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春需适量,小心被“春”咬!近期大量上市,有人“吃”进了急诊室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每年二三月,时令春菜开始成为菜场、商超摊位上的“主角”。你,尝过春天的鲜嫩了吗?不过,春菜上市季,有些人把自己“吃”进了急诊室——
杭州一市民晚餐食用大量春笋、香椿后突发晕厥,送医确诊为消化道出血;另一人也是晚饭吃了不少春笋,夜间出现呕血、便血症状;去年此时,宁波一医院连续数日接诊了5例因食用春笋导致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春菜还能吃出病来?龙华医院营养科主任蔡骏解释,春笋、香椿等虽为“春季限定”,但含草酸、粗纤维、亚硝酸盐等成分,过量食用可能从“尝鲜”变“尝险”。
为啥吃个笋就消化道出血?
春菜为何暗藏健康风险?龙华医院钱辰主管营养师向新民晚报记者展示了一份危险成分“黑名单”——
春笋、香椿含有草酸,在人体内易与钙结合,或引起结石;还会刺激胃黏膜引发出血。
春笋、蕨菜含粗纤维,难消化,可能划伤消化道黏膜。
香椿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较高,过量摄入可引起头晕等急性中毒症状。
蕨菜中含原蕨苷,长期大量食用会增加患癌风险。
钱辰说,有四类人在品尝春菜时要当心:其一是消化疾病患者,春笋中的粗纤维就如同“钢丝球”,而胃溃疡患者食用过多春笋可能直接划破创面;其二是结石患者,春笋中的草酸可加重肾结石,医院曾收治过一名患者,其连吃三天春笋后诱发肾绞痛至急诊就诊;再有就是老年人和儿童,老年人消化功能退化,儿童肠道屏障未健全,食用过多易引发肠梗阻;还有一类是过敏体质者,香椿含特异性蛋白,严重过敏可致喉头水肿。
怎样吃“春菜”更健康?
钱辰说,品尝春菜,要记得“三步避险法”——
第一步是预处理“排毒”:像春笋应纵向剖开,用沸水煮10分钟,可去除80%草酸;香椿的话,嫩芽焯水30秒,亚硝酸盐含量可从30毫克/千克降至3毫克/千克;而对于蕨菜,焯水1分钟后,冷水浸泡24小时,原蕨苷去除率超90%。
第二步是避雷“危险吃法”:不可空腹猛吃,因为这样胃酸会直接侵蚀黏膜,建议先喝半碗温粥再吃春菜;不可“冰火两重天”,类似春笋配冰啤酒、香椿拌冷食,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不可长期囤货,香椿冷藏超过48小时,亚硝酸盐会激增,建议现买现吃。
第三步是量化安全线:健康人群春笋每日食用量不超过200克(约半根),香椿不超过50克(约一小把);儿童食用量减半;孕妇或结石患者咨询医生后食用。
钱辰补充说,还有一类特殊的“春菜”——野菜,采摘须遵循“三不原则”:不认识的、颜色艳丽的、有异味的坚决不采。
出现这些症状要引起重视
蔡骏指出,春笋、蕨菜等春菜虽然好吃,但不能贪多。出现这些症状须立即就医——
呕咖啡色液体、拉柏油样黑便,这是消化道“报警”,提示上消化道出血;
头晕目眩+出冷汗,可能为急性失血或亚硝酸盐中毒;
嘴唇麻木、皮疹扩散则是过敏的信号。
在蔡骏看来,“咬春”习俗承载文化记忆,但现代人可以科学改良,比如春笋炖肉时加木耳,香椿配豆腐;或者家庭聚餐实行“春菜拼盘制”,每人限量尝鲜。
“春菜不是‘药膳’,尝鲜不等于狂吃。特殊人群更需牢记‘浅尝辄止’,出现不适切勿硬扛,早诊早治是关键。”蔡骏表示。
记者:郜阳
-
一线观察:规范专业陪护是医患的共同福音
过去,有人请才来,没人请就走,护工队伍零散无序。如今,无陪护病房引入医疗护理员队伍,统一管理并进行质量评估,打破了患者依赖家属照顾的传统模式,有效破解老龄、少子、空巢等人口结构下“一人生病、全家受累”的困境,让更规范的专业陪护成为惠及医患双方的福音。曾几何时,医疗陪护市场长期存在价格和服务乱象。陪护2025-07-25 09:54:00 -
宁夏患者千里赴汉 只为“走隧道”取石
为寻求更微创的取石手术,宁夏银川的李先生(化姓)跨越千里飞抵武汉。7月10日,从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得知,近期已接诊多名如李先生般专程从外省赶来的结石患者。46岁的李先生是一名肾结石患者,自13年前开始第一次肾绞痛,经历了多次体外冲击波碎石。不久前左腰再次突发胀痛,在当地医2025-07-10 12:50:00 -
打造医保管理智慧化解决方案
随着医疗机构业务量不断增长、业务场景越来越复杂、医保精细化管理要求持续提升,传统医保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基金监管、医院运营管理和提升患者体验等方面的要求。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打造医保智慧管理的生态体系,是提升医保服务质效、实现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2025-07-08 02:33:00 -
阿斯利康第五次亮相青岛峰会,在鲁加码布局生物医药产业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于2025年6月18日至20日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作为峰会的“老朋友”,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第五次亮相峰会,彰显其深耕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心与承诺。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负责人尹思睿(Iskra Reic)受邀在峰会期间发表视频致辞,充分肯定青岛在阿斯2025-06-19 22:44:00 -
知名主持人去世,年仅43岁!疲劳是早期危险信号
近日,主持人白瑞发视频悼念好友金昀,称金昀在ICU里抢救了15天,于4月30日离世。金昀从2012年确诊肺动脉高压到去世,前后被下了100多次病危通知书。据悉,金昀是上海东方广播中心主持人,曾先后主持了《滚动新闻》《活到100岁》《今晚》《教子有方》《朗朗动听》等多档广播节目。因参加《妈妈咪呀》而爆2025-06-16 04:04:00 -
已确定!上海专家要来遵义,患者福音!
先天性心脏病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一种隐性疾病,早诊断、早治疗是治愈这种疾病的唯一方法。为帮助遵义市困难家庭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提供医疗人道救助,根据遵义市红十字会与上海市东方医院签订的“红遵义·救在身边——沪心行动”项目医疗救助内容,遵义市红十字会将邀请上海市东方医院专家前来遵义市开展先天性心脏病2025-06-13 11:35:00 -
生命接力 爱如星火! 临沂市已累计实现器官捐献154例
在临沂客户端讯6月11日是第九个国家器官捐献日,为进一步推动器官捐献志愿服务工作深入开展,提高公众对器官捐献知识的知晓率,让更多人成为拯救生命、传递大爱的践行者,当日,临沂市人民医院在院内举办了“生命接力 爱如星火”中国器官捐献宣传活动。活动中,临沂市人民医院精心布置了宣传展板,详细介绍了器官捐献的2025-06-12 14:09:00 -
免陪照护,在医院如何落地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等3部门印发的《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在2025年6月启动为期两年的全国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免陪照护服务模式从基层自发探索走向政策推动。为探寻国家政策在各地实践的着力点与难点,记者采访了浙江省湖州市和嘉兴市、福建省厦门市、天津市等地医院管理者与护理工作负责人,聚焦免2025-06-12 10: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