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切实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9 14:25:00    

作者:关佳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腾飞(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武拉平(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包括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要求“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一直以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确保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中国最大的民生,也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坚持牢牢端稳中国饭碗。新形势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标准更高、难度更大、任务更重。

一方面,要毫不松懈继续抓好粮食生产,深入实施新一轮粮食千亿斤产能提升工程,依靠耕地保护、农业科技进步、生产方式改进、农民收益保障,为粮食增产提供制度环境和物质条件保障,夯实粮食供给基础。

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促进粮食节约减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粮食增产与粮食减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体两面,尤其是在当前资源要素条件不断趋紧、粮食产能位于高位增产难度加大的背景情况下,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节粮并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选择。

与此同时,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体现了党中央一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也是我党在艰难困苦条件下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设伟大成就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继承发扬勤俭节约精神做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新征程新形势下,人民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国家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但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勤俭节约的精神坚决不能丢。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教育、医疗等问题必须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在外部形势更加严峻,内部改革更为深刻,面临的挑战考验比以往更加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提倡勤俭节约不仅意味着可以将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集中资源干大事,而且可以引导全体人民形成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和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团结一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当前我国粮食安全仍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生产需要巨大资源环境投入,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就是节约资源,既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也是弘扬勤俭节约优良传统,更是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围绕节粮减损,党中央始终高位谋划,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粮食减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明显提升。2021年4月,我国颁布《反食品浪费法》,将治理食品浪费提升到法律层面,为预防和制止食品浪费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2024年6月正式实施的《粮食安全保障法》专章对粮食节约做出规定,对各级部门粮食节约监管、宣传、教育责任进行了明确。在党中央的高位推动下,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善、政策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共识不断凝聚,粮食减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但由于粮食损失浪费问题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反复性,节粮减损需要长抓不懈、久久为功。要从全链条、全领域出发,加快构建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推动各环节粮食减损。

开展损失常态化统计监测是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的重要基础。2024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将加强损失浪费统计调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行部署,支持开展全口径食物损失浪费基础数据调查,分领域开展专项统计调查。开展常态化统计监测可以及时把握损失变化动态特征,明确损失发生机制,定期测算减损潜力、评估减损成效,做到对损失现状心中有数,才能在减损推进中做到手中有策、行动有效。建立常态化损失调查制度的当务之急是构建统一的调查评估指标体系,当前我国粮食损失调查由于概念界定差异大、指标体系不统一等原因,导致损失估算结果差异较大、可比性较差,对节粮减损政策优化支撑有限。统一损失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是提升损失数据代表性、连续性和可比性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我国粮食和食物节约工作长效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的基础和前提。

加快完善减损标准体系是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的关键引领。标准在推动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粮食标准贯彻生产、加工、运输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加强标准制定和完善,可以为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提供科学引领和技术支撑。近年来,我国在粮食收获、仓储、加工和运输等环节的节粮减损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如在《大米》国家标准中科学调整加工精度上限,既保留了更多的大米营养成分,又能提高出米率约1.25个百分点,有效减少过度加工造成的粮食损失。为进一步发挥标准在粮食和食物节约中的引领作用,一方面要强化标准供给,制定适合不同环节和品种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完善覆盖全链条全领域的节粮减损标准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标准宣贯和实施,标准只有落地运用才能发挥引领作用。现行节粮减损标准多为推荐性标准,亟需通过宣传教育、试点先行等多种方式引导相关主体积极参与,推动标准真正执行到位,促进节粮减损见质见效。

加强减损技术装备应用是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的有效支撑。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不仅需要调查统计、标准等软约束,也需要技术改进、装备升级等硬支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在粮食收获环节要加强农机装备创新研发,推广使用高效低损收获机具,强化粮食机收减损。在粮食储存环节要深入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加强智慧粮库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政策性粮食承储企业降低储存损失损耗。在粮食运输环节要推广专用装卸机械等粮食运输设备,探索应用粮食高效减损物流模式减少运输损失。在粮食加工环节要推广应用轻度磨皮、高精度分筛等工艺,推广低温升碾米、柔性碾米等设备,促进粮食资源高效利用。

开展持续性节粮宣传引导是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的有力举措。减少粮食和食物损失浪费需要标准、技术、设备多措并举,也需要强化节约理念和健康消费引导。节粮观念不仅影响餐饮消费环节的损失浪费,而且在市场需求的不当引导下,会倒逼粮食生产环节,造成过度加工等问题。开展持续性节粮宣传教育,从根本上引导社会大众形成健康科学的粮食消费观念是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推动节粮宣传进校园、进家庭、进单位,常态化开展粮食节约志愿行动,不仅要引导社会大众树立节粮理念,而且要增强社会大众辨别什么是健康、营养和品质饮食的能力,逐步形成科学健康的消费习惯。另一方面要靠规范引导,将爱粮节粮纳入公约规范,对餐饮环节中的浪费行为进行曝光披露,将控制餐饮浪费纳入党政机关年度工作安排和相关考核。

除此之外,加强粮食和食物节约不仅事关我国粮食安全,而且事关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到2030年,将零售和消费环节的全球人均食物浪费减半,减少生产和供应环节的食物损失,包括收获后的损失。”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体现,我们应当积极总结节粮减损的中国经验,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推动在粮食安全治理方面形成广泛共识,促进形成公平公正的国际粮食市场秩序,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行动方案及政策体系研究”(7177301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全链条粮食减损问题研究”(23JZD023)、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青年拔尖人才项目〔Z2311〕、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青年英才项目(ZX2436)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在即,“旧国标”车咋办?四问如何新旧过渡

    还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今年9月1日起,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就要正式实施。为确保多个环节同步推进,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联合印发《关于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加快新产品供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7月24日,在工信部举行的“电动自行车相关标准政策”新闻
    2025-07-24 16:45:00
  • 蒸米饭时增加一个步骤,有助控血糖、血脂

    对大部分人来说,一碗热腾腾的米饭,没有复杂的烹饪方式,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这种最常见的主食,怎么吃更健康?蒸米饭加一步骤血糖血脂受益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于仁文表示,蒸米饭时加一物能让米饭更有营养。糙米日常饮食中我们常吃的大多为深度加工后的精白大米,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流失不少。比起精白米
    2025-07-12 09:03:00
  • 支持高碳行业转型 银行创新实践与标准建设并进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一场金融支持高碳行业绿色转型的实践正在银行业展开。从威海银行推出的“可持续挂钩节水贷款”到兴业银行落地的铝业转型贷款,银行为传统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注入金融活水。多家银行落地转型信贷青岛某热电公司承担着城市供热“毛细血管”——供热二次网及换热站的运营维护工作。为响应城市发展需求,
    2025-07-07 09:25:00
  • 常吃这类食物,不仅易发胖,还会损伤心血管

    说起“反式脂肪酸”,大家都知道它不利健康。有研究表明:经常摄入反式脂肪酸不仅会导致体重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还会损伤心血管。哪些食物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如何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1、反式脂肪酸的来源有哪些?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甘油三酯,根据结构不同,脂肪酸也有不同的名称。反式脂肪酸是脂肪酸的一种,
    2025-06-27 12:42:00
  • 汉滨区发改局开展粮食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

    阳光讯(通讯员 徐海德 记者 张波)为积极落实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6月 11日至16 日,汉滨区发改局以“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促进粮储事业发展”为主题,开展了 2025年粮食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此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吸引了众多群众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活动期间
    2025-06-19 11:03:00
  • 靠包装堆不出好口碑

    大盒套小盒的商品礼盒,里三层外三层的快递包裹,产生白色垃圾的外卖餐盒……一些商品的外包装“喧宾夺主”,着实让人头疼。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等七家协会联合倡议,反对商品过度包装,推动绿色文明消费。商品过度包装绝非小事。一方面,过度包装推高了生产成本,最终转嫁给消费者,让商品价格“虚胖”。另一方面,还会造
    2025-06-15 07:27:00
  • 警惕!这7种食物不甜却让你血糖飙升,很多人经常吃

    谈及控糖,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闪现的念头往往是“少吃甜的”。然而,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潜藏着一些“伪装者”——它们口感上并不甜,却能让血糖飙升。对于需要严格管理血糖的朋友来说,准确识别这些“隐形推手”就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几种常见的“伪低糖”食物。升糖指数(GI)与血糖负荷(GL)在深入探讨具体
    2025-06-14 11:18:00
  • 中经评论:粮库兴起智能风

    智能扦检设备精准取样,智能粮情监测系统精准控温降湿、实时预警异常,巡检机器人、平粮机器人、翻粮机器人24小时作业……当前,智能化浪潮正席卷着粮库每一个角落,推动粮库管理迈进智能化、数字化、无人化新时代,显著提升储粮效能,保障作业安全,减少产后损失。这股智能风因何而起?其实是各种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一
    2025-06-12 07: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