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为啥要理发?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到了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来了。据说,这个节日原本起于游春,后又逐渐增添了理发等民俗活动。此时万物复苏,是开始农耕的最佳时机。
为啥这个时候要去理发?为什么要吃饺子?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郑艳认为,民间曾经流传着“正月不理发”的习俗,“二月二”理发是希望精神百倍迎接未来的日子。
至于吃饺子,则是因为它原本就是很多人熟悉的节日食品,加上外形很像耳朵,所以此时吃饺子就叫做“食龙耳”,人们期待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01
为啥时间是二月初二?
在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二月二”出现的时间并不算早,大约可以追溯到唐代。
唐宋时期,萌芽阶段的“二月二”活动主要是在户外进行踏青、挑菜等习俗活动,是春天到来后人们与大自然亲近的表现。
慢慢地,到了元明时期,北方的“二月二”有了新的内容——与龙有关。《析津志》载:“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五更时,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遭糁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内。”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郑艳说,“龙抬头”节又称春耕节、春龙节等。节日日期定在二月初二,可能与中国古代的农耕生活以及人们对于星象、气候的认识有关。
中国古人观察天象,将赤道和黄道附近的恒星划分为二十八宿,按方位可分为东、南、西、北四宫,也称“四象”,分别是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龙抬头”天象中的龙,指的就是东方苍龙。东方苍龙包含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形态上看恰如一条巨龙,其中角宿便是龙头的位置。“二月二,龙抬头”反映的就是春耕前后,角宿从东方地平线缓缓升起的天象。
古人通过观察天象确定农时,从时间上来说,二月初二通常位于惊蛰节气前后,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是开始农耕的最佳时机。
02
为何要吃这些食物?
有意思的是,为了给生活添些节日的彩头,人们将“二月二”这一天的许多吃食都取了与龙相关的名称:水饺叫龙耳,春饼叫龙鳞饼,面条叫龙须面。
对于很多北方人来说,“饺子”是非常熟悉的节日食品。为啥“二月二”也要吃饺子?
郑艳解释,饺子的外形很像耳朵,“二月二”时吃饺子便称为“食龙耳”,人们希望通过在这一天吃饺子,沾上龙的祥瑞之气,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不仅如此,过去,北京的满族人家一般在“二月二”到来之前几天就开始磨黄米面,二月初一烀小豆馅,到二月初二,早早起来炸油炸糕,做豆面卷子。
此外,因为“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旧时人们在自己的生活里设下种种禁忌,比如不准动剪刀针线,怕戳伤龙眼;不能用磨,怕压了龙头等。
自古以来,“龙抬头”都被认为是个吉祥的日子,很多绵延至今的习俗,都是源自人们对生活的期待,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够平安顺意。
03
除了理发,还要做什么?
如果随机向路人提问“二月二”的习俗是什么,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理发”。
正所谓“二月二,剃龙头”,民间曾经流传着“正月不理发”的习俗,于是人们便在“二月二”到来时理个发,清清爽爽,以期鸿运当头,一年都有好兆头。
在这一天,不少理发店的生意都相当不错。“二月二”时,儿童理发也称为“剃喜头”,大人希望保佑孩童健康成长;成年人理发,则有辞旧迎新、祈求好运的意味。
此外,“二月二”还是驱除虫蚁的好时机。郑艳介绍,明代古籍中记载,“用面摊煎饼,燻床炕令百虫不生”,因为旧时人们认为,龙出则百虫伏藏,熏虫是为了防止害虫生灾。
后来,人们将灰撒在家里不同的地方,这也有着不同的寓意:撒在门前,“拦门辟灾”;撒在墙角,“辟除百虫”。
随着历法更替、社会转型等大环境因素,如今一些与耕作生活密切的习俗正在逐渐退出人们的节日生活,但“二月二”依然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
万宝芙蓉学校携手万宝城文化服务中心开展“耕读传家”主题活动
2025-04-27 17:37 娄底新闻网盛祥桂 刘慧 杜子隼4月23日,娄星区万宝芙蓉学校的图书室内书香氤氲,一场别开生面的“耕读传家润童心 书香护苗伴成长”主题活动在这里展开。镇相关负责人、师生与志愿者们齐聚一堂,以书香为纽带,让传统农耕文化与绿色阅读理念悄然浸润童心。诗声朗朗,播种希望的种子2025-04-27 17:41:00 -
视频+图|应时而食的五华客家擂茶,背后有何养生密码
一根擂棒、一个陶钵便是制作擂茶的工具。对于擂茶,中英擂茶的店主刘中英甚是熟悉。父辈制作擂茶的画面,他记忆深刻。“从他们手上传承这门技艺,让更多人知道五华客家擂茶。”刘中英话语不多,却在擂茶制作上钻研颇深。刘中英手拿制作擂茶的擂棒,按照一个方向将陶钵中的食材研磨成细末。“岭岗顶上望山花,望到屋家煮擂茶2025-04-15 13:05:00 -
推动新时代耕读教育向纵深发展
【专家点评】作者:张玲玲(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耕读传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和重要的社会共识,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所推崇的立身处世方式。随着时代变革和文明演进,“耕读”从传统意义上“晴耕雨读”“昼耕夜读”“以耕养家”“以读兴家”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演变成为“耕”“读”并重、劳动实践与理论教育相融相2025-04-09 04:50:00 -
正视角|“女神们”,节日快乐!
每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问候广大姐妹们节日快乐,是上海代表团的“保留节目”。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前,节日问候如期而至——“女神们”,节日快乐!题图来源:陈正宝摄影2025-03-08 09:26:00 -
二月二龙抬头 浙江千年古村传承民俗迎春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湖州3月1日电(胡丰盛 车建民)剃龙头、看龙舞、吃龙食、坐花船……3月1日,正值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潞村,春日活动轮番上阵。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汇聚到这里,体验了一把江南水乡的传统节日风情。“落日青山敛暮烟,湖波十里镜中天。”潞村,是吴兴区八里店镇2025-03-01 21:05:00 -
煎焖子、猪头肉、五色糯米饭“二月二龙抬头” 你的家乡吃啥美食?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全国各地都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二月二吃焖子 满满都是天津味儿在天津,这一天要吃焖子,也叫“吃龙鳞”,寓意着吃出好身体,一年好丰收。从传统的“煎焖子”到创新类的焖子菜肴,不同的味道里透出的都是满满的天津味道。天津的焖子用绿豆淀粉制成,以白里透着淡绿色为最漂亮。说到做法,煎焖2025-03-01 20:24:00 -
“二月二”为啥要理发?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到了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来了。据说,这个节日原本起于游春,后又逐渐增添了理发等民俗活动。此时万物复苏,是开始农耕的最佳时机。 为啥这个时候要去理发?为什么要吃饺子?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郑艳认为,民间曾经流传着“正月不理发”的习俗,“二月二”理发2025-03-01 09:09:00 -
二月二,龙抬头
今天,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俗称“龙抬头”的日子人们在和煦的暖阳下许下美好的祝愿春天,真的来了初春如诗,时光含香迎春、早樱层层叠叠鸟儿也开始活跃最适宜三五好友相约同游沐浴温暖的春风共赏姹紫嫣红的美景“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人们选择在这天理发寓意着从“头”开始、鸿运当头期待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迎接春天的好2025-03-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