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刘扬】编者的话:近日,“2025年或成AI智能体爆发元年”这个话题引发高度关注。什么是智能体?它与大模型有着怎样的关联?2025年真的会成为它的爆发元年吗?智能体未来将以什么形态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能带来人机共生智能呢?围绕上述话题,《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多
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系列论坛之一的AI女性菁英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首席技术官王兴兴表示,AI大语言模型写代码成功率已非常高,大部分软件可超过90%。他表示:“我本人偷懒很严重,很多代码懒得写,告诉AI大语言模型需要一个怎样的功能或者算法,它可以自动帮我写好。”王兴兴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综述|中国AI开源模型推动全球共享智能红利新华社记者从工业革命到智能时代,进步的科学技术总是会激发人们共享人类文明成果的美好愿望,但技术垄断屡见不鲜,很多发展中国家难以接触到高端科技应用。自2025年年初中国深度求索公司(DeepSeek)的开源模型引起全球关注后,阿里巴巴、百
IT之家 3 月 30 日消息,OpenAI 于 3 月 25 日将 ChatGPT 的文生图功能升级为 GPT-4o 模型,号称能够更精准地根据用户文字指令生成图片,还能迅速把用户上传的图像转换成漫画、动画等风格。相应功能引发海外社交媒体“AI 生成吉卜力工作室风格图片”潮流,许多人试图将自己的自
IT之家 3 月 17 日消息,《科创板日报》今日发布消息称,阿里云已启动了“T 项目”,主要指面向下一代 AI 技术,做 AI 引擎、LLM(大语言模型)、多模态等未知领域探索,员工以类似项目“借调”的方式加入。知情人士表示,项目是为了加速 AI 的研发。阿里巴巴集团 CEO 吴泳铭曾在今年早些时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白杨 北京报道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在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很受鼓舞,也很振奋”。他认为,报告处处都透着向新求变的进取精神,稳健务实的实干精神,既谋创新、求破局,也守底线、保安全,为2025年发
AI应用热潮,带动公有云大模型调用量激增。近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大模型服务市场格局分析,2025年一季度》报告(以下简称IDC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公有云上大模型调用量达114.2万亿tokens,自2024下半年始呈现飞跃式增长的态势。这主要得益于云厂商大模型能力的快速
最近,来自NUS、UT Austin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拖拽式大语言模型」(DnD),它可以基于提示词快速生成模型参数,无需微调就能适应任务。不仅效率最高提升12000倍,而且具备出色的零样本泛化能力。现在的大模型基本都具备零样本泛化能力,但要在真实场景中做特定的适配,还是得花好几个
IT之家 3 月 28 日消息,红魔游戏手机今日发布红魔 OS 10.0 更新适配计划公告,陆续适配红魔 9/9S Pro 系列、红魔 8/8SPro 系列、红魔电竞平板 Pro。IT之家附主要内容如下:魔方 AI+升级魔方大模型,引入多模态能力,统一体验入口;新增 AI 字幕功能;新增同声传译功能
2025年全国两会 “科技感”十足。“经济主题记者会快变成科技主题记者会了。”证监会主席吴清3月6日下午在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说道,从另一方面也反映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确实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质生产力在去年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迅速成为当年全国两会期间的“C位”热词。一年来,各地积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