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枣阳粗布的“焕新”密码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王佳、李欢欢)枣阳粗布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民间技艺。面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传承人刘海伦和叔叔刘大友,持续探索和实践,创新“老布新做”,展现出老字号品牌的新活力。接下来,请跟随记者一道,去探寻枣阳粗布独有的“焕新”密码。

枣阳粗布又称“老棉布”“手织布”,早在明清时期,就随着“万里茶道”远销西北及中亚地区。近日,记者再次走进枣阳粗布非遗馆,现场体验织布的非遗技艺。

国家级非遗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传承人 刘海伦:一踩二拉三穿,就是很简短的三个动作。要不你来试试。来,两个脚都放上面使劲踩右脚,第二个动作伸出左手打一下,第三个动作穿梭子。对,好很完美。
枣阳粗布的成品,要把雪白的棉花进行纺线、染线、浆线等一整套的工序以后,进行轧花、弹花、纺线、拐线等17道主要工序才能完成。
国家级非遗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传承人 刘海伦:比如说,我们织出的这种簸箕底的这种图案,以及我们的梅花、灯笼花。这种的话,就是双喜字的图案,都是古时候妈妈给女儿陪嫁的时候才用的。但是,现在受到洋布等纺织新材料的冲击,对我们的销量多多少少有一些影响。
记者:那这种传统和现代的碰撞,我们是怎么做呢?
国家级非遗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传承人 刘海伦: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创新。比如,刚才你看,刚才织的这条围巾,它的图案非常迎合现代人的需要,那种审美。那你看我们现在设计的这种改良的小型织布机,它迷你型的,操作起来又比较简单,我们把它带深圳文博会、广交会,并且受到外国友人,其他一些专家的认可。
如今,有很多游客前来体验馆感受传统织布技艺。

游客 赵双玉:非常地亲切,感觉像小时候奶奶家的织布机一样。然后,自己体验了一下,刚开始觉得很难,但还是感觉比以前的织布机好用。
2016年,枣阳粗布制作技艺被列入湖北省非遗名录;2021年,又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
国家级非遗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传承人 刘海伦:原来,我们生产出来的粗布产品主要是(一些)床上用品。比如说,床单、被罩,然后还包括一些服装。那后来呢,我们非遗项目的话它的延伸,我们做出了很多文创产品,尤其受欢迎的就是十二生肖系列。今年是蛇年,(仅)这个生肖布艺蛇,我们春节期间,(仅)我这一家店就卖了2000个 。

枣阳市民 耿翠:这个精美的布包一下就吸引了我,它是我们枣阳本地的一个非遗文化 我觉得它特别的精美。
国家级非遗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传承人 刘海伦:2025年,继续和湖北省农科院进行彩棉的种植,还有就是我们百布堂自己的一个蓝草基地,更好地保证我们枣阳粗布的原材料。我们通过和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进行合作,那么将我们枣阳粗布的产品,更加的丰富化,让它更有创意。“老粗布”新做,然后迎合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然后争取走出国门。
-
厝边人物 | 泉港匠人陈国辉:三十余载雕琢时光,让传统木雕焕发新生
N海都全媒体记者 田米 文/图在泉州泉港涂坑村祠堂口街,一间古朴工作室放满木雕成品和半成品香樟木,门前繁花似锦,走进木雕工作室,收音机里流淌着歌声,为这条街增添了几分灵动。街坊邻里不时进来泡茶闲聊,而陈国辉手中的刻刀始终未停,在香樟木上刻下岁月的纹路。陈国辉的木雕工作室14岁入厂开始学艺“我啊,一辈2025-09-08 12:06:00 -
秦淮非遗巡礼|装裱(苏裱)修复技艺
【来源:秦淮发布】2018年装裱(苏裱)修复技艺列入市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为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和得古斋裱画中心。苏裱中的古旧书画修复步骤简单分准备工作、去污、润揭画心、补画心、托画心、全补画心。色彩温润和谐,气质高古雅致,修旧如旧,平整熨帖。选料精良,配备格式皆因作品而形成。修复前后对比2025-08-18 21:05:00 -
中国邮政郑重声明
近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声明,原文如下: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声明近期,部分电商及直播平台未经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邮政)授权,销售假冒邮资票品并开展虚假宣传,涉嫌侵犯中国邮政知识产权及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此,中国邮政郑重声明如下:一、中国邮政未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制作、销售《生肖瑰宝·2025-07-25 18:32:00 -
非遗太原|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榫间万象承千年
祁伟成向大家展示“榫卯之劲” 蝉鸣声声叩响盛夏的午后,在祁伟成置满古建筑模型的工作室里,木香与时光静静蒸腾,穿行于其间,如同漫步在微缩的华夏建筑史长廊。架上、桌上、地上,佛光寺东大殿的唐风雄浑、晋祠圣母殿的宋式巧妙、应县木塔的辽代奇绝……这些严格按照古法“扎”出的“小样”,不仅凝固了时光,更展示着2025-07-25 09:03:00 -
多元视角共绘文化交融新图景
本报讯(记者郎浩舟)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悦读香港·高端访谈”系列活动,于7月17日至18日在第35届香港书展期间举行。4场访谈分别聚焦文化共生、饮食与文学、民间文艺保护、文化出海等主题,邀请各界嘉宾深入探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路径,呈现出多元2025-07-21 09:23:00 -
绿水青山的中国丨看一刀一划如何“刻”出致富之路
大型融媒体行动“美丽中国 四季行歌”之《绿水青山的中国》继续带您赏大地美景,看美丽中国。长城脚下,指尖生花,在河北蔚县,有一种剪纸,不用剪刀,而是用一把小小的刻刀“刻”出来的,如今这种古老的技艺在匠人们的一刀一划之中,传承创新,蹚出了一条致富之路。河北蔚县地处长城内外之间,是古代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2025-06-19 17:15:00 -
一场社区活动 六项非遗亮相
艺人表演变脸 社区与幼儿园6月3日联合举办的一场活动中,集中展示了变脸、扎染、漆扇、糖画、活字印刷、纸鸢等6项非遗技艺。艺人的现场表演,让孩子们大饱眼福。亲身体验后,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西华苑东社区携手和平未来幼儿园举办了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非遗技艺。川剧变脸环节,艺人快速变换脸谱2025-06-06 08:14:00 -
“数”里行间看发展丨2000万人次打卡!遵义文旅一季度“开门红”
从“小豆腐节”到乌江寨“音乐水舞秀+无人机烟花秀”再到溶洞音乐节、悬崖咖啡、绳降体验等一系列新兴旅游体验项目,遵义正以文旅融合活动为载体,积极丰富旅游业态,持续扩大宣传推广,提升消费能力,多措并举助推文旅产业跑出“加速度”。近日,记者从遵义市文化旅游局获悉,全市一季度接待游客2693.26万人次,同2025-05-22 1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