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AI绘出中国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1 07:51:00
大众网记者 王慧敏 威海报道
3月1日21时前后将迎来“二月二,龙抬头”。届时,东方苍龙的龙头角宿将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升起,状如巨龙苏醒,昂首向上。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苍龙七宿的出没与降雨相互对应,古人认为是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决定着农耕收成,农耕的收成则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志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以AI为笔,绘出神龙抬首。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日子里,愿所有人都能好运当头。
(视频由AI生成)
-
万宝芙蓉学校携手万宝城文化服务中心开展“耕读传家”主题活动
2025-04-27 17:37 娄底新闻网盛祥桂 刘慧 杜子隼4月23日,娄星区万宝芙蓉学校的图书室内书香氤氲,一场别开生面的“耕读传家润童心 书香护苗伴成长”主题活动在这里展开。镇相关负责人、师生与志愿者们齐聚一堂,以书香为纽带,让传统农耕文化与绿色阅读理念悄然浸润童心。诗声朗朗,播种希望的种子2025-04-27 17:41:00 -
推动新时代耕读教育向纵深发展
【专家点评】作者:张玲玲(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耕读传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和重要的社会共识,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所推崇的立身处世方式。随着时代变革和文明演进,“耕读”从传统意义上“晴耕雨读”“昼耕夜读”“以耕养家”“以读兴家”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演变成为“耕”“读”并重、劳动实践与理论教育相融相2025-04-09 04:50:00 -
“二月二”为啥要理发?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到了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来了。据说,这个节日原本起于游春,后又逐渐增添了理发等民俗活动。此时万物复苏,是开始农耕的最佳时机。 为啥这个时候要去理发?为什么要吃饺子?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郑艳认为,民间曾经流传着“正月不理发”的习俗,“二月二”理发2025-03-01 09:09:00 -
二月二,龙抬头
今天,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俗称“龙抬头”的日子人们在和煦的暖阳下许下美好的祝愿春天,真的来了初春如诗,时光含香迎春、早樱层层叠叠鸟儿也开始活跃最适宜三五好友相约同游沐浴温暖的春风共赏姹紫嫣红的美景“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人们选择在这天理发寓意着从“头”开始、鸿运当头期待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迎接春天的好2025-03-01 08:31:00 -
二月二“龙抬头”!AI绘出中国龙
大众网记者 王慧敏 威海报道3月1日21时前后将迎来“二月二,龙抬头”。届时,东方苍龙的龙头角宿将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升起,状如巨龙苏醒,昂首向上。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2025-03-01 07:51:00 -
二月二,山东人这样“抬龙头”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也称“龙头节”。二月二,是春节谢幕前的最后一出大戏。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2025-02-28 2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