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干细胞培养为鹿茸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春季时,新的鹿茸开始再生。
受访对象供图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鹿文化产业园内的鹿群。
视觉中国供图
日前,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院长、教授邱强及教授王文团队联合长春科技学院、西京医院、吉林农业大学等单位构建了鹿茸再生的细胞图谱,鉴定出一类鹿茸再生干细胞,揭示了鹿茸再生的细胞学基础及分子调控机制。这为哺乳动物器官再生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未来鹿茸产业的发展和再生医学的研究开辟了新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上,并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的《2024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
适应进化的重要特征
在大自然中,螃蟹、壁虎等动物都有神奇的再生能力,揭秘动物的神奇再生能力对探索生命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鹿茸是哺乳动物唯一能周期性再生的器官。鹿茸内部为软骨和骨质结构,外覆一层带绒毛的皮肤,并布满了血管和神经。
那么,鹿茸究竟是如何实现快速且完整再生呢?鹿茸的再生以年为周期:每年春天,完全骨化了的鹿茸,即鹿角,从公鹿头部被称为角柄的永久性骨桩上脱落;鹿角脱落后,伤口处会迅速聚集免疫细胞进行止血和凝血,干细胞会快速迁移至伤口,形成鹿茸芽基组织;芽基组织通过顶端生长的方式,带动鹿茸快速生长,夏季每天能增长2—3厘米,长度可达到1.2米;秋季,公鹿体内雄激素水平的快速升高导致鹿茸出现彻底骨化,变成鹿角;第二年春天完全骨化的鹿茸再次从角柄上脱落,触发新一轮的鹿茸再生。
“再生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进化适应性特征。不同类群的动物,具有相似的再生策略,均遵循‘损伤响应—再生芽基形成—组织重建—功能恢复’的核心过程。通过器官再生,有助于提高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竞争优势。”邱强介绍,公鹿鹿茸完全骨化后形成的鹿角更大、造型更复杂,更有机会吸引母鹿。此外,更大的鹿角可以更好地对抗掠食者以及保护领地,提高生存率。
解析鹿茸再生过程
鹿茸不仅是一个能够在自然情况下周期性再生的器官,在转化医学研究中也展现出其独特价值。
“鹿茸再生过程包括皮肤、骨骼、血管和神经等多种组织的协同修复,并涉及干细胞的迁移和分化、免疫反应的调控以及快速的组织重建。这些特点使得鹿茸成为研究快速生长、功能重塑以及器官再生机制的重要模型。”邱强说。
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博士生、论文第一作者秦涛介绍:“以前我们只知道鹿茸能够周期性再生,但是我们不知道其再生的内在细胞和分子机制。这次研究中,我们通过‘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的视角,全方位探究了整个鹿茸的再生过程。”
研究团队长期从事反刍动物角的多样性演化研究。在此次研究中,他们收集了鹿茸再生过程中连续8个关键阶段的样品,并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技术,构建了首个完整的鹿茸再生发育细胞图谱。借助生物信息学分析,他们发现鹿茸再生过程中存在一群发挥关键作用的鹿茸再生干细胞。这一干细胞群能表达多种再生基因。“组织学结果证明,这一干细胞群持续存在于鹿茸的尖端,能够不断向下分化,带动鹿茸快速生长。”秦涛说。
邱强介绍,通过细胞和分子功能验证,研究团队证实了鹿茸再生干细胞具有极强的再生和修复潜力,有更显著的成软骨和成骨能力。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人们对哺乳动物再生机制的理解,也为多组织器官再生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干细胞治疗、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
产业实践任重道远
通过深入解析鹿茸再生干细胞的分子机制,并结合基因编辑和细胞生物学相关技术,有望加快鹿茸的生长速度,提高鹿茸质量。“这能促进鹿茸提取物的功能性研究,为保健品、护肤品、药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提供支撑,进一步延伸和拓宽鹿茸产业链,推动鹿茸产业向科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大幅提升产业附加值。”邱强说。
“我们发现鹿茸生长就是依赖鹿茸再生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那为什么不能在体外进行核心干细胞的规模化培养以促进鹿茸产业的发展呢?”邱强表示,通过现代细胞生物学技术,以及工厂化、规模化的手段,能实现大规模的鹿茸再生干细胞培养和相关鹿茸产品的研发。这意味着,未来通过“养细胞”的方式就有可能促进传统养鹿、鹿茸产业的进一步升级。
目前,团队正致力于建立鹿茸再生干细胞体外规模化培养体系。然而,要将鹿茸再生干细胞相关理论真正应用于产业实践,仍需破解多个关键难题。
在邱强看来,一方面,需要深入解析鹿茸再生干细胞的作用机制,并建立从基础研究到技术转化的有效路径,确保新技术在养殖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另一方面,还需妥善解决伦理法规、成本效益平衡及环境生态影响等问题,以降低法律风险,避免潜在的生态破坏,确保鹿茸产业的安全性与可持续发展。
邱强表示,鹿科动物作为大型哺乳动物生长和繁殖周期长,研究成本较高。此外,鹿茸再生涉及多种组织和器官的协同修复,使得整体揭示其细胞与分子协同机制更加复杂,相关研究基础薄弱,需要重新建立相应技术体系。邱强呼吁,希望有更多科学家关注并投身于鹿茸再生研究,共同攻克这一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推动对哺乳动物再生机制的深入探索。
-
新发现!山东大学团队揭秘
如果把月球比作一本厚重而神秘的“行星档案”,那么它的背面便是那最难翻阅的一页。就在近日,山东大学发布全球首个“月球镁环检测报告”,这份报告如同一把钥匙第一次真正打开这页“月背档案”的内页,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发表。这项研究聚焦的是月球背面一个特别神秘的地方:南极-艾肯(SP2025-07-14 11:24:00 -
青海出台优化消费环境 三年行动任务分工方案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范程程)7月3日,记者从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扎实推进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关于开展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的部署要求,省市场监管局会同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印发《青海省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2025—20272025-07-08 05:04:00 -
湘西处置一起网上发布“惊现贩卖器官车” 谣言案件
来源:湖南省互联网举报中心 6月30日,龙山县公安局依法办理一起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案,依法对造谣违法人员杨某某行政拘留。6月30日上午,县委网信办、县公安局在网络巡查中发现:一条名为“龙山惊现贩卖器官的车”的视频在某短视频平台引发大量关注。龙山立即启动处置程序,迅速查获违法人员杨某某,经核查,此条2025-07-01 17:21:00 -
“我是列车长, 孩子我来抱吧”
6月22日,K1109次列车上,一位母亲带着刚做完手术的孩子从北京返回杭州。孩子身体虚弱,母亲体力不支,向列车员求助后,一位列车长默默走来,说了句:“我来抱吧。”这一抱,跨过了车厢,也走出车站,直到站外——温暖悄悄发生了。 返程路上的温暖怀抱 那天,王燕霞一大早就起了床。她在北京的医院里简单2025-06-27 10:27:00 -
白宫:伊朗几周内可造出核武器
19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表示,一旦得到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批准,伊朗可以在“几周内”制造出核武器。美国媒体报道称,大多数专家估计,即便伊朗生产出足够的武器级浓缩铀,仍需要几个月到两年的时间才能真正制造出可交付的核弹头。新闻多一点以总理称以军有能力摧毁伊朗所有核设施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9日接2025-06-20 15:45:00 -
不安全也不文明!男子骑电动车到海晏村滇池边戏水
有网友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一段视频几名年轻人将电动车骑到了海晏村的滇池岸边戏水市民对此评论实在是很不文明网友拍摄的画面中,一名白衣男子把电动车推到滇池边,将后轮放入水中后,利用后轮将水带起,瞬间形成了一个“人工喷泉”,这一过程中,旁边还有七八名年轻男女围观拍摄。市民:“肯定是不对的,一个是不安全,第二2025-06-13 19:55:00 -
生命接力 爱如星火! 临沂市已累计实现器官捐献154例
在临沂客户端讯6月11日是第九个国家器官捐献日,为进一步推动器官捐献志愿服务工作深入开展,提高公众对器官捐献知识的知晓率,让更多人成为拯救生命、传递大爱的践行者,当日,临沂市人民医院在院内举办了“生命接力 爱如星火”中国器官捐献宣传活动。活动中,临沂市人民医院精心布置了宣传展板,详细介绍了器官捐献的2025-06-12 14:09:00 -
勿让共读沦为形式主义
教师读书会,本应是教育者更新理念、滋养专业生命的精神园地,却常陷入“任务式打卡”或“半途而废”的困境。当一线教师忙于备课、批改作业、应对行政事务时,读书会的“优先级”往往被挤压;而脱离教学实践的书目选择、单向输出的活动设计,更让共读沦为形式主义。这一矛盾的背后,是教师专业成长需求与阅读实效性之间的错2025-06-04 10: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