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利好!事关股市、楼市、工资!

    今天(3月17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提振消费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回答总台央视记者提问时表示,此次《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起草过程中,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以促进消费扩量、提质、升级为目标,进一步破解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

    2025-03-17 17:34:00
  • 南京全面取消住房限售政策,专家:有助于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势头

    3月31日,南京市举行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新闻发布会。自2025年3月31日起,南京全市范围内取消限售,商品住房在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书后即可上市交易,有效满足居民各类住房置换需求。据南京本地媒体报道,此次发布会主要明确了全面取消商品住房转让限制、住房公积金新政、加大青年人刚性购房

    2025-04-01 09:56:00
  • 政府工作报告深读丨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有哪些新期待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更好结合,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在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制定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专

    2025-03-05 22:12:00
  • 多方警告: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上升,200万人或失业!

    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滥施关税正殃及其自身。包括多位美国前财长在内的美各界人士,以及多家国际投行接连发出警告:所谓“对等关税”害人害己,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正在上升!机构纷纷下调美国增长预期自美国宣布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以来,多家市场机构大幅下调美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预计经济衰退可能出现。美国高盛集团发布报告

    2025-04-11 19:42:00
  • 深圳罗湖十大人才“安居乐业”礼包,直接AI了!

    重磅升级!就爱人才!深圳罗湖发布十大人才“安居乐业”礼包喊你来领!3月31日,深圳罗湖举办“万优引力 智创未来”人工智能人才生态资源发布活动,推出“AI十优生态”领航计划,为全球人才团队定制“安居乐业”礼包。该计划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旨在全方位构建AI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以最大力度的政策举措和全要素的资

    2025-04-01 10:05:00
  • 以旧换新带动数码产品销售669.5亿元

    今年以来,随着手机等数码产品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通讯器材类零售总额快速增长,在16大类消费品增速中位列第一。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已有4219.3万名消费者申请了5225.1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完成购买2254.6万件,销售669.5亿元。政策实施以来,6000元以下手机周均

    2025-03-23 11:10:00
  • 人工耳蜗国家集采政策落地 21岁女孩重获新“声”

    “这个声音好像‘电子音’,很奇妙……”3月10日上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来自新疆的21岁大学生媛媛,进行了国家集采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后的首次预开机。第一次开机,她就顺利完成了简单词语从听到说的全过程,成为医生口中少数“开机秒懂”的幸运儿。“信心倍增,相信经过康复训练,我的人生一定会越来越好

    2025-03-11 20:46:00
  • 梅州梅县区第一季度GDP增速10.8%,居全市首位

    日前,梅州市梅县区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出炉,根据梅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一季度,梅县区地区生产总值67.3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10.8%,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首季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交出高质量发展“高分答卷”。梅县区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

    2025-04-27 18:06:00
  • 社论丨提升消费引擎动能,夯实经济增长基础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的背景下,为确保实现全年5%的GDP增长目标,发挥内需的主引擎作用,提振消费,尤其是服务业消费的重要性继续增强。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当前我国的消费呈现总量修复与结构分化升级并存的整体特征。2025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

    2025-04-19 01:03:00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货币政策定调适度宽松 重点提及政策结构性功能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 林秋彤 北京报道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货币政策的施行状况,提到因时因势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实施有力的财政货币政策,扩大支出规模,加

    2025-03-05 2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