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河南牵手,济南迎来大机遇!
一
山河携手,鲁豫有约。
根据媒体报道,3月22日至23日,河南省委书记刘宁,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凯率团来山东考察对接工作。山东省委书记林武,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宇燕出席有关活动。
考察团一行到济南、青岛考察了山东重工集团、浪潮集团、海尔集团、青岛港、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
这应该是近年来山东与河南最高级别的一次互动。
一个明显的趋势,鲁豫这对“超级CP”,正在双向奔赴。
从两省生态“对赌协议”的双赢,到济郑高铁、日兰高铁全线开通,再到鲁豫两省深化文旅交流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GDP总和超过16万亿的两个北方经济大省,越走越近。
经济大省挑大梁,强强联合,“抱团”取胜!

二
为什么山河两省,要一起“组队”?
一方面,山河两省都肩负着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任。
另一方面,山河两省地域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有共同合作的基础条件。
从地理上来看,山东与河南地域相连,同属黄河流域及华夏文明主要发源地。山东的省会济南,因地处古四渎之一的“济水”之南得名,而“济水”的发源地,就在河南的济源市。
从经济上来看,山东和河南同为GDP排名前十的经济大省,2024年,山东省GDP为98566亿元,河南省GDP为63589.99亿元。
从人口上来看,山东和河南均为人口大省,截至2023年年末,山东省常住人口10122.97万人,为全国第2人口大省;截至2023年年末,河南全省常住人口9815万人,为全国第3人口大省。
从文化上来看,山东和河南文化相通,两省交界处的城市方言相似,人缘相亲。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可以印证这一点,有不少叫“鲁豫”的人,就是因为父母来自山东、河南。比如说,知名主持人陈鲁豫妈妈是山东人、爸爸是河南人。

三
强强联合的山东与河南,互动频繁。
最为大众熟知的,便是黄河“对赌”协议。
2021年,山东、河南两省签署黄河流域首个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以黄河干流跨省界断面的水质年均值和3项关键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值为考核指标兑现补偿资金,最终,山东省作为受益方,兑现河南省生态补偿资金1.26亿元。
作为黄河下游的两个省份,这份“对赌”协议促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对赌”协议续约,山东河南两省政府成功签订第二轮《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2023—2025年)》。
互联互通,交通是重头戏。
2023年8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在郑州共同签署《关于加强交通互联互通 服务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协议》,围绕高速铁路、省际公路、陆海联动、航空枢纽等重点领域,提出17条具体合作措施,共建沿黄陆海大通道。
2023年12月、2024年7月,济郑高铁、日兰高铁先后全线贯通运营,拓展了两省的开放通道。
在其他领域,山河两省的合作也在变得密切。
2024年6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河南郑州签署鲁豫两省深化文旅交流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深化两省文旅交流与合作。
两个北方经济大省正在开启深度“抱团”式发展。

四
这一次,是济南的好机会。
山东、河南“抱团式”发展,两省的省会济南、郑州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2024年11月,济南市党政代表团赴郑州学习考察,双方签署了全面深化合作备忘录,明确提出推动济南都市圈与郑州都市圈“双圈”互动。
济南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推动济南都市圈与青岛都市圈、郑州都市圈互促共进、联动发展。
济南、郑州,两大省会“组队”了!
区域一体化发展,往往是1+1>2,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都是很好的例子。
在黄河流域,济南都市圈与郑州都市圈“双圈”合力,或将打造出一个能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相当的济郑都市群。
山河“抱团”,济郑“携手”,一切皆有可能!(来源:观济南)
-
山东“五一”放大招!100个“神仙打卡地”来了,承包你的假期快乐!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9日讯 宝子们!山东“五一”撒欢消费指南新鲜出炉啦!暮春的齐鲁大地已经按捺不住“搞事情”的冲动,山东省商务厅联合16市商务主管部门策划100个花式消费场景,直接把假期氛围感拉满!从济南的无人机秀到青岛的海边电音节,从淄博的烧烤狂欢到临沂的汉服穿越,全省16市集体“整活”,吃喝玩2025-04-30 12:15:00 -
半岛观察|华表之后:青岛开启光影筑梦新征程
4月27日,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如绚烂的焰火一般,在青岛的夜空绽放。这必将是青岛发展中镌刻下的永恒光影,它将照亮的是这座电影之都更远的路。就在这届华表奖颁奖典礼落下帷幕的第二天,当全青岛都在偶遇明星的时候,电影经济发展推介发布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这次发布会解读了山东、青岛电影发展情况,推介了当2025-04-28 21:48:00 -
河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任免名单
河南人大2025-04-28 17:30:00 -
“车祸截瘫后重新站起来!”他们用新技术为脊髓损伤患者带来希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晓燕脊髓一旦受到损伤,后果不堪设想。 脊髓,这一连接大脑与身体各部位的 “信息高速公路”,对人体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它不仅承担着传递大脑指令,控制肢体运动的重任,还负责将身体各处的感觉信息回传至大脑。“这个病号是骑电动车出了车祸,然后出现了一个颈5、6的截瘫,四肢的感觉运动全部2025-04-28 10:35:00 -
山东一季度经济社会运行情况解读③|民营经济显韧性,加速集聚新动能
民营经济显韧性,加速集聚新动能一季度山东厚植发展势能,“好”的因素持续累积在当前经济格局产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山东交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0%的优异成绩单,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从一季度经济数据中可以看到,一些“好”的因素正在累积,为山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超5万家民企有进出口实绩民营2025-04-27 06:42:00 -
山东公安持续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力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鹿青松 通讯员 刘贵增 许哲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山东公安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持续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侵权犯罪,为守护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2024年2月26日,某国驻华大使馆2025-04-26 10:05:00 -
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保护双向赋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海报新闻记者 魏现芳 秦建瓴 济南报道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副主任祁新宇做客大众网·海报新闻演播室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之际,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大众网·海报新闻共同推出了《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创新与保护》主题访谈节目。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副主任祁新宇做客大众网·海报新闻演播室,2025-04-26 09:08:00 -
青岛烹饪职业学校:让学校成为生命成长的生态乐园
自1958年建校以来,青岛烹饪职业学校深耕职业教育领域,以匠心精神培育餐饮专业人才,逐步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荣誉加身,不仅获评全国餐饮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更在省市级层面屡获佳绩:拥有山东省中职学校品牌专业(中餐、西餐)、特色化专业(中餐);荣获山东省关心下一代先2025-04-25 1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