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秦俑》金昌首演 让文物 “活” 于舞台
7月5日下午,金昌大剧院内座无虚席。当钟声敲响十二下,舞台上的灯光渐暗,一束追光打在中央的将军俑身上。突然,这尊彩绘斑驳的秦俑眨了眨眼睛,从玻璃展柜里缓缓走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儿童剧《我们是秦俑》震撼首演,为在场的观众们带来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儿童剧《我们是秦俑》演出现场
伴随着华阴老腔一声裂帛般的“嗨哟!”,两千年前的秦军将领“秦大白”与现代机器人“零零九”在舞台上相遇,这场跨越时空的文物狂欢夜,让全场500余名观众屏息凝神,又爆发出阵阵欢笑与掌声。“那个会跳舞的兵马俑太酷啦!他说话像动画片里的英雄!”演出结束后,9岁的小观众陈玥婷兴奋地拉着妈妈的手说道。正如她所言,这场演出堪称“博物馆奇妙夜”的中国式表达:3D全息投影构筑的秦陵地宫中,自恋的鎏金铜龙甩动尾巴炫耀金甲,唐三彩仕女踩着编钟音律跳起胡旋舞,就连沉默的汉代竹简“老竹简”和青铜器“铜胡子”也组成搞笑组合,引得现场笑声不断。最令人震撼的是将军俑“秦大白”与反派“青铜兽”的决战场景,当两者的兵器碰撞出火花,整个舞台瞬间被漆器纹样的荧光点亮,仿佛将观众带回了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
西安儿童艺术剧院业务发展中心主任梁少鹏在采访中表示:“我们这个故事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为主角,还有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十几件文物为原型,通过拟人化、历史场景游戏化的表演讲述了博物馆25点以后所有的文物复活了之后所发生的一些奇妙的故事。”这种创新的表达方式让历史变得生动有趣。

△儿童剧《我们是秦俑》演出现场
不仅如此,演出的音乐设计同样令人耳目一新。当粗犷的华阴老腔配合着电子合成器的现代节奏,传统与现代在舞台上碰撞出奇妙的火花。曾侯乙编钟的古老音律通过数字技术重现,甚至还为兵马俑群舞配上了一段动感的嘻哈节奏。“当编钟的‘宫商角徵羽’混搭摇滚鼓点,我女儿也跟着节奏晃起了脑袋。”带着孩子来看演出的王彩霞女士笑着说。这种创新的表现形式并非凭空想象,剧中每个文物角色的服饰色彩都严格参照考古发现,连“秦大白”甲胄的金属反光都精准还原了秦代青铜工艺的独特光泽。
据了解,该剧自2019年首演以来,已在全国20多个城市巡演近200场,三度获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并斩获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路贡献奖”各项荣誉。“我们希望通过《我们是秦俑》这场儿童剧的文化惠民演出,让孩子们在奇幻的舞台上与文物‘对话’。”金昌市大剧院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敏敏在谈到这次演出时表示:“这不仅是一次文化传播,更在孩子们心里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让他们从小就懂历史、爱传统,同时也借此次演出促进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让中华文明的智慧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路。”
记者:陈刚
-
纵览小剧场|值此青绿三千年(下)
邯郸的风,掠过河畔的碧波,把“赵国公主”的目光,引向了遍野的葱茏里。站在园博园的绿意中,她望着粼粼水波与层层树影,泪光忽然闪了闪:“这…… 不正是梦中的青绿么?”这场跨越三千年的对话在绿意中继续 —— 古人魂牵梦萦的 “青绿之国”,是否真的在这片土地绽放了模样?那枚刻着 “青绿” 的玉佩被递来,“赵2025-08-26 09:51:00 -
9年前卷宗里的战国古剑凭空消失?检察监督寻回“遗落的文物”
案件审结后,作为证物的青铜古剑却被遗忘了——文物是灿烂文明的实物载体,是历史文化的鲜活传承。在历史文化名城湖北荆州,从越王勾践剑的惊世出土,到无数青铜器物的陆续发现,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江汉平原的千年记忆。近日,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检察院联合荆州市公安局荆州区分局(下称“荆州区公安分局”)、荆州市公安局2025-08-22 14:42:00 -
钟雪平:千百年后还能与古人“实地对话”,很有成就感
Transparency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在广东全面开展以来,《羊城晚报》密切跟踪报道,记者多次随普查队员深入田野作业一线,实地见证新时代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我们持续推出“我在广东找文物”系列报道,以基层文物工作者视角,走进“四普”重大发现遗址,领略岭南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图景。今天我们请教2025-08-10 07:45:00 -
“景点直通车”来啦!太原公交带您饱览汾河风光探秘山西博物院
“景点直通车”来啦太原公交带您饱览汾河风光探秘山西博物院“华夏文明看山西”,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山西博物院,无疑是这座文化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为了让您更加便捷地领略山西博物院的魅力,太原公交特别推出了旅游公交专线1。旅游公交专线1从中北大学出发,一路沿着2025-07-25 14:20:00 -
【大学生眼中的绥阳】“艺梦黔行”实践队 青春绘乡韵
近日,在绥阳县枧坝镇黄鱼江幼儿园沉寂的墙垣上,贵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艺梦黔行”实践队成员,以青春的赤诚与斑斓的理想为底色,执笔共绘五日。这场“三下乡”社会实践,不仅让灰白墙面焕然蜕变,更在小小心灵中悄然启动了感知家乡之美的新视窗。创作伊始,骤雨曾试图浇灭热情,实践队员心中的艺术之火却愈燃愈炽。2025-07-21 10:31:00 -
“相当于用鸦片纪念林则徐!”文创产品遭质疑,上海博物馆回应
“吐槽一下上博文创蝠桃瓶立体发光冰箱贴!”近日,一款以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简称“蝠桃瓶”)为原型设计的文创产品,在网络上引发“不尊重历史”的争议。上海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回应中新网记者询问时表示,已收到相关反馈,目前内部正在就此事进行讨论。网友质疑上博文创蝠桃瓶立体发光冰箱贴“2025-07-09 08:27:00 -
《我们是秦俑》金昌首演 让文物 “活” 于舞台
7月5日下午,金昌大剧院内座无虚席。当钟声敲响十二下,舞台上的灯光渐暗,一束追光打在中央的将军俑身上。突然,这尊彩绘斑驳的秦俑眨了眨眼睛,从玻璃展柜里缓缓走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儿童剧《我们是秦俑》震撼首演,为在场的观众们带来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儿童剧《我们是秦俑》演出现场伴随着华阴老腔2025-07-07 17:18:00 -
摹绘故宫“掌门人”的精神肖像
故宫,这座矗立于首都中轴线上的皇家宫殿,不仅是明清两代的政治要津和权力中枢,更是中华文明最恢宏的物质载体和最壮观的人文标识。它如同一部凝固的史诗,每一块砖瓦都镌刻着历史的记忆,每一处殿宇都见证着帝国的兴衰。由学者章宏伟撰写的《故宫掌门人:1925-1949》(中华书局2025年3月出版)一书,通过追2025-07-07 08: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