字化转型中“开发成本高”“应用使用难”“
    2025-04-27 15:20:00
  •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

    为了打破垄断,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安光机所”)于2001年7月投资孵化了高科技企业飞秒光电科技(西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秒光电”)。飞秒光电率先通过自主研发掌握自聚焦透镜核心光学材料制程技术及产业化,成功打破日本十多年来对自聚焦透镜的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结束了光通信产
    2025-04-27 08:07:00
  • 打造湾区棒球运动新门户!深圳中心公园棒球文化会客厅开垒

    4月26日,深圳中心公园湾区棒球发展中心启动仪式在中心公园D区举行。该仪式融合了棒球特色形式,设有签名棒球互赠、嘉宾开球互动、青少年棒球表演赛等环节,集中展示项目独特性和创新性。福田区相关职能部门、媒体代表、行业协会代表、赞助商代表、社区代表及青少年棒球运动员代表出席现场,共同见证深圳中心公园湾区棒
    2025-04-26 19:25:00
  •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 – 香港赛马会助力劳动者杯中国职工乒乓球系列赛三亚开幕

    2024年4月26日上午,新建不久的三亚一中体育馆彩旗飘扬、人声鼎沸,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香港赛马会助力“劳动者杯”中国职工乒乓球系列赛在这里隆重开幕。本项赛事由中国企业体育协会主办,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社体中心、海南省乒协提供支持,中企体协乒羽专业委员会承办,三亚市体育总会、市乒协参与协办。来自海
    2025-04-26 1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