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远的“宿命”中国老百姓信“命”,年纪越大越信“命”。宿命论是一种历时久远的意识,比如孔子曾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宿命论不只是中国现象,Sheila Fitzpatrick对斯大林时代的日常生活研究发现,当政权可以经常地对民众实施惩处时,也会催生民众的宿命论倾向。对中国农民而言,没有什么观念比“
当春风拂过希望的田野,广袤的乡村迎来好消息——“加强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亮出了当前和未
来源:环球网 近年来,阿克苏市依托本地特色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为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助力乡村振兴。2月26日,记者来到位于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的阿克苏市青苗农民专业合作社,探访该合作社如何通过核桃加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合作社员工对加工好的核桃进行称重包装 热普亥提·阿不力米提阿克苏
观点网讯:4月16日,上海浦东新区老港镇大河村的农民集中归并安置点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浦东首个在农村集体土地上自主开发的农民集中归并安置点项目迈出实质性步伐。该安置点总用地面积达11.14公顷,一期工程预计将建成40幢村民住宅、1栋1800平方米的公共服务中心及其他配套用房,首批40个"长期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开发布,这是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十三个中央一号文件。观察今年的一号文件,就能发现融合的“融”字,很突出。农业要发展,必须融合科技创新,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
红网时刻新闻4月22日讯(通讯员 苏泽荣 彭捷)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要素。近年来,渌口区加强党建引领,在乡村人才培育选拔、凝聚社会力量等方面下足功夫,让“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领头雁、新农人、农创客等,为乡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选优配强“头雁方阵”3月22
评论员 邱延波全国两会期间,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都提到要提高农民养老金。从1949年至2006年,中国农民向国家缴纳公粮长达57年,承担农业税48年。他们“交够国家,留足集体,剩下才是自己”,将汗水凝成共和国工业化的基石。为国家工业化做出贡献的农民,正在老去。截至20
纳税人报记者 弓盛舟 实习记者 李志飞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邯郸市肥乡区元固镇积极探索产业创新路径,通过发展虫草鸡蛋产业,不仅有效提升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还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模式的成功,充分展示了农业现代化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虫草鸡蛋是一种以虫草为主要饲料
新华社 3月18日,在重庆市梁平区回龙镇山河村香芋种植基地,技术人员在操作无人机喷洒底肥、防病虫药(无人机照片)。近日,在“渝东粮仓”重庆市梁平区,当地农民抢抓农时进行春耕春管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农忙景象。 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3月18日,在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农民驾驶拖拉机翻耕田地(无人
“可以睡觉、可以打盹、可以发呆、可以闲聊,主打睡觉也能赚钱! ”3月21日,长沙宁乡炭河古城景区发布招聘启事,急招100名“姜太公”,要求应聘者是农民、60岁以上,只要身体健康、会钓鱼就行。据景区反馈,目前已有超400人报名。招聘启事上写道:每天工作2至4小时,薪资待遇为每小时20元,包吃,餐食管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