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中国未来经济如何靠消费破局?




《消费繁荣与中国未来》,滕泰 张海冰 著,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是提振消费,还是扩大投资?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破局关键何在?当全球制造业霸主遭遇“内需焦虑”,中国经济的下一步棋如何落子?
在2025年九大经济任务将“提振消费”推至首位之际,本书的研究研究直击中国经济转型最深层的矛盾:14亿人的消费潜力为何难以释放?世界工厂的转型之路又该怎样突破?读懂这本“转型时代决策参考书”,搭建起理解中国经济转型的完整认知框架,才能打开解码未来十年财富增长的密钥。
>>内文选读
中国未来经济如何靠消费破局?
当前,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总需求不足仍是我国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
由于普遍的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各行各业都感受到了凛凛“寒气”。
房地产、建筑、光伏等行业的大部分企业陷入亏损,航空、快递、餐饮、网约车、教育等行业都越来越“卷”,连金融、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等行业也不断爆出裁员、降薪传闻……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各项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下一个5—10年,对于中国经济怎么走,有很多重大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其中特别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提振消费。
为何是提振消费?
消费,既是经济循环的起点,也是经济循环的终点,是人类一切投资和生产活动的终极目的。
打开当前中国最热门的社交软件之一小红书,搜索“省钱小技巧”,会发现相关内容的笔记数量已经超过57万篇(截至2024年12月)——最乐观的年轻人也不敢做“月光族”,而是在交流经验:“怎样用800块钱过一个月”“别人省500,你省1000”………在市场经济中,个体消费抑制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宏观原因。
微观层面的消费抑制,是指居民收入不足或储蓄过多而压缩了当期消费,导致消费倾向下降的现象;而宏观层面的消费抑制,则是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在国民收入中占比低,以及社会保障程度较低,对经济前景预期变差等造成的居民消费在GDP中占比太低,从而导致总需求不足,经济循环放缓甚至陷入衰退的现象。
如果一个经济体的消费不够活跃,就如同人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很差,食物长期堵塞在肠胃中,身体吸收不到营养怎么能健康?
因此,中国经济需要持续良性循环起来。光有庞大的投资和生产能力还不行,还得有同样巨大的消费能力。
在工业化的早期和中期阶段,往往是高投资驱动高增长,而到了快速工业化的后期,消费成为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其经济增长的70%以上都是由居民消费所拉动的。
从供给的角度,经济增长的潜在边界是由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制度变迁以及企业家精神的作用等因素决定的,总需求决定了潜在生产能力的实现水平和经济的实际增长速度,这是一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然而如果工业化大国能够实现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也将提升潜在的增长率,这一点往往为人们所忽视。有学者指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增长源泉是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的命题,这就将消费因素引入了增长的动因分析。
一方面,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带来市场规模的扩张,更大的市场规模能够容纳更多的分工,而分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头,也就是说消费繁荣能够推动分工细化带来的“斯密增长”;另一方面,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意味着有更多的产能可以利用起来,转化为要素收入和利润,这就为企业的研发等创新活动提供了可能,能够推动创新带来的“熊彼特增长”。

图源:视觉中国
如何提振消费?
从消费抑制到消费繁荣,建成消费型社会,是中国经济必须跨越的一道坎。跨过这个坎,中国经济一定会更好。
然而,从消费不足、企业产品销售不畅、年轻人失业率高、通缩风险、企业和居民资产负债表衰退等以消费抑制为特征的经济循环中走出来,仅仅依靠经济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强大的逆周期政策来打破,靠深化改革措施来扭转。也就是说,为了迈过这个坎,需要持续推动中国经济一系列的政策深度转型和深化改革措施。
首先要由建设财政向民生财政转型。具体而言,就是将财政支出的主要方向,从增加基础设施建设、补贴生产、补贴出口,尽快转向社保、医疗等民生支持,或直接补贴居民消费。
考虑到中国当前阶段财政资金用来搞投资的乘数效应略高于1,而用来发放消费券的乘数效应大于3的实际情况,只要持续致力于这一转型,每减少10万亿元低效和无效投资并转而支持消费,可带来30万亿元的总需求,中国经济总需求不足的顽疾可逐步化解,消费繁荣时代必将到来。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地方财政资金用于补贴生产者,很多成熟和过剩产业还在享受着地方政府提供的免费土地、代建的厂房、低价的能源补贴、税收减免等,这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显然已经不合时宜。还有,那些在20年前用于支持幼稚产业的出口补贴和退税,在出口竞争力已经很强大的今天,也应该尽快取消,否则,虽然补贴了国外消费者,但得到的却是高关税、反补贴税等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总之,财政政策必须深度转型,从扩大基本建设投资、补贴生产者、补贴国外消费者,逐步转型为惠民生、补贴国内消费者。
其次,需要货币政策的创新机制。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但传统的货币政策转到机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房地产、基本建设,还是企业投资的信贷需求,都已经同快速城镇化和快速工业化 阶段不可同日而语;另一方面,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下,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所释放的流动性很容易通过金融机构流向重资产企业,或者流向具有国资隐性担保背景的投资项目。整体而言,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投资的效果大于促消费。为了更好地促进 消费繁荣,应当更加重视货币政策通过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提升居 民收入预期和消费信心的作用,还应当更加重视宽松货币政策对消费 信贷的提升和促进作用,由此建立起货币政策促消费的新机制。
第三,需要深化改革,提高居民收入促消费。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只有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消费繁荣才会有坚实的基础。然而,当前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这是抑制中国消费的主要原因。
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长期需要增加就业、提升工资水平,而就业和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又需要以消费的繁荣为前提,这就会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循环争论。
因此,从收入端入手促进消费繁荣,当前急需的是通过发钱、发放消费券等一次性收入增长或股市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等外部力量,打破总需求收缩和收入下滑的循环,启动消费市场;而中长期则应当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减少公共部门、垄断行业和稀缺要素的分配占比,提升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建立起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的长效机制。
第四,需要产业结构的深度转型。中国传统产业大部分已经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大量企业在有限市场展开过度竞争,转型升级的需求十分迫切。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对粮食等农产品、家电等工业品、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的基本需求的增长空间是有限的——如果未来十几年中国的GDP再增加一倍,14亿人对粮食的需求也会增加一倍吗?中国人对家电、道路运输的需求也会无限增长吗?中国要实现从消费抑制到消费繁荣的转型,不可能依靠传统农业、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需求扩张,因为人们对这些产品的需求毕竟是有限的,甚至是刚性的。笔者十几年前在《新供给经济学》一书中就提出,“乔布斯创造苹果手机之前,世界对它的需求是零,只有用新供给不断创造新需求,才能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想让新供给创造新需求,需要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经济结构的深度转型。
第五,需要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中国的民营经济在消费领域占比高,在服务业占比高,也是居民就业和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只有充分释放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才能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繁荣。同时,无论是在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还是在互联网、商业流通、餐饮服务业等领域,都是民营经济在引领各种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源泉,只要努力提振民营经济信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中国的消费繁荣时代就一定会到来。
中国经济跨过这个坎,需要建设消费型社会和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在推动消费繁荣、居民收入增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持续推动居民的消费观念根本转变,致力于打造消费型社会。中国老百姓不仅有着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消费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手段,还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过程,所有的产品和服务只有通过消费才能实现价值,所有的要素也只有经过消费才能获得相应的报酬。经济发展可以推动消费繁荣,消费繁荣也可以拉动经济发展,消费力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一旦在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建设消费型社会,中国必然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不仅经济循环和经济繁荣问题可以解决,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还是新时期最重要的国际竞争力。

图源:视觉中国
虽然中国经济现在看起来很难,但毕竟这只是消费不畅、需求不足带来的经济循环问题——相对于之前40多年,从无到有建设全球最强大的基础设施、制造业产业链,形成全球最大的工程师队伍和素质最高的产业工人队伍,畅通消费、繁荣消费显然更容易,只要执行正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推动提高居民收入占比的改革,将全球最大市场的消费能力释放出来,就能一扫阴霾,为中国经济增长重新打开巨大的发展空间。
-
五大赛道150个项目精彩对决 2025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决赛在厦举办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9月1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黄奕琳)9月12日,2025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决赛在厦门拉开帷幕,来自金砖国家及金砖伙伴国的创新项目现场进行路演答辩,展开精彩角逐。据了解,本届大赛以“释放大金砖合作潜力 实现包容可持续工业化”为主题,聚焦“创新金砖”“绿色金砖”建设,设置人工智能、2025-09-13 08:54:00 -
突然被曝:大规模闭店!曾是“排队王”,很多沈阳人吃过
深交所近日发布公告称,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发生调整并自9月8日起生效。根据最新名单,九毛九(09922.HK)在内的总计20只标的证券被调出。这或许与餐饮行业趋势变化以及投资者偏好转移有关。目前,九毛九业绩承压。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九毛九实现营收27.53亿元,同比下降10.14%;归母净利润602025-09-12 21:05:00 -
驻日本大使馆发言人就对日本参议员石平进行制裁答记者问
问:中国外交部近日宣布对日本参议员石平进行制裁,请问你对此有何评论?答:石平曾拥有中国国籍,赴日并取得日本国籍后,长期大肆散布虚假有害信息、恶意诽谤中伤中国,顽固采取极端反华仇华言行,严重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和一个中国原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这种通过出卖良知来捞取私利2025-09-09 21:58:00 -
【吉刻早报】吉林省代表团亮相第二十五届投洽会
与你有关【天气】今天白天到明天夜间,全省多云,辽源、吉林南部、通化北部、白山北部有小到中雨,长春东南部、四平中东部、吉林中部、通化南部、白山南部、延边、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有阵雨或雷阵雨。预计今日白天,中西部地区有3~4级偏西风,瞬间风力可达6~7级,其他地区有2~3级偏西风。11日开始气温明显回升,12025-09-09 09:02:00 -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丨邯郸:文化味+烟火气 古城点亮夜经济
冀时客户端报道 激发消费活力,各地也在拼特色、拼创意。在邯郸,当地依托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味与烟火气交织的夜经济新模式,让天南海北的游客乘兴而来、满载而归。夜幕低垂,华灯初上,邯郸市丛台区的"夜经济地图"渐次铺展。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全国EBC"新人王"拿铁拉花大赛火热开启,咖啡师们手持奶2025-09-08 17:07:00 -
《源动力——中国散裂中子源》改稿会召开:让“国之重器”的价值被更多人感知
9月5日,东莞市文联重点签约扶持的项目、长篇报告文学《源动力——中国散裂中子源》改稿会在花城文学院召开。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文艺报》原总编辑梁鸿鹰,广东省作协主席、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花城》原主编田瑛等文学界专家学者及本书作者陈启文齐聚一堂,围绕作品的内容优化、细节打磨、价值深化展2025-09-06 16:56:00 -
今天,央行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金融时报2025-09-05 10:11:07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9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称,9月5日将有10000亿元32025-09-05 10:39:00 -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共创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侧记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 题:共创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侧记新华社记者从历史的深处汲取力量,让和平的阳光照耀未来。9月3日中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共话峥嵘岁月,展2025-09-05 02: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