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退役有岗 就业路宽——甘肃全链条护航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8:52:00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顾丽娟

2024年以来,我省紧紧围绕退役军人就业需求,通过举办大型专场招聘会,与江苏、浙江等10个省份企业建立就业招聘协作机制,线上线下联动开展“送岗进基层”“直播带岗”等活动,想方设法为退役军人多找岗位、找好岗位,有效促进了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

“百城联动”促就业

在日前举办的甘肃省“百城联动”退役军人、军人家属及其他优抚对象2025年春季就业专场招聘会现场,记者见到了今年3月初刚退役的周嘉铭,他一大早来到招聘会现场,寻找自己心仪的岗位,已经和几家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并递交了简历。

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就业创业处处长陈降明说,此次招聘活动在全省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86个县市区同步举行,这是我省针对春季退役返乡节点,整合各方资源,精准提供就业服务,助力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而精心组织的活动。

招聘会当天,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41家省内外优质企业提供了涵盖技术、管理、销售等领域的1500余个岗位,供退役军人选择。

在兰州主会场,记者看到招聘现场设立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重大项目企业等六大岗位专区,来自北京、江苏和浙江等地的用人单位携岗前来,与众多退役军人求职者交流互动。

在民营企业专区,一家招聘海员的企业展位前挤满了退役军人,招聘专员胡茂发正在介绍企业的基本情况和薪资待遇。

“我们此次提供了十多个工作岗位,普通海员月薪可达万元以上,海员需要长时间在海上作业,工作地点也不固定……退役军人适应能力强,从事这项工作更有优势。”胡茂发说,入职后,公司提供入职培训,并购买“五险一金”和在船保险。

3月31日,甘肃省“百城联动”2025年春季退役军人专场招聘系列活动——“招聘进高校”活动在兰州新区职教园区举行,吸引了周边5所高职院校的806名应往届退役大学生士兵、高校毕业生等求职者入场求职。今年20岁的退役军人芦永锋就是其中之一。

当天,家住兰州新区的芦永锋早早来到招聘会现场,和多家企业深入交流后,他向心仪的用人单位递交了简历。芦永锋说:“我去年9月退役,想在家门口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边工作边学习,继续提升自己。”

去年以来,全省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86个县市区已累计开展各类招聘活动265场(次),9275家企业提供8万余个就业岗位,吸引了2.1万余名退役军人入场求职,7626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优质岗位助就业

供给优质岗位资源是促进退役军人就业的关键。

“公司福利待遇好,岗位优质、工作稳定、工资也高,满足了我的就业期待。”今年29岁的王海涛曾在部队服役8年,2021年退役。去年,他通过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联合中核五公司举办的招聘会,成为中核五公司甘肃项目部的一名员工,前些日子刚转正。

去年以来,我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把优质岗位资源供给作为重中之重,一手抓就业需求摸底,一手抓优质岗位供给,多方协同发力,为退役军人铺就高质量就业之路。

部门协同方面,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人社部门成立甘肃省退役军人就业服务市场、工作站,拓宽退役军人就业渠道。

区域协作方面,我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借助黄河流域及多省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合作机制,共享优质岗位资源,为退役军人跨省就业创造条件。对接新疆、西藏等地有关部门,动员退役军人留在边疆基层岗位工作。还与中建、中核和扬子江药业等众多央企、民企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让退役军人的就业选择更加丰富。

陈降明说,在各方大力支持下,全省已构建起“国有企业供岗、民营企业拓岗、合作企业集岗、军创企业稳岗、跨省协作送岗”的五岗联动退役军人“大就业”模式,为退役军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加强培训稳就业

让退役军人掌握一技之长,为他们更好地创业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把适应性培训作为退役返乡后的‘第一课’,全员覆盖推进适应性培训,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全力提升退役军人就业竞争能力。”陈降明说。

去年以来,我省退役军人部门创新推动“线上+线下”培训方式和“3+4”培训模式,将退役军人返乡报到欢迎仪式、适应性培训和就业推介有机结合。

职业技能培训是一把“金钥匙”,能够打开新兴行业的大门。为此,我省退役军人部门探索推进“省级示范、市级统筹、县级组织动员、培训机构承办”的培训机制,让更多退役军人掌握一技之长。其中,省级示范班专攻无人机、应急救援等“高含金量”技能,天水“麻辣烫创业班”、酒泉“戈壁农业技术课”则因地制宜培育本土人才。

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还将学历提升作为增强退役军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全面构建起覆盖高职、本科、研究生的政策体系,确保退役军人应享尽享各类助学优待政策,实现“学历提升一小步,职业发展一大步”。同时,为了让培训更精准、更高效,对承训机构进行“瘦身健体”,将29所高职院校纳入重点承训机构,引入全国一体化服务平台试点,让培训流程更透明、更规范。

“通过强化技能培训、积极推行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扶持,提升了退役军人的创业就业能力,帮助许多人实现了退役即就业、就业即稳岗的心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主要负责人说。

从适应性培训的“暖心过渡”到技能升级的“精准滴灌”,从学历提升的“政策护航”到规范管理的“质量把关”,我省构建的全链条教育培训体系,让广大退役军人的“就业饭碗”端得更稳。

  • 黄河风情何处觅?五一就来魅力七里河!

    当四月匆匆又离去,五月施施而来时,七里河正以山河为笺、烟火为墨,等一场与您的您不期而遇。若您想信步漫游黄河岸,听听那水车吱呀诉说千年故事;若您愿登高远眺黄河景,吹吹那晚风阵阵的兰州烟火气。黄河之水天上来,百里风光一线景。这条“黄河风情游”精品旅游线路,便是七里河区诠释魅力的绝妙答案。黄河风情游——“
    2025-04-30 17:47:00
  • 租金付了装修完了才知道不能开油锅,上海监管部门帮经营者“扫雷”

    禁止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以及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这是《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餐饮环评前置审批未取消前,审批环节阻止了不符合要求的餐饮服务项目进入市场;取消后,没了审批“把关”,一些经营者未做足功课就选店、装
    2025-04-29 08:12:00
  • 金昌市有色金属新材料现代化产业集群实现“开门红”,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24%

    金昌市有色金属新材料现代化产业集群聚焦产业链创新升级育精尖,围绕“优镍、强铜、增钴、扩贵、兴钛”发展思路,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着力推进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升级。目前,已培育5条细分产业链,形成3家链主企业引领、10余家规上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今年一季度
    2025-04-28 07:36:00
  • 校城联动春潮起,山大英才向“潍” 来!

    大众网记者 姚双玉 牛鞠榕 潍坊报道“春日迟迟,春景熙熙。”4月27日,2025“山东大学潍坊日”暨“才聚潍坊—直通名校”山东大学专场招聘会成功举办。此次招聘会,不仅连接着山东大学莘莘学子的求职理想和潍坊蓬勃发展的产业需求,也见证了青春梦想与城市发展机遇的激情相拥。供需精准对接,招聘会现场热潮涌动招
    2025-04-27 20:08:00
  • 梅州梅县区第一季度GDP增速10.8%,居全市首位

    日前,梅州市梅县区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出炉,根据梅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一季度,梅县区地区生产总值67.3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10.8%,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首季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交出高质量发展“高分答卷”。梅县区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
    2025-04-27 18:06:00
  • 方大炭素2024年度发展报告: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炭素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国内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方大炭素作为中国炭素行业的领军企业,依托方大集团先进的企业管理及灵活的民营体制机制,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72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6亿元,各项经营指标均保持行业领先水平。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公司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
    2025-04-27 16:12:00
  •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

    为了打破垄断,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安光机所”)于2001年7月投资孵化了高科技企业飞秒光电科技(西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秒光电”)。飞秒光电率先通过自主研发掌握自聚焦透镜核心光学材料制程技术及产业化,成功打破日本十多年来对自聚焦透镜的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结束了光通信产
    2025-04-27 08:07:00
  • 山东一季度经济社会运行情况解读③|民营经济显韧性,加速集聚新动能

    民营经济显韧性,加速集聚新动能一季度山东厚植发展势能,“好”的因素持续累积在当前经济格局产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山东交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0%的优异成绩单,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从一季度经济数据中可以看到,一些“好”的因素正在累积,为山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超5万家民企有进出口实绩民营
    2025-04-27 0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