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新技术服务内容 让“银发一族”更贴心
【光明时评】
作者:孟辰(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近日,一款自重仅1.8公斤、续航3至5小时、售价不足万元的登山外骨骼机器人,在多个景区走红,引起了公众,尤其是老年朋友的关注。如今,在银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银发产业转型升级,为银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科技的力量,正在让老年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当下,AI技术正广泛应用于老年社会的诸多领域。例如在健康医疗领域,AI技术使体检过程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AI的大数据分析、汇总解读与个性化管理,可以实现健康状态的动态监测,能及时防范潜在的健康风险,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医疗负担。在养老服务领域,智能机器人能帮助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目前,一些企业研发的机器人不仅能够帮助老人取快递,还能把老人抱到轮椅上、搀扶老人走路等等,可大大减轻照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情绪价值。治疗机器人通过模拟生物反应和触觉反馈,能真实地模仿出人类的情感变化,进而有效缓解老年人的焦虑情绪,对阿尔茨海默症等患者有帮助作用。
智能机器人的出现让人类有了新的伙伴,人形机器人、机器宠物狗等人工智能产品,正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甚至成为家庭的重要成员。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穿着东北特色花棉袄的人形机器人,扭着秧歌、转着手帕,赢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这种情感互动,使得新技术不再只是一种冷冰冰的工具,它正逐渐成为连接技术与人文关怀的桥梁,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温暖与关爱。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老年人对智能工具的依赖日益加深,然而一些复杂的操作却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困扰。对许多老年人而言,这些智能设备就像一本没有翻译的外文书,按钮清晰可见,图标却难以理解。AI赋能银发经济,不仅要关注技术本身,更要关注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让他们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与温暖。
如何跨越老年人与数字技术之间的鸿沟?产品研发和社会服务两方面要引起重视。
在产品研发上,要方便老年人使用,简化操作界面,保留原生适老设计。比如,只需一个按钮就可以进入开机模式,或者语音呼叫开启界面,这样对于指纹识别困难的老人也能轻松解决问题。手机应用程序怎么用?付款码在哪?安全性如何?也是老年人关注的问题。可以增加人工智能小助手,通过“打车”“付款码”等简单的语音口令,跳转到操作页面,直接进行设置和交易。还可以利用视频客服,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供线上帮扶,缓解老年人的焦虑。
一些老年人身边的数字产品要做到“极简”。不能像某些数字电视产品,需要几个遥控器进行操作,来回切换,选项繁多,使用起来极不方便。在产品设计方面,要适应老年人的习惯,一键操作、大字体、高对比度,简化不必要的菜单,重点关注老年人喜欢的电视节目和内容,实现“一键达”“一网通”。
在社会服务上,应简化老年人服务流程。比如在公共服务中,可以考虑扩大社区服务,由专人帮助老年人线上预约号码、排队、信息咨询等,同时保留传统的线下方式,设置老年人快速通道,减少老年人的奔波。要扩大长者智能培训服务,搭建服务点平台,线上线下解决数字服务中的难题;与老年大学联合,传授智能技术知识,不断丰富老年人对智能技术的体验,增进老年人的兴趣爱好,鼓励老年人主动拥抱人工智能。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占GDP比重将从6%上升到9%,老年消费市场规模庞大,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推动AI和银发经济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技术加产业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社会运行的时代议题,是建设包容、公平、美好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何让老年人跟上时代的步伐,如何让老年人更多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是社会各方都应担起的责任。对此,企业和社会需要改变单纯“效率至上”的观念,要为“银发一族”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让技术红利成为关爱老人、传承文明的动能。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7日 0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
人工智能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将“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作为一项重点行动进行部署,明确多项举措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近年来,服务消费作用愈加凸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2%。然而,服2025-09-12 07:19:00 -
携手深耕 共绘未来——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成果扫描
上线启动、落笔签约、重磅发布……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不断涌现。4天的会期里,成果交流活动、创新发展大会、高质量发展论坛等活动亮点纷呈,工业高质量数据集、东北亚具身智能创新中心、三省一区工业软件创新联盟、辽宁省钢铁供应链平台等一系列应用启动或发布。“东北亚具身智能创新中2025-09-10 07:09:00 -
协同发展谱新篇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当好京津冀产业协同“纽带”,激活区域发展新势能
冀时客户端报道 9月8日至9月10日,由中共河北省委网信办、中共北京市委网信办、中共天津市委网信办联合主办的“协同发展谱新篇”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9月8日,记者走进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园区位于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华望城南部地块,一期二期合计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以人工智能、数字科技、生物技术、低2025-09-09 17:46:00 -
山东推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十大行动”,力求未来3-5年实现五大突破
日前,山东省教育厅等6部门印发《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十大行动”的实施意见》,聚焦基础教育阶段,对高质量推进人工智能教育作出系统部署。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为何要专门推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十大行动”?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山东省推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十大行动”是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2025-09-04 12:06:00 -
2025成都国际车展开幕:新势力争锋,自主崛起,合资发力本土化
8月29日,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成都国际车展”)于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拉开大幕。本届展会以“领潮而立,向新而行”为主题,展览规模达22万平方米,覆盖12大室内展馆及多个室外区域,汇聚近120个参展品牌,让稳居全国汽车保有量第一城的天府蓉城再度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关注焦点。本届展会由成2025-09-01 10:16:00 -
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坚决避免无序竞争和一拥而上
北京商报讯(记者 金朝力 程靓)8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张铠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加大统筹,与各方一起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在实施行动过程中,将推动各地立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确定发展重点,形成各具特色、2025-08-29 11:32:00 -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8月15日至17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中国北京举办,这是全球首个为人形机器人组织的综合性竞技赛事,吸引了全球机器人研发与应用领域的顶尖力量,三天时间共有来自16个国家、280支队伍的500多个机器人同台竞技。当科技遇上体育,人形机器人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有哪些实验室中的技术突破,会被2025-08-24 16:15:00 -
他们“死磕”制冰机技术,一年卖出10万台
19日上午,在前湾新区宁波爱科特生活电器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公司总工程师张春云正带着团队对新款颗粒冰制冰机进行新一轮的调试。他眉头微蹙,眼睛紧盯仪器数据,指尖在面板上快速点着……这样的情景,在他二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反复上演。从迷茫的异乡毕业生,到手握20余项发明专利的全国劳动模范;从净水、制冰行业的2025-08-20 10: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