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寸间的变奏——当代藏书票创作新象

    作者:张瑄(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阅览流通部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委会委员)藏书票创作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伴随着藏书者的个性化需求而发展。在数字阅读占据信息传播主导地位的当下,藏书票标记书籍归属的功能近乎消逝,其性质逐渐转变为热爱书籍、崇尚阅读的一种象征与标识。为重塑藏书票与书籍之间的紧密联

    2025-03-30 04:39:00
  • 东西问丨杨惠姗:溢彩琉璃如何共咏东西方艺林?

    中新社上海3月8日电 题:溢彩琉璃如何共咏东西方艺林?——专访台湾女演员、琉璃工房创始人、琉璃艺术家杨惠姗中新社记者 李佳佳“作为琉璃工房的创始人,您倾其毕生,将古老的中国琉璃制作技艺加以传承和创新,赋予琉璃艺术新的形态,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商业成就,并享誉国际,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声誉!”2024年

    2025-03-08 16:36:00
  • 回眸海派名家,多维度书写城市人文风景

    从“与小提琴终身为伴”的俞丽拿、“评弹艺术的坚守者”黄娟,到“不倦的歌者”魏松、“徜徉在创意中”的书籍设计师陈楠……杨格人物访谈集《回眸》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记录了上海文化界吕其明、张静娴、屠杰、李黎明、张弛、俞中保、王小慧、甫跃辉等名家新秀故事,从一个侧面折射城市的文化风景。《回眸》汇聚了杨格1

    2025-03-30 22:24:00
  • 上海音乐厅启动“数字缪斯——2025音乐科技融创节”

    “上海音乐厅的使命,从未局限于‘演出场馆’,我们立志成为‘文化创新的超级接口’。”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说。在这个春天,音乐厅启动了一系列新举措,将为更多艺术家提供技术、资金链接与全球化的展示舞台;对公众打造可参与、可体验、可思辨的艺术实验室;对城市以科技赋能海派文化,助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

    2025-03-14 10:04:00
  • 《呐喊》之外,邂逅一个更外向、善于交际的蒙克

    那尼采式的狂热、那象征主义与表现主义,那疯狂、早逝的命运……这构成了当下我们对幽默风趣、玩世不恭的风流雅士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的印象。当然,他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1893年那幅充满痛苦情绪的《呐喊》的创作者。澎湃新闻获悉,3月13日起,英国国家肖像馆推出挪威画

    2025-03-15 09:53:00
  • 以“算法和想法”为题 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正式启动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3月16日电 (记者 王笈)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16日宣布正式启动相关工作。大展将于今年3月底至6月完成作品投稿征集,入选作品将于9月至11月在刘海粟美术馆等地展出。两年一届的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以下简称“青年美展”)有“艺术家的摇篮”之美誉,自1980年创办至今佳作迭

    2025-03-16 17:04:00
  • 一周观展|鸡缸杯见证收藏往事,晋公盘凝固晋国霸业

    澎湃艺术梳理一周精彩展览:在上海,龙美术馆新呈现了约200件私人收藏等器物,包括曾成为热点话题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刘海粟美术馆迎来建馆30周年,呈现了多件“镇馆之宝”级别古画作品及刘海粟绝笔画作。在苏州;苏州博物馆特展“吴国的北方朋友”展出了国宝晋公盘等大量文物;在香港,M+博物馆的特展“毕加索──

    2025-03-23 09:35:00
  • 一周观展|宋画《山鹊枇杷》仅展一日,深港艺术同时发声

    澎湃艺术梳理一周精彩展览。在中国南方,香港深圳艺术共同发声。香港M+博物馆的特展“毕加索──与亚洲对话”,探索毕加索对亚洲艺术的影响,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以“流动的盛宴”关注中国饮食文化。在深圳,余友涵、李山等当代艺术家的个展先后呈现。在上海,法国艺术家法布里斯·伊贝尔“从山谷中来”将自己在法国西部生

    2025-03-29 1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