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来了 首批26只产品迅速注册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记者了解到,继5月16日首批产品申报后,5月23日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证监会注册,预计很快就会向投资者发售,投资者可通过商业银行、互联网平台等便利认购相关产品。
首批产品为降低投资者和销售渠道理解的复杂度,各家管理人均设置了1.2%(基准档)、1.5%(升档)、0.6%(降档)的三档费率水平以及年化跑赢6个百分点、年化跑输3个百分点的业绩考察指标。多家管理人表示,待产品推出一段时间后,结合产品推广效果和各方意见,各家可能会对前述参数做适当差异化安排,以满足投资者不同需求。
首批产品迅速获注册
基金产品端创新加速推进。5月7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浮动管理费率,首批产品5月16日申报,5月19日均获受理,5月23日迅速获注册。这一流程快速高效,体现了监管部门对落实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加快推出投资者可感可及改革措施、努力构建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利益回报绑定机制的高度重视。
传统上,我国公募基金管理费收取以固定费率模式为主,即管理人按基金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费。为满足投资者多元需求,行业也自发探索推出了部分浮动费率产品,但总体规模和市场影响较小。与存量浮动费率产品主要挂钩绝对收益等指标略有不同的是,新型浮动管理费率产品以考察相对收益为基础,即产品业绩是否明显跑赢其业绩比较基准来进行管理费率升降档。
“与投资者持有时间、业绩表现挂钩的分档计提管理费安排,是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最大特点。”一家基金公司的相关人士指出,新型浮动费率产品在投资运作、销售安排等方面与普通产品保持一致,其核心设计在于管理费率确定方式。与普通产品收取固定费率不同,新型浮动管理费率产品的收费方式将更为细化,将根据每个投资者、每笔基金份额的持有期限以及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表现,在投资者赎回时分档收取管理费。
举个例子,投资者买了一只新型浮动管理费率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持有一年后赎回产品时,管理人将根据产品年化收益水平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对比情况,来计提不同档次的管理费。基本符合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基准档费率;年化收益水平明显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降档费率;取得正收益且年化收益显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升档管理费率。此外,其若在一年内赎回产品,则一律按基准档费率收取管理费。
记者关注到,首批产品为降低投资者和销售渠道理解的复杂度,各家管理人均设置了1.2%(基准档)、1.5%(升档)、0.6%(降档)的三档费率水平以及和年化跑赢6个百分点、年化跑输3个百分点的业绩考察指标。
业内人士表示,新型浮动管理费率产品以考察相对收益为基础,既坚持了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以专业投资战胜业绩比较基准的功能定位,又强化了奖优罚劣及管理人、投资者利益绑定的导向,总体更加全面科学客观。特别强调的是,在升降档的浮动安排上,有关部门着力引导行业坚持“严格约束、有限激励”原则,设置的升档幅度应明显小于降档幅度,更好体现与投资者的“同甘共苦”。
预计5月底前
启动产品募集发行
记者了解到,首批产品均为全市场选股的基金,业绩基准主要对标沪深300、中证A500、中证500或者中证800等主流宽基指数,并部分参与港股和债券投资。业绩比较基准中,A股+港股的股票仓位中枢一般在80%上下,体现了首批产品鲜明的以权益投资为主要投资方向的特点。
有基金管理人表示,从全市场选股产品入手探索新模式,管理人和基金经理更有信心,后续将在积累运营经验基础上,积极探索对标主题风格类指数的新型产品。
由于各家基金公司都非常重视新型浮动管理费率产品的落地实施效果,拟任该产品的基金经理多是从业经验丰富的老将,投资风格均衡。同时,该类产品旨在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并为投资者获取较好的中长期投资回报,各家管理人在投研支持上也下大力气,努力提升投资者长期投资体验,做好持续销售、持续服务等工作。
结合既往行业实践,业内普遍预计首批新型浮动管理费率产品将于5月底前启动产品募集发行,6月底前基本完成募集。
除了各家基金管理人,销售机构也都高度重视新型浮动管理费率产品的营销情况。记者从销售机构处了解到,因此次产品设计有一定复杂度,会做好面向投资者的宣传和答疑解惑工作,以更加通俗易懂、可触达个人投资者的方式进行产品宣传解读,并且不会过于看重募集规模,将强化首发重实量的销售导向,避免“高开低走”,后续将努力提升投资者长期投资体验,做好持续营销。
据悉,除了首批获批注册产品的管理人外,还有其他众多管理人对开发新模式产品表达出兴趣并积极筹备,预计未来会有更多此类产品获批问世,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产品将实现常态化供给。
基金投资的“锚”和“尺”明确
业绩比较基准是管理人根据产品类型、投资方向、投资策略等因素设定的关于产品收益表现的参考标准。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通常为指数收益率的加权,例如“沪深300指数收益率×80%+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20%”。
业内人士指出,业绩比较基准相当于基金投资的“锚”和“尺”。其中,“锚”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明晰投资风格、约束投资行为,防止基金产品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大幅偏离产品名称和定位;“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衡量基金是否跑赢市场,并据此对基金进行考核。
“过去公募基金行业对业绩比较基准重视程度不足,出现过个别基金大幅偏离基准、风格漂移的现象。”一位基金公司的相关人士表示,此次将推动基金管理费率与基准的相对业绩表现挂钩,引导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更加重视业绩比较基准,严格按照基金合同规定进行投资,避免风格漂移、押赛道等做法,提高公募基金投资行为的稳定性,让投资者“所见即所得”。
上述人士指出,对于业绩基准的强调也会让基金公司在业绩比较基准的选择上更加审慎,未来会选择更能够代表基金经理的长期投资理念、投资策略等要素的基准,规范业绩比较基准与产品投资策略的匹配度,进一步防止基金出现风格漂移。
另外,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强化了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产品设计充分体现了以投资者为本的核心理念。此次将基金业绩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作为判定费率浮动的核心,符合持有期条件的情况下,高于基准一定水平可适度提高管理费率,低于基准一定水平则降低费率。这样的安排有助于探索基金管理人与持有人利益共担机制,激励基金管理人充分发挥主动管理能力,也有望更好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体验。
管理费收取方面,主要依据基金的持有期限和年化超额收益率进行分档。该基金公司相关人士指出,这既考虑到了基金管理人与持有人的利益一致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的作用,对于投资者理性投资具有一定引导意义。
-
美国拟对高校捐赠基金分级征税 矛头直指精英大学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 就在美国政府宣布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同一天,美国国会众议院22日清晨通过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提交参议院审议。根据这一被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称为“大而美”的法案,美国政府将对高校捐赠基金产生的投资收益实行分级收税,拥有巨额捐赠基金的顶尖学府面临的税率或将从现行的1.4%提2025-05-24 10:50:00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来了 首批26只产品迅速注册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记者了解到,继5月16日首批产品申报后,5月23日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证监会注册,预计很快就会向投资者发售,投资者可通过商业银行、互联网平台等便利认购相关产品。首批产品为降低投资者和销售渠道理解的复杂度,各家管理人均设置了1.2%(基准档)、1.5%(升档)、0.6%(降档)的2025-05-24 07:53:00 -
中石化入股宁德时代背后:“两桶油”新领域投资已超160亿元
中石化和中石油已成为投资圈里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重要玩家文|《财经》记者 徐沛宇 实习生 马铭泽编辑|韩舒淋5月20日,宁德时代在港上市,中石化和科威特投资局(KIA)是两个最大的基石投资者,分别投资38.76亿港元(约合35.6亿元人民币)。这是油气巨头在新兴领域投资的最新动作。投资新能源、新材料2025-05-23 19:11:00 -
全球媒体聚焦丨美媒:90天的关税暂停来得太晚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近期发布的一篇报道注意到,对于一些小企业来说,90天的关税暂停期“不够长”,让他们无法放手规划未来业务,或者拓展现有业务。比如,一家西雅图棋牌类游戏公司的负责人亚历山大就表示,暂停关税“没有真的帮助到”自己,甚至让他感到“害怕”。其产品在中国印制,在关税从145%降至30%的消息2025-05-20 20:33:00 -
放大自营优势,玩转IP品牌营销,京东吃喝玩乐季实现品牌IP营销首次规模化亮相
当前“情绪经济”崛起,以情感共鸣为核心的IP消费正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基于这一消费趋势,京东于5月8日至6月1日重磅推出"京东吃喝玩乐季",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吃喝玩乐”消费体验,实现了“品牌IP”营销领域的首次规模化亮相。 在线下,京东超市凭借覆盖吃喝玩乐全场景的品牌IP资源,联动众多头部品牌在京东2025-05-09 13:53:00 -
泡泡玛特股份被创始股东高位清仓
近日,有消息称有“大股东多次通过大宗交易出售泡泡玛特股份”总计约1191万股,占泡泡玛特公司总股本约0.9%,涉及资金约22亿港元,相关话题冲上热搜。4月30日,某投资者以192.95港元/股减持405万股,套现7.8亿港元;5月2日,另一投资者以187.99港元/股减持400万股,套现7.5亿港元2025-05-08 12:04:00 -
金力泰定期报告再三延迟披露触发停牌,或进入退市倒计时叠加财务数据疑云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穆砚5月5日,上海金力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力泰“或”公司“)发布关于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定期报告暨股票停牌的公告。公告称,因涉及2024年年度报告中财务信息核实查证程序未完成,公司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股票自5月6日起停2025-05-05 21:33:00 -
年度分红,A股新纪录!
在新“国九条”等政策引导下,A股市场常态化分红机制逐渐形成,2024年度现金分红规模再次刷新历史纪录。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5395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2024年年报,其中,3720家公司2024年进行了现金分红(包括年度和中期分红),年度现金分红合计达2.34万亿元(港元按最新汇率折算成2025-05-03 22: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