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安徽:推深做实林长制 加快打造高质量绿美江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8 17:13:00    

新华网合肥3月18日电(李东标)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广袤的江淮大地,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到处是生机盎然的秀美风光。

作为南方集体林区重点省份,安徽省林地面积409.15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约1/3。立足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安徽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实施林长制改革,加快建设“高颜值”“高价值”“高品质”“高质量”绿美江淮,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宛陵林场。(安徽省林业局供图)

新格局: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地处休宁县西南山区的鹤城乡新安源村,高山环抱、绿水相拥。

“我们村成立了一支‘护村队’,就是为了保护新安江源头的山水。”新安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发权扎根乡村数十载,带领村民护林防火,专门成立护村队守护当地生态环境。他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新安源村林长,担负着森林资源保护宣传、护林巡查、问题处理等职责。

李发权介绍,近年来,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提高,村里的森林覆盖率达97%以上。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李发权带头成立新安源村旅游合作社,做优“生态+红色旅游”文章。在他的带领下,新安源村走出了一条生态致富路。

自2017年起,安徽在全国率先探索林长制改革,2019年成为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2021年7月起施行《安徽省林长制条例》,建立以党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体系,形成林长领衔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林业治理新格局。

安徽安庆菜子湖国家湿地公园。(安徽省林业局供图)

“以前林业工作一直被认为是林业部门一家的事,‘小马拉大车’。”安徽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林长制改革推动各级林长、成员单位和广大群众深度参与林业生态建设,并从“山林”向重点生态功能区域拓展,林长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更加优化健全。

截至目前,全省五级林长守护400余万公顷森林和100余万公顷湿地,形成了省级总林长负总责、市县总林长指挥协调、区域性林长督促调度、功能区林长抓特色、乡村林长抓落地的工作格局。

以林长制为平台,安徽推动制度建设向加快林业发展、强化林业治理的领域延伸,出台优化林业发展环境22条政策、示范区建设17项任务和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16项举措,建立全国首个省级“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构建解决林业发展问题、补齐政策短板的制度平台。

新成效:从“生态美”到“百姓富”

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杨亭村位于大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北麓,四面环山,层峦叠翠,溪水潺潺。得益于林长制改革的推行,森林已不再是村民眼中“中看不中用”的自然资源。

“林长制改革之前,村里人都到山上砍柴去卖,每年冬天山上都是光秃秃的一片。”杨亭村林长杨江勤说,不仅如此,杨亭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较多,不少土地、山场闲置,且林地分散,难以产生效益和价值。

为了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杨亭村大力引进生态农林企业,发展采摘农业、康养产业和乡村旅游业。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曾经的一片荒山上,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游玩,带动了农家乐和乡村民宿快速发展。“林长制改革盘活了山场资源,村民在保护森林中感受到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生活环境和收入提升的同时环保意识也在增强。”杨江勤说。

从林长制迈向“林长治”,如今安徽的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林长制改革实施以来,截至去年9月,安徽省累计完成人工造林453.4万亩、封山育林665.8万亩、退化林修复487.7万亩,美丽安徽的“绿色家底”更加厚实。

此外,安徽省还用好森林“摇钱树”、湿地“聚宝盆”、碳汇“印钞机”,积极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着力打造木竹加工、特色经济林、生态旅游3个千亿元产业和木本油料、苗木花卉2个500亿元产业,全省林业总产值从改革前的3192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超62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林下栽培的霍山石斛。(安徽省林业局供图)

新步伐:从“增绿”到“添美”

春一到,合肥市骆岗公园朵朵梅花傲然绽放,一步一景,好似一幅流动的画卷。作为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举办地,合肥市骆岗公园正以合肥文旅新地标喜迎八方游客。

据了解,在筹办园林博览会过程中,合肥市坚持以留为主,改、拆、移为辅,不新建主场馆、不砍一棵大树、不外运一方土,活化利用林水资源,完整就地保留园内683棵老树。这些树木在20世纪70年代老骆岗机场建成启用时被栽种,见证了老机场到新城市公园的蝶变。

合肥骆岗公园。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树木,园博小镇的设计方案被反复修改。让人们至今为之称道的是,当老树与建筑的位置重合时,建筑最终为老树“让路”。

从口袋公园到街头绿地,从“拆栏透绿”到绿化提升,安徽各地正不断推进群众身边增绿、即时享绿,让市民“推窗见绿”“转角遇见美”。

近年来,安徽省系统集成为“高颜值”“高价值”“高品质”“高质量”绿美江淮,全面开展绿美江淮“十大行动”,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强化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种质资源保护。

新安江风光。(安徽省林业局供图)

芜湖市结合美丽长江经济带新一轮提升工程,着力打造长江百里生态湾;马鞍山市结合和美乡村、森林村庄建设,创新开展“百村栽万树、林果进庭院”活动;淮北市实施“二次上山”行动,全力推进“每年5万株黄栌”计划……一幅幅“美好安徽”画卷正徐徐铺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安徽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密表示,下一步将擦亮林长制改革品牌,大力建设“四高”绿美江淮,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安徽省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

  • 跨越一甲子 逐梦向未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发展成就综述

    新华社新华社拉萨8月18日电 题:跨越一甲子 逐梦向未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发展成就综述新华社记者边巴次仁、陈尚才、李键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载栉风沐雨,60载万象更新。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治权
    2025-08-19 16:25:00
  • 农发行贵州黔南州分行召开2025年青年员工座谈会

    为贯彻落实“党建强行”专项行动,深入推进“五抓”“五强”铸“五魂”党建工作实施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凝聚青年力量,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8月15日,农发行贵州黔南州分行召开2025年青年员工座谈会。座谈会上,该行青年员工围绕“理想、价值、使命”,结合工作实践、收获感悟和思想动态,从不同角度依次说问题、做打
    2025-08-18 14:39:00
  • 南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铿锵

    机械臂精准作业替代人工重复劳动,生产数据实时汇聚“云端”一键掌控,全流程智能调度让产能提升三成……在南昌各大企业制造车间,数字化技术正重塑生产肌理,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动能。当前,江西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两年行动进入收官冲刺关键期,南昌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百日攻坚”行动为总抓手,政企协同按下转型“快
    2025-08-15 11:19:00
  • 山海回响丨比利时前驻华大使奈斯:“两山”理念意义不仅在转型,更是一场革命

    白鹭轻点湖面、荷花翩然摇曳、竹海随风翻涌……细数着身边美景,75岁的帕特里克·奈斯缓步来到浙江安吉余村村口,用中文念出眼前石碑上的文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每次来这里,他都会向同行者介绍这块石碑的由来:“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余村首次创造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
    2025-08-15 07:56:00
  • 贵阳发布保护野生鸟类,共筑美丽家园倡议书

    贵阳贵安广大市民朋友们:鸟类作为生态健康的指示标,更是大自然中维持生物多样性、守护生态平衡的关键成员,保护和关爱鸟类就是关爱我们的家园。近年来,贵阳贵安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全市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众多珍稀濒危鸟类陆续选择在这里安家。目前,贵阳贵安已记录有分布的鸟类298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
    2025-08-14 11:33:00
  • 限期认领!锡市柴达木村发现80头牛!

    锡林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柴达木村无主牛群认领公告2025年8月11日10:30,锡林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林草执法中队在日常巡查时,发现锡林浩特市柴达木村处有人私自放牧,经走访排查未找到放牧当事人,目前由锡林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林草执法中队先置饲养。为保证该牛群所有人的合法权益,现公告如下:一、牛群信息
    2025-08-11 18:27:00
  • 2025首届青海湖国家公园 (候选区)・刚察生态欢乐跑开赛

    本报海北讯 (记者 王晶) 8月10日,由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大唐(刚察)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主办的2025首届青海湖国家公园(候选区)・刚察生态欢乐跑(圣泉湾杯)活动在青海湖畔举行,来自青海省内外的1000余名长跑爱好者参加。比赛设置专业挑战组、亲子组两个项目,赛程分别为9.9公里及5
    2025-08-11 04:14:00
  •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10.5万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7月2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10.5万亿元,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9万亿元,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向好而行、向新而进。来源:新华社流程编辑:U022
    2025-07-28 1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