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欧洲最大乳品合作社有望诞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3:40:00    


丹麦乳业巨头Arla Foods(阿拉福兹)日前宣布,计划与德国最大乳品合作社DMK集团合并,创建欧洲最大乳制品合作社,合并后预计总收入达190亿欧元。

近年来,受欧洲奶价波动、通货膨胀及中国本土奶价持续走低等影响,阿拉福兹在华业绩表现波动。对于此次合并可能对其中国业务产生的影响,阿拉福兹方面4月10日回复记者称,目前仅是宣布合并意向,待结果落实后,将分享中国市场相关信息。

创建欧洲最大乳品合作社

根据阿拉福兹官网信息,其与DMK集团合并后的新公司将使用“Arla”名称,总部设在丹麦,由阿拉福兹现任董事长Jan Toft Nørgaard担任董事会主席,阿拉福兹现任首席执行官Peder Tuborgh担任首席执行官,DMK集团现任首席执行官Ingo Müller将担任执行副总裁。此次合并还需双方董事会及监管部门批准。

“我们的合并汇集了12000多名奶农,目标是成为一家联合合作社,预计总收入达到190亿欧元”。阿拉福兹在公告中称,这一举措可加强其在欧洲和全球市场的乳制品生产和创新,同时确保奶价坚挺。未来几年,联合合作社将有稳定的牛奶供应,确保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乳制品投资。

资料显示,阿拉福兹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有机乳品制造商,由来自丹麦、瑞典、英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的7600多名合作社奶农共同持有,旗下有Arla、Lurpak、Puck、Castello等品牌,2024年收入为138亿欧元。DMK集团是德国食品零售业最大的供应商之一,主要生产奶酪、乳品配料、婴儿食品、冰淇淋、乳清产品等,2024年收入约为51亿欧元。近年来,双方在多个项目上有过合作。

Peder Tuborgh表示,DMK集团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合作伙伴。双方在欧洲和全球的共同市场地位,将使其能够确保欧洲食品生产的稳定,为全球市场和客户带来更多营养产品,有利于消费者、农民及其牛奶价格。Ingo Müller表示,“通过Arla的全球影响力,我们可以接触到目前地理范围之外的消费者和客户,并加强我们的业务弹性。”

对于两家公司合并可能对其在华业务产生何种影响,阿拉福兹方面4月10日回复记者称,整合双方在欧洲及全球市场的优势资源,将完善产品供给,共同推动创新产品研发,“重塑全球乳业未来格局”。目前仅是宣布合并意向及未来合作方向,待结果落实后,阿拉福兹方面将进一步分享中国市场相关信息。

奶价波动影响在华业绩

早在2022年,就有消息传出阿拉福兹有意与荷兰最大乳品集团菲仕兰合并,但两家公司均否认。2024年12月,菲仕兰宣布,与比利时最大乳品生产商Milcobel达成合并意向,创建领先的奶农合作社和乳制品公司。合并后的新公司账面收入将超过140亿欧元,并在30个国家开展业务。

从以上两起合并案例可以看到,确保奶源稳定供应、加快产品创新组合、共同应对市场环境挑战,是欧洲奶农合作社及乳品生产商之间选择强强联合的主要目的。

阿拉福兹财报显示,近几年,欧洲奶价及乳品市场受国际局势及通胀压力影响,呈现波动状态。2022年,全球牛奶供应“停滞”,加上消费需求稳定,推动欧洲奶价创下历史新高。受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带动,阿拉福兹2022年收入增长23%至137.93亿欧元,净利润增长15.06%至3.82亿欧元,欧洲以外国际市场营收增长17.2%至24.63亿欧元。

2023年,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通胀压力、消费者行为转变及外汇汇率等影响,阿拉福兹收入下降约0.86%至136.74亿欧元,净利润同比持平。欧洲以外国际市场收入为24.71亿欧元,增幅回落至1.4%。

2024年,阿拉福兹收入增长约0.7%至137.7亿欧元,净利润增长约5.53%至4.01亿欧元。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欧洲消费者购买力复苏,旗下几大主要消费品牌实现3.7%的销量驱动型收入增长。同年,阿拉福兹欧洲以外国际市场收入为24.35亿欧元,同比下降1.5%。

受欧洲奶价波动及中国本土奶价下行影响,阿拉福兹近两年在中国市场表现并不如意。2022年,阿拉福兹旗下品牌产品在中国市场销量下降46%,收入下降44.3%至1.31亿欧元。阿拉福兹在财报中称,欧洲牛奶价格上涨,有损其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影响了公司高温灭菌奶(UHT奶)和奶酪业务,彼时灭菌奶占据阿拉福兹中国业务的最大份额。

2023年,随着欧洲奶价下降,阿拉福兹在中国市场的灭菌奶产品重新获得竞争力,总体在华收入增长8.7%至1.42亿欧元,生命早期营养业务收入增长17.4%。2024年,由于中国和大洋洲奶价远低于欧洲,阿拉福兹灭菌奶在中国市场销量再次下降,在华收入整体下降20.1%至1.14亿欧元,但生命早期营养品牌“宝贝与我”实现25.8%的销量驱动型收入增长。

图片


END



丨来源新京报 记者 郭铁

丨本期编辑:董仙鹤

丨校读:董仙鹤

丨监制:张耀 封斌

丨总监制:赵敏


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使用本公众号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乳业时报官方微信;本平台转载内容部分来源网络,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闻热线:0471-6564013

广告热线:0471-6564013 6564046






图片


  • 这家山姆麻薯供应商去年狂揽38亿元 揭开商超“网红”烘焙单品的繁荣与隐忧

    每经记者:王帆 每经编辑:文多近日,“沃尔玛恢复中国供应商出货,美国客户承担关税”这一消息,再次将沃尔玛推上热搜。在沃尔玛复杂的供应链体系中,山姆会员商店(以下简称山姆)的中国烘焙供应商表现颇为亮眼。以供应麻薯的立高食品(SZ300973)为例,4月28日晚间,立高食品披露了2024年年报。历年年报
    2025-04-30 06:59:00
  • 美国务卿任命新欧洲事务高级官员

    美国国务院网站25日发布的内容显示,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已任命曾在国会参议院小企业与创业委员会担任政策顾问的布伦丹·汉拉恩出任欧洲事务高级官员。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务院欧洲和欧亚事务局高级官员路易斯·博诺25日在发给工作人员的一封邮件中说,汉拉恩将接替他的职位。博诺说,汉拉恩“从私营部门和国会参
    2025-04-26 15:03:00
  • 美国葡萄酒在华进入冰冻期,有商家称卖完就不进货了

    随着中美关税纷争持续,越来越多的美国产品受到影响逐步退出中国市场。记者了解到,加征高额关税后,美国葡萄酒的价格面临暴涨,部分进口商表示库存售罄后将不再进货。根据此前海关总署的规定,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125%关税。4月10日1
    2025-04-25 16:10:00
  • 美国大豆可能将永远失去中国市场 巴西向中国毛遂自荐替代美国

    随着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两国之间大宗商品的贸易流向正逐渐发生变化:以大豆为例,分析人士指出,巴西有望进一步巩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地位。美国大豆种植户警告,美国大豆可能将永远失去中国市场。巴西农业部长卡洛斯·法瓦罗17日表示,在美国近400家屠宰场被取消对华出口资格后,巴西有意向中国“毛遂自荐”
    2025-04-20 08:17:00
  • 深观察丨美国关税政策:对内造困局 对外遭抨击

    当地时间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施压,要求美联储立即降息。这已经是特朗普连续两天就利率问题催促鲍威尔了。△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8日再次呼吁美联储降息,称如果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利率就会更低。此前,特朗普已经多次敦促美
    2025-04-19 17:44:00
  • 一财社论:多措并举促进服务消费质优量增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围绕扩大对外开放、强化标准引领、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提出48条具体任务举措。早在去年8月,国办就印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目标是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
    2025-04-17 22:13:00
  • 气象组织年度报告:欧洲是升温最快的大陆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2024年欧洲气候状况》报告显示,欧洲是升温最快的大陆,气候变化对欧洲的影响显而易见。报告说,2024年是欧洲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欧洲有近一半地区年均气温创历史新高,中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气温均创历史纪录。欧洲所有地区的冰川均出现融化,其
    2025-04-17 12:45:00
  • 甲良法庭:一案解多结,“全链化解” 护民生

    近日,荔波县人民法院甲良人民法庭以“多案联调、双向解纷”的调解方式,成功化解某合作社与村民莫某侵权损害赔偿纠纷,并同步解决了16名农民工欠薪问题,既守住务工者“钱袋子”,又为合作社纾困按下“重启键”,实现了“一次有效调解”促推“一揽子解纷”的效果。焚烧秸秆引山火,合作社亏损陷“两难”2025年3月,
    2025-04-16 0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