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河南省疾控中心3月份健康风险提示
近期,河南省疾控中心依据传染病及相关健康危险因素监测数据,组织专家对我省重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近期流行趋势和长期发展态势进行综合研判,科学形成3月份风险评估结论并提出应对建议。现面向公众发布本月重点风险提示及健康防护建议:
春节假期后返岗、返工、返校人口流动性增加,且进入早春时节,气温逐渐回暖,但仍多起伏,早晚温差大,民众外出踏青、赏花游春活动增多,易引发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在此提醒广大居民本月重点关注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食物中毒。
重点提示
1、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是一种急性胃肠炎病毒,可通过污染的水、食物传播,也可经气溶胶吸入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感染,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的蔬果类是引起感染的常见食品。目前我省处于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为高发场所,主要通过生活接触传播,幼儿园、学校等教育机构要做好日常防护,加强健康监测。
防护措施:
1.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注意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尤其是饭前便后、准备和加工食物前;加强室内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不饮用生水或被污染的水源,饮用水用具定期消毒。
3.注意规范化处理。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环境,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开展清理工作,使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对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进行消毒,清洗后认真清洁和消毒双手。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目前我省新冠疫情处于低水平波动状态,春季人员流动及聚集增加,面临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替或共同流行的风险。民众春季出游同时,要始终坚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有效降低病毒传播风险,保障自身与他人的健康安全。
防护措施:
1.强化高风险人群保护。对基础性疾病患者、老年人群等高风险人群采取针对性措施使病例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治疗,尽可能减少重症及死亡病例发生。及时发现并处置托幼机构、学校、养老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可能发生的聚集性疫情。
2.加强个人防护。居民日常出行,应科学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集,保持社交距离。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常通风,注意休息,注重营养,增强体质。有出游需求的民众,出行前要密切关注目的地的传染病疫情动态,返回后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
4.合理用药,科学就医。感染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落实居家自我照护,减少与同住人接触,按照相关指南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做好健康监测,如病情加重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和说话等方式经空气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临床典型表现为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疲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本病常呈自限性,病程一般为3-4天。目前我省流感疫情呈下降趋势,但仍位于季节性流行期,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口密度大的场所易发生暴发疫情,需特别关注流感风险,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防护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根据《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公共卫生和卫生检疫人员等;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孕妇;6~59月龄儿童;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出现流感症状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接触眼睛、鼻或口。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当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
3.重点场所防控。托幼机构、学校、家庭、医院、工厂、养老院等集体单位容易出现聚集性疫情。应加强这些重点场所的日常通风、清洁、消毒工作,一旦出现疫情及时处置上报。
4、食物中毒
春季出游、外出就餐活动增多,食物中毒发生风险增加,外出就餐时要选择正规餐饮店,注意餐具的清洁卫生,尤其是在食用凉菜、海鲜等未经加热的食物前,要检查新鲜程度和保存方式,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防护措施:
1.谨慎选择就餐场所。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食品,尽量不购买散装食品。
2.规范食品加工流程。重视加工凉拌类和生冷类食品的清洁。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尽量每餐不剩饭菜,剩饭菜不要在冰箱中过久储存,食用前必须彻底加热。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加工食品前等要洗手。
-
第11批药品集采已启动,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
药品集采迎来新变化。在7月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药品集采将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中选参考,报价最低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近期,第11批药品集采工作已经启动,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此次药品集采在报量、中选、质量保证2025-07-24 18:07:00 -
美国洛杉矶一车辆冲入人群 造成至少28人受伤
当地时间7月19日,央视记者获悉,洛杉矶消防局称,当天凌晨,一辆“身份不明的车辆”在东好莱坞冲入人群,造成至少28人受伤。消防局表示,3名伤者伤势危急,6人伤势严重,其余19人情况较稳定。据悉,多名伤者倒在街道和人行道上接受救治,有人被抬上担架,警方已封锁现场。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7-19 21:31:00 -
体检10年未提示癌症风险,体检机构是否应负责?
近日,北京的张女士向媒体记者投诉,称她在某体检机构连续10年未检查出患癌风险,却在2024年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引发关注。据张女士介绍,从2013年至2023年,她连续10年在该体检机构进行体检。2022年之前的体检,她的双肾的体检结果一直都是“未见明显异常”。2023年的体检报告,虽然提示右肾有“钙2025-07-19 17:43:00 -
工行大同分行机构业务三项重点指标喜获山西省第一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 2025年以来,工商银行大同分行积极落实总省行GBC+基础性工程的工作部署,围绕机构重点场景建设、重点漏损账户营销、资金承接等业务,持续推动强化措施落实,机构业务三项重点指标喜获山西省第一。强化资金承接目标客户营销管理。依靠资金流动分析系统,对资金承接客户清单进行梳理,通过对“行外2025-07-09 16:18:00 -
严守舞蹈培训的安全底线
培训机构尤需刀刃向内,严守安全教学生命线,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的每一堂课中日前,央视曝光了一批教培机构,它们以“舞蹈工作室”名义注册有限公司,规避监管,从事违规培训。这些机构中存在大量无教师资格证的人员上岗教学,已导致多名儿童在舞蹈训练中发生伤残。近年来,艺术教育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蓬勃发展2025-07-07 07:10:00 -
“国际技术转移协同网络”落子烟台!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合作研讨会昨日举办
大小新闻客户端6月27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信召红 王宏伟)昨日下午,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合作研讨会在我市举办。来自全国11家国际技术转移机构、4家合作示范区(园区)及有关创新主体的33名代表齐聚烟台,共商国际技术转移发展新路径,共谋科技创新合作新未来。会上,10家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共同签署了《国际技术2025-06-27 16:05:00 -
大湾区大学获批
大湾区大学的定位是能引领未来科技发展、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而对于多年来产业发展受限于高等教育机构相对不足的东莞而言,该校将如何发挥带动效应备受关注文|《财经》特派香港记者 焦建编辑|苏琦6月11日,据教育部官方发布的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显示,拟同意设置大湾区大学等10所学2025-06-11 15:41:00 -
通武廊医养结合联盟成立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英)5月30日,通武廊医养结合联盟成立大会在廊坊举办,该联盟整合三地优质的医疗与养老资源,为老年群体提供更为全面、高效、便捷的医养服务,为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养老事业再筑新高地。据了解,通武廊医养结合联盟将通过建立健全医疗与养老机构间的协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技术帮扶、人才交流等多方面2025-06-03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