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振消费 这份行动方案划出重点——部署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等8方面30项任务
新华社
●“当前,我国的消费潜力释放仍存在一系列障碍问题”
●行动方案从提升消费能力、提高供给质量、增强消费意愿、解决制约消费突出矛盾问题等方面部署全面提振消费举措,将有力扩大消费需求,更好发挥消费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拉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16日对外发布。行动方案部署了8方面30项重点任务,包括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等。
关键词 全面提振消费
更好发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提振消费何以如此重要?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最终表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政府工作任务之首,并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
“当前,我国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消费领域新增长点加速壮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但也要看到,消费潜力释放仍存在一系列障碍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邹蕴涵说。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王蕴表示,行动方案从提升消费能力、提高供给质量、增强消费意愿、解决制约消费突出矛盾问题等方面部署全面提振消费举措,充分体现了从长短期结合角度统筹促消费与惠民生、优供给与扩需求的政策思路,将有力扩大消费需求,更好发挥消费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拉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消费能力提升
协同推进增收、减负和保障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是提振消费的根本,这既需要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也需要针对性减轻居民各类支出负担和加强公共服务保障。”王蕴说。
行动方案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放在首位,部署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扎实解决拖欠账款问题等多项工作。
其中,聚焦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和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行动方案明确,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快打通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进一步丰富适合个人投资者投资的债券相关产品品种。
“截至2024年底,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占比合计达到64.8%。行动方案瞄准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采取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进一步丰富适合个人投资者投资的债券相关产品品种等举措,有助于推动这两类收入更好增长。”邹蕴涵说。
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提高部分学生资助补助标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行动方案聚焦百姓关心的养老托育、医疗教育、生活服务等问题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减少百姓后顾之忧。
关键词 优质供给扩容
统筹推动放宽准入、扩大开放和减少限制
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供给是创造有效需求、促进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消费的重要条件。
为适应服务消费快速发展和商品消费需求提质升级的趋势,行动方案明确,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及时清理对消费的不合理限制,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充分体现出鼓励供给创新、推动供给与消费有效匹配的政策思路。
积极发展抗衰老、银发旅游等产业,鼓励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和托幼一体服务;启动实施冰雪旅游提升计划,组织开展冰雪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推广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一系列务实举措助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
“人工智能领域各种突破性成果已经开始影响生产生活,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对消费全产业链的改造提升,切中未来消费市场发展的脉搏。”邹蕴涵说。
支持开发原创知识产权(IP)品牌,促进动漫、游戏、电竞及其周边衍生品等消费;组织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消费”……行动方案在强化消费品牌引领和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部署。
关键词 消费环境优化
有效促进场景创新、权益保障和设施完善
安全、放心、便利的消费环境有助于改善和提升消费体验和满意度,是促进消费活动实现的重要保障。
王蕴表示,针对传统消费和新型消费发展中存在的痛点、堵点,行动方案从保障休息休假权益、鼓励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强消费维权和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以及完善城乡消费基础设施等方面,推动相关政策形成合力,着力打造“有时间、有场景、有保障、有设施”的立体式消费环境,有助于促进消费可持续增长。
比如,在保障休息休假权益方面,行动方案明确,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依法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下一步,如何把行动方案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尽快发挥实效,仍需各方一起努力。”邹蕴涵表示,在创新效应、政策效应等有利因素带动支持下,今年我国消费有望增速向稳、增量向新,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充沛动能。
(据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
肃南:打造“互嵌式”社区 绘就民族团结新蓝图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辖区有裕固、藏、蒙、回等22个少数民族。肃南县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空间互嵌促交融、文化互嵌促认同、治理互嵌促和谐,促进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心理上全方位互嵌,构建起各民族共居共学共2025-07-28 09:26:00 -
当AI具备“望、闻、问、切”,3分钟完成问诊
近年来,在全球健康需求持续增长和AI技术落地的双轮驱动下,中医人工智能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中医AI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0亿元猛增至2025年的1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50%。据预测,到2027年,中国中医AI市场规模将突破1400亿元,一个技术赋能传统医学的新生态正加速形成。在2022025-07-27 10:11:00 -
“网络身份证”已正式启用|南财合规周报(第199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章驰 北京报道每周,“合规周报”会盘点最近一周国外人工智能、科技竞争、个人信息保护上值得关注的动态。 本周,我们重点关注国家知识产权局进一步探索AI在专利审查中的应用;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网络身份证”7月15日正式启用。海外方面,英伟达计划恢复向中2025-07-21 08:40:00 -
数智化赋能:推动人工智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摘 要人工智能是通用目的技术,高校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要遵循人的认知规律,促进教材建设实现从知识图谱到能力图谱的飞跃,推动教材体系迈向教学体系。浙江大学以人工智能体系化教材建设为基础,研制和开发支撑技术,设计并实施了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AI+X微专业等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育教学人工智能进阶计划,探2025-07-17 12:20:00 -
吴毓舟带队调研深化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
今天上午,安溪县委书记吴毓舟带队调研深化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推动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整改落实。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代理主任施振冻一同参加。医疗服务,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问题。在县中医院,吴毓舟一行实地察看残疾人办证“只需跑一趟”、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共享药房邮到2025-07-14 17:35:00 -
绿色算力筑基石 人工智能启新篇
在数字经济加速演进的今天,算力已成为支撑人工智能创新、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7月12日,以“共筑绿色算力大生态,共创人工智能新未来”为主题的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大会不仅是对国家“东数西算”战略的深化实践,更标志着我国绿色算力与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协同发展的新阶段。这场汇聚政2025-07-14 07:55:00 -
财联社创投通:一级市场本周融资总额约46.31亿元环比减少0.45% 先进制造、人工智能活跃度居前
【财联社创投通:一级市场本周融资总额约46.31亿元环比减少0.45% 先进制造、人工智能活跃度居前】《科创板日报》12日讯,据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本周(7.5-7.11)国内统计口径内共发生80起投融资事件,较上周74起增加8.11%;已披露的融资总额合计约46.31亿元,较上周46.52亿元减少02025-07-12 10:53:00 -
为更多学习者提供“在线课桌”
本报讯(记者 阿妮尔)人工智能学院教授詹德川主讲“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历史和进展”;文学院教授孙书磊主讲“昆曲为何能够位列首批世界‘非遗’榜首”;物理学院教授梁彬主讲“这一‘声’穿越千年:从天然声学材料到人工声学材料”……南京大学“诚计划”系列直播以每周1期的频率稳定开展,让校内校外众多学习者指尖轻点,2025-07-11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