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吴艳妮的改变与不变

在看到自己改写女子60米栏全国纪录后,吴艳妮激动落泪。
“我不怕别人喷我,反正我告诉你们,我吴艳妮是有实力的,现在(女子60米栏)国家纪录是我吴艳妮的。”
在“南京魔方”室内赛场的赛后混合采访区,十几米的通道,吴艳妮走了快半个小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挤在并不宽敞的通道里,被赛事组委会的新闻官员分成了三拨,而吴艳妮对着每一拨记者的长枪短炮,都一遍遍重复着那句自信的宣言——“全国纪录是我吴艳妮的”。
这一次,她哭了
3月23日晚,2025年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落下大幕,在男女4x400米的压轴大戏开始前,这座“南京魔方”就提前达到了气氛上的高潮,而点燃这座场馆的那个人,正是吴艳妮。
在女子60米栏半决赛的第一组中,吴艳妮第三个冲过终点,而当她看到赛场大银幕上的最终成绩先是为8秒01之后,吴艳妮激动地哭了。这是吴艳妮很少在赛场上流露出的一种情绪,即便在曾经遭遇波折时,她都没有流泪,但这一次,她哭了。

赛后的混合采访区里,采访吴艳妮的媒体数量丝毫不比此前采访杜普兰蒂斯的媒体数量少。
8秒01,是吴艳妮迄今为止在室内赛场的个人最好成绩(PB),同时也是中国女子60米栏的全新国家纪录。这项纪录此前由吴水娇在2014年创造,当时的成绩是8秒02。而这0.01秒的提升,中国女子跨栏一等就是11年。
“要想实现这0.01秒的突破,真的很难,因为我们是速度型的项目。但是只要有永不言弃的精神,对我来说,对所有运动员来说,都是有成功的机会。”
事实上,吴艳妮在此前的女子60米栏预赛中,就已经将自己的PB提升了0.01秒,而到了晚间的半决赛,吴艳妮又在“一日二刷”PB的同时将该项目的全国纪录提升了0.01秒。赛后,吴艳妮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她赛场上的泪水有一部分就是因为自己终于完成了对全国纪录的超越,而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对于自己教练无私付出的感激。
“教练真的为了我付出了很多,就是当时在跟我一起备战亚运会的时候,他把自己的手术时间也推迟了,结果我在亚运会上抢跑,我觉得教练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在混合采访区里,当吴艳妮唤起曾经赛场上的那些波折记忆,她的眼眶又湿润了,“我觉得自己很没用,但是现在我用实力跑到了8秒01,我觉得也是对我教练团队的一个回报。”
她变了,又没变
事实上,当澎湃新闻记者在本届南京室内田径世锦赛开赛前来到赛场观看训练时,一位中国田径圈的资深记者就说起了吴艳妮,“我感觉吴艳妮变了,可能是年龄增长和赛场经历的关系,我觉得她没有以前那么锐利了。”

本届世锦赛,吴艳妮剪了短发,以新的形象站上赛场。
除了过去几年在赛场上不曾见到的泪水,吴艳妮的改变确实可以算是“肉眼可见”——第二次站上室内田径世锦赛的舞台,吴艳妮以一袭短发示人。彼时,社交网络上就有不少他的支持者表示:这个造型更飒了,很像“战斗天使”阿丽塔。
当网络上赞同的声音越来越多,吴艳妮也真的将自己变成了60米跑道上的“战斗天使”。在预赛时,她提前准备的出场仪式就是像电影中的阿丽塔那样,在双眼下象征性地画上“进入战斗状态”的眼妆;而到了半决赛,她更是直接就在双眼下画上两条红色的“功能性化妆”线,让自己完完全全变成了那个不断挑战极限的阿丽塔。
“其实我们运动员无论是自己的一些动作,或者赛前的一些装扮准备,都是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就在这一天的比赛结束后,她的造型都被反复提及,而吴艳妮也聊到了造型背后的心理暗示,“其实还是想给自己更多的自信心。”
就如那位长期跟踪报道中国田径的老记者所说,吴艳妮确实和过去几年有了一些改变,她改变了形象,也变得愿意去分享更多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且在和世界顶级的运动员交手之后,她更多地表达着“我要去跟世界顶级运动员学习”的谦虚态度。

吴艳妮在比赛中的起跑有了明显的提升。
但吴艳妮又没有变。她还是那个不断想要挑战自我,不断追求打破国家纪录的大大咧咧的女孩。
整整一年前,当吴艳妮将自己的室内PB从8米12提升到8秒06时,吴艳妮就已经期待着能够追赶上前辈吴水娇的国家纪录。而如今,她带着“希望能够跑进8秒”的野心,最终拿下了自己职业生涯里的首个国家纪录。
不停止,追求更好的自我
为了这一刻,吴艳妮其实付出了很多。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除了过去一年里时断时续的伤病困扰,她和自己的教练组一直在试图攻克技术上的薄弱环节,那就是起跑。
“我觉得提升最多的就是起跑,起跑一直是我一个特别大的劣势,所以这两个冬训我们一直在不断地磨合。”吴艳妮的努力就体现在了这场国际大赛上,根据官方数据显示,吴艳妮在半决赛的起跑反应时间是0.148秒,在8名参赛选手中并列第三,“其实除了起跑,我也进一步强化了各方面的一些技术。”
在吴艳妮看来,她和教练团队付出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她在跑道上能够将技术发挥得更扎实和充分。不过,回顾起这次世锦赛之旅,吴艳妮依旧不满意,“其实从自己的角度,我还不是特别满意,我还要回去总结,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期待我的室外赛季。”

吴艳妮表示,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追赶女子100米栏全国纪录。
如今,当吴艳妮用8秒01让自己成为女子60米国家纪录保持者并且跻身该项目亚洲历史最好成绩前四时,她开始将目光锁定在室外赛季的女子100米栏全国纪录。
在持续追求一个“更好自我”的同时,27岁的吴艳妮也依旧是那个爱美的女生。就在预赛和半决赛的两场混合采访结束后,吴艳妮都会主动“叮嘱”一下现场的记者,“希望各位能够把我修(图)得美一点,把我的脸修(图)得小一点,谢谢大家了。”
一如她在说起自己对待比赛的态度时会一遍一遍强调,“我的每一枪都会全力以赴,不留余力的那种,所以希望大家期待吴艳妮之后的表现吧。”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发自南京
-
南京地铁1号线20周年庆热闹开启
2025年9月,南京地铁1号线迎来了20岁生日。作为南京首条地铁线路,1号线于2005年5月15日开通观光运营,同年9月3日正式运营。现在,它宛如城市的交通脊梁,日均客流量近百万人次,承担着全域超四分之一的运输重任,陪伴无数市民穿梭于城市的南北两端。珠江路“糖果车站”为庆祝南京地铁1号线20岁生日,2025-09-15 09:25:00 -
《拉贝日记》(修订版)在南京发布
本报讯(记者商小舟)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缅怀国际友人约翰·拉贝及其人道主义精神,9月7日,《拉贝日记》(修订版)新书发布会暨“我从不停止呐喊”拉贝主题展开幕式在南京朴阅书店举行。1997年,《拉贝日记》中文版世界首版出版,是当时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数量最多、保存得最2025-09-11 09:33:00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汇聚民族复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14亿多中华儿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忍不拔的毅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进。九三2025-08-29 19:24:00 -
新潮观鱼:“想到我的国家被殖民的历史,我们就会和《南京照相馆》共情”
【文/新潮观鱼】 “我的国家有过被西方殖民的历史,所以今天看《南京照相馆》的故事会让我非常容易与80多年前的中国人共情。” 观察者网国际夏令营的成员许立维同学来自津巴布韦,现在就读于上海政法学院政治学系。在8月15日这个80年前日本投降纪念日的特殊日子,观察者网举办了一场特别线下观影会,来自全国各地2025-08-28 11:55:00 -
“00后”成开户主力军 这届年轻人跑步进场勇闯股市
川观新闻记者 彭瑀珩“初始本金17万,亏到8月初只剩14万出头,但这个月回血盈利1.4万,账户数字往上爬的感觉比喝奶茶还爽!”近日,一位“00后”女生在社交平台分享的炒股日记。评论区里,不少同龄人追更“求代码”,还有人晒出自己的开户截图喊“带飞”。这则日记的热度,恰恰戳中了当下A股的新现象:这轮行情2025-08-25 12:50:00 -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8月15日至17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中国北京举办,这是全球首个为人形机器人组织的综合性竞技赛事,吸引了全球机器人研发与应用领域的顶尖力量,三天时间共有来自16个国家、280支队伍的500多个机器人同台竞技。当科技遇上体育,人形机器人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有哪些实验室中的技术突破,会被2025-08-24 16:15:00 -
王欣瑜逆转格鲁比奇晋级WTA四强 半决赛迎战华裔好手李安
WTA250克利夫兰站女单1/4决赛上演一场三盘鏖战,中国金花王欣瑜在首盘失利的情况下顽强反击,最终以4-6、6-4、6-4逆转瑞士选手格鲁比奇,成功晋级四强。作为本站赛事剩余选手中排名最高的种子球员,王欣瑜将在半决赛迎战华裔美国选手李安,向决赛席位发起冲击。比赛伊始,格鲁比奇迅速进入状态,凭借稳定2025-08-24 11:21:00 -
深读|商场“上天入地”,只为抓住年轻人的心
南京金陵天地以“多元社群的轻生活图鉴”和“年轻力风向标”为定位,为消费者构建全新消费场景。 蒋文超 摄最近开业的南京金陵天地,因网友在天台机位拍出“曼哈顿分顿”打卡照而迅速走红,吸引消费者到此瞰夜景、逛市集;金陵中环(JLC)在地铁口打造《红楼回响》数字长卷,B1层构筑沉浸式艺术通廊,让人流连忘返…2025-08-21 07: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