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塌房主播要“复活”,信任“大坑”怎么填?

    大象新闻记者 王含冰 成书丽“塌房”主播们,正在集体复活?随着“疯狂小杨哥”疑似戴绿鱼头套复播,以及“东北雨姐”化身“河南晴姐”改名复出,头部主播的跌落与回归成为舆论焦点,#塌房大主播集体复活#话题冲上微博热搜。互联网并非没有记忆,当透支了信任的大主播们再次下场捞金,与消费者之间的裂缝该如何弥合?直

    2025-02-28 11:15:00
  • “虚拟主播”直播时突然说出真名,公司索赔30万被判赔3万!网友:自己“开盒”自己?

    2023年9月,某动画公司为推广旗下原创动漫作品推出了一个虚拟主播角色并与演员江某签订合作合同约定由其担任虚拟主播角色幕后的真人扮演者作为“中之人”进行直播案涉合同明确要求江某不得泄露个人身份信息如若虚拟主播身份被“开盒”则需支付违约金30万元然而,仅开播17天后江某就在某次直播中主动说出了自己的真

    2025-03-20 15:26:00
  • 市监总局局长回应部分电商主播恶意炒作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介绍:我国直播电商行业发展迅速,在方便消费者购物的同时,也存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问题。突出的问题就是部分主播恶意炒作、搞虚假营销,带来了假冒伪劣产品现象比较突出,对此,消费者反映强烈。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压实

    2025-03-05 12:04:00
  • 100件“功效”食品69件存误导 直播间这些套路不能信

    上海市消保委调查100个直播间:100件宣称功效食品中,69件存在误导现象。直播间带货,有哪些套路?当前,直播带货已成为电商平台的一种重要形式,很多消费者也习惯了在直播间购物。为了解直播带货中对食品功效的宣称情况,上海市消保委近日成立了专家团队,从消费者需求、国内相关标准以及专业论证三个维度,对直播

    2025-03-28 13:31:00
  • 直播间8盒蓝莓只需69.9元,买家到手发现总共46颗

    3月9日,多位网友反映,直播间主播称69.9元可买8盒蓝莓,但他们收到货却发现,每盒仅有几颗蓝莓。3月10日,卖蓝莓的网店店主对极目新闻记者表示,他们只负责接单不负责发货,自己也是受害者。3月9日中午,辽宁一位网友发出收到的蓝莓的视频。照片中,确实有8盒蓝莓,但一盒里面仅仅有几颗,8盒总共才46颗。

    2025-03-11 13:31:00
  • “这是我守护过的最特别的一次演唱会” 当暖心民警遇见优质歌迷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然 通讯员 崔钧洋“这是我守护过的最特别的一次演唱会,刀郎的歌迷素质真的是非常高。”3月31日,武汉经开区公安分局巡逻大队副大队长贺铖说。刚刚过去的周末,他和同事们,从中午执勤到深夜,为刀郎2025全国巡演武汉站演唱会顺利举行保驾护航。2018年起,贺铖就一直参与在武汉体育中心举

    2025-03-31 21:01:00
  • 00后用DeepSeek一天卖出3.3亿?交个朋友释疑:是几位主播的共同成绩

      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  3月10日,“00后用DeepSeek一天卖出3.3亿”的话题持续高热,据了解,做到这个成绩的主播来自“交个朋友”直播间。针对该数据的真实性,3月11日,交个朋友相关负责人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3.3亿元的数据是真实的,“这是几位主播加在一起的成绩。”“00后用DeepSee

    2025-03-11 17:00:00
  • CNN主播批评美滥施关税:离谱到极致

    “特朗普正在以一种任性的、具有毁灭性的、愚蠢的方式去行使美国的权力,这几乎让所有国家陷入双输的局面。”“美国政府计算关税的方式更像是一种巫术,而不是经济学。”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主播法里德·扎卡里亚,在一段节目中批评美国政府当前的关税政策,他直言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损人不利己,最终只会导致

    2025-04-08 12:35:00
  • 刷个短视频,被“确诊”NPD、ADHD?

    “NPD有六大特征,遇到了赶紧跑”“有的孩子看着正常,其实是ADHD,快来测一测”……近期,以在线“诊断”NPD(自恋型人格障碍)、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为标题的视频在网络上大量传播,不少人“被确诊”。这样的在线“诊断”是否靠谱、可信?“对号入座”即可识人查病?“NPD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缺乏

    2025-03-14 07:32:00
  • 1.6亿金融诈骗:平台背锅、银行隐身,追责不能成“糊涂账”

    文 | 显微故事 李慧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友反映如今在银行办理各种业务流程越来越“具体”。存钱要提供收入证明,取钱要说明使用用途,想要继承遗产那更是一场“证明马拉松”,不仅要证明“你是你”,还要证明“你爸是你爸”,就连寺庙捐香火都要注明“宗教用途”……可以说,为了“反洗钱”“防诈骗”,监管部门的

    2025-04-17 1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