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方寸间的变奏——当代藏书票创作新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0 04:39:00    

作者:张瑄(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阅览流通部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委会委员)

藏书票创作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伴随着藏书者的个性化需求而发展。在数字阅读占据信息传播主导地位的当下,藏书票标记书籍归属的功能近乎消逝,其性质逐渐转变为热爱书籍、崇尚阅读的一种象征与标识。为重塑藏书票与书籍之间的紧密联系,展现藏书票创作的发展历史与时代新貌,正在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举办的“方寸相印——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版画藏书票艺术展”,不仅呈现了众多经典馆藏藏书票,同时展示了百余枚不同年龄段的藏书票创作者的新近之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藏书票创作的形式之新与内容之新。

②沈语冰藏书票 张敏杰

纵观参展作品,当代藏书票创作的一大特征在于尺幅的改变。传统藏书票受书籍开本影响,一般边长在4厘米至10厘米之间。时至当代,藏书票是否必须粘贴在书页之上,已不再是重要的准则,因此,其创作尺幅也不再局限于传统范式。为了让画面空间能够容纳更多细节,一些艺术家尝试将藏书票的尺幅增至15厘米甚至更大。如张敏杰创作的《沈语冰藏书票》(图②)以巧妙的构图描绘了一幅奇趣画境。长21厘米、宽17厘米的画面中是轮廓饱满的茶壶造型,壶内布满上百个大大小小的人物和动植物形象。传统剪纸的造型语言、充满叙事感的构图方式,加之以印章代替壶钮的巧妙点缀,让人耳目一新。再如郝平为古典文献学专家刘跃进创作的藏书票《攀登者》,塑造了一位置身书海的奋笔疾书者。为了生动表现票主的日常工作状态,艺术家在长14厘米、宽9.5厘米的画面中描绘了堆积如山的书籍,并将人物置于“山脚”,以呼应“攀登”的主题,同时注重画面的留白处理,疏密之间营造出丰富的节奏。由上述作品可知,藏书票尺幅的增大,一方面为容纳丰富的画面元素提供了更多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创作带来了一定挑战。艺术家需要精心处理画面各处的疏密关系,避免因元素过多而显得杂乱无章,同时,如何在更大的尺幅下保持藏书票的精致感与细节表现力,也是对创作者绘画能力的考验。

③捣乱 边坤平

⑤午后阳光 谭坦

⑦开卷有益 赵乾宇

⑧个山 武将

除了尺幅的改变,创作群体的拓展也影响着当代藏书票的创作目的和表现主题,许多艺术家将藏书票视为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理念的独立艺术作品,而不再拘泥于其功能性的彰显。如武将创作的《个山》(图⑧)再现了清代画家朱耷《山水册》中的山水景致,艺术家采用干刻法塑造景物,使得作品既具西方素描的细腻质感,又兼具东方艺术韵味。可以说,创作者以藏书票为媒介,进行了一场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审美对话。同时,随着创作群体的年轻化,许多当代藏书票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出青年人的生活状态和对阅读的思考。边坤平的作品《捣乱》(图③)描绘了一只顽皮的黑猫正极力阻碍主人看书的一瞬,略显夸张的造型和极富装饰感的平面化语言,让这充满趣味的一幕更显生动,引发了众多当代养猫人的共鸣。谭坦的作品《午后阳光》(图⑤)描绘了草地上或卧或坐的阅读者,艺术家以删繁就简的创作方式,通过随性而松动的线条勾勒,营造出一种近似漫画的松弛感。作者希望以此提醒自己和观者: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中,要试着把自己交给书籍,回归阅读所带来的本真的愉悦。赵乾宇的《开卷有益》(图⑦)同样饶有趣味,作品刻画了一头牛和一只鸡正全神贯注地阅读着同一本书的场景,旨在传达无论读者是何人,只要投身于阅读之中,就必有所得。

①鹈鹕 顾秀华

④书里的星星 李学军

值得一提的是,当代藏书票创作在版种与技法层面也取得了突破,使得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有了大幅提升。过去,我国的藏书票创作主要为木刻版画形式,技法也相对单一。随着不同版种的艺术家的加入,以及版画技法的不断迭代,当代藏书票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李学军的套色铜版藏书票《书里的星星》(图④),采用镌刻和腐蚀技法描绘动物形象,塑造出丰富的画面层次。刘青创作的石版画藏书票《尤利西斯——海边分别》,充分发挥版种优势,使画面呈现出虚实相生的视觉效果。顾秀华的作品《鹈鹕》(图①)为木口木刻版画,这一形式在传统藏书票创作中运用较少,其板材多为硬木的横截面,并带有断面纹理,因此塑造出的物象具有更加繁复的肌理细节,引人入胜。

⑥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 李小光

从作品尺幅到画面主题,从形式语言到技法风格,当代藏书票创作的多维创新,展现出其广博的承载力与包容性。越来越多跨版种甚至跨领域的藏书票创作者的加入,让这一艺术形式在当代重新焕发出生机。相信在未来,随着艺术理念的更新和创作方式的演变,藏书票创作还将进一步突破专业壁垒,承载着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以更加多样的姿态绽放光彩。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30日 09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 《源动力——中国散裂中子源》改稿会召开:让“国之重器”的价值被更多人感知

    9月5日,东莞市文联重点签约扶持的项目、长篇报告文学《源动力——中国散裂中子源》改稿会在花城文学院召开。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文艺报》原总编辑梁鸿鹰,广东省作协主席、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花城》原主编田瑛等文学界专家学者及本书作者陈启文齐聚一堂,围绕作品的内容优化、细节打磨、价值深化展
    2025-09-06 16:56:00
  • 最高奖8万!“金芙蓉·发现文明之美”AI短视频作品征集评选活开启

    红星新闻网(记者 宋雅婷)8月19日报道为展示成都文明气象与市民幸福生活,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以“文明成都 温暖你我”为主题,开展——“金芙蓉·发现文明之美”AI短视频作品征集评选活动。据悉,本次活动面向社会,征集、评选一批优秀AI主题短视频作品,发掘、挖掘大街小巷中文明瞬间
    2025-08-19 10:39:00
  • 聚光灯下 等你点亮健康科普之光

    □记者 王嘉译 关雅昕 实习生 韩文华 文/图8月13日~16日,河南省数智化健康科普材料创新制作与传播能力培训班(以下简称“培训班”)在郑州举办,旨在为进一步拓展公众获取健康知识渠道,推动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更加重视疾病预防控制科学普及,加强健康教育和传播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全省各级健康教育机构专
    2025-08-19 10:06:00
  • 云南民族大学与印度艺术家代表团举行艺术交流活动

    6月20日,由印度著名舞蹈家、泰戈尔家族后裔苏拉佳·泰戈尔女士率领的艺术家代表团来访云南民族大学,双方进行了艺术交流。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段云学出席活动并致辞。他说,学校历来重视与印度的文化交流,致力于发挥桥梁作用,积极推动两国青年在音乐、舞蹈等艺术领域的合作,让艺术成为连接两国人民心灵的坚实纽带。苏
    2025-07-22 10:27:00
  • 热播剧被切条传播,是否构成侵权?法院判了

    原标题:热播剧被切条传播,是否构成侵权?(新闻看法)60秒看完一整集、5分钟看完一部电影……打开各类社交平台和视频网站,这些传播速度快、形式灵活的短视频切条“快餐”,成为许多人消遣娱乐的选择。然而,如果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他人的影视作品、音乐、图片等素材进行创作,甚至直接“搬运”,这类行为潜藏法律风险
    2025-06-16 09:16:00
  • 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醒龙:建议女孩子找男朋友时,要问他都读过什么书

    近日,文学与灵魂的相遇——茅奖作家陈彦、刘醒龙、乔叶读者见面会在北方图书城新谷店举行。刘醒龙以长篇小说《天行者》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天行者》讲述了一群在贫苦生活中无私为乡村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民办教师为求转正而发生的辛酸故事。刘醒龙在与读者交流的过程中坦言,读经典是会有收获的,一个人读过的每一本书都
    2025-06-12 10:34:00
  • 从18176件作品中脱颖而出!青岛小嫚获“天眼杯”特金奖

    日前,2025“天眼杯”中国(杭州)国际少儿漫画展进行了全球颁奖。来自2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漫画新锐携18176件作品同场竞技,来自青岛四实验初一的李奕萱摘得象征最高荣誉的“特金奖”。据悉,在这场创意与技艺交织的巅峰较量中,这场堪称“漫画奥林匹克”的赛事,历经初评的大浪淘沙、复评的火眼金睛,再到线上争
    2025-06-10 10:38:00
  • 三个月走访200村:她如何写出首部红军后代史诗?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舞)日前,第十届“徐迟报告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浙江南浔举行,长沙市芙蓉区作协主席尹红芳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杜鹃红》获优秀作品奖。“徐迟报告文学奖”是继以鲁迅、茅盾、冰心、冯牧等著名作家名字命名的全国性文学奖项后又一个文学创作领域的重要文学奖项。记者采访了尹红
    2025-05-26 18: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