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移植菌群点“矢”成金,承葛医药引领微生态医疗革新|民营企业寻龙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9 17:26:00    

粪便,雅称“矢”,戏称“黄金”。其实,粪便经过特殊处理真的可以是黄金。只需施以一些“魔术”,从微量粪便中能检测出多项健康指数,提示息肉、结直肠癌、高血压、帕金森等高危风险疾病。对于顽固性腹泻、自闭症、抑郁症、肥胖、过敏、肿瘤等疾病,采用移植菌群技术,让健康菌群“打败”亚健康菌群,也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研发总部座落于本市宝山区的承葛医药集团,就是领头研发创造这项微生态神奇“魔术”的民营企业。随着这一新兴产业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逐渐在世界范围被认同,这家成立未满9年的生物医药企业连年业绩倍增,进化成为行业的“独角兽”。

骨干医生辞职

“独角兽”的掌门人、承葛医药董事长肖传兴至今还记得,2016年,当他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辞职时周遭同行们的惋惜声:“一个前途远大的骨干医生,居然要去‘搞屎’。”本科、硕士、博士、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临床医生,再到创业成为“粪便搬运工”,注定不是平凡之路。

那么促使肖传兴辞职的原因是什么呢?他告诉记者,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任职消化内科医师时,由他主持搭建的菌群移植体系和平台,是当时国内首批开始该项目的三个单位之一。随着菌群移植临床应用实验的不断扩展,疗效逐渐显现。2014年,在治疗一对不到5岁的自闭症双胞胎兄弟时,菌群移植才3个月就开始有成效,半年后更是十分显著,“两个孩子逐渐学会叫爸爸妈妈,开始懂得找人求助甚至寻求安慰。”他颇为触动,“我们可以把这事儿做大,造福更多的人!”他坚信“菌群移植”就是值得自己潜心研究一辈子的事业。

因为看到了无限可能,他憋着一口气,拿到第一笔600万天使投资后带着5个博士生开创了广州承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业之初,他也经历过许多坎坷和不平。吞下血泪,克服种种困难,公司越做越大,逐渐在全国21个省市慢慢铺开。

资料图

在肖传兴应用菌群移植治疗第一例自闭症孩子的10年后,他带领公司干了票大事——

2024年4月2日,第17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承葛医药集团携手多省市妇联、残联、数十家公益基金会、200余家医疗机构、300余家自闭症康复机构及爱心企业,数百位学术专家和近万名爱心人士,募集1亿元人民币发起成立了《领星计划》专项爱心基金,启动了“领未来,亮星空”中国自闭症儿童十万人肠道菌群基因组公益计划。“10年了,我现在可以照亮更多孤独的星星。”说到这里,肖传兴眼睛亮亮的。

供体层层筛选

肖传兴告诉记者,集团研发总部选址宝山,主要是生物医药及合成生物作为宝山区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之一,正在形成的产业链优势与承葛医药集团的发展规划不谋而合,将有效助力企业分拆上市、进军科创板的进程。总部注册在宝山高境镇后,承葛医药又看中了南大这块冉冉升起的科创风水宝地,并于今年入驻了南大数智绿洲一期园区。

实验室,郭剑烽摄

日前,记者实地参观了这栋5层楼的“微生物方舟”。小试、中试发酵间,各类机器已经到位,这些精密仪器可以调节“原料”的温度、压力、酸碱度,并作消泡等处理,最终形成的产品有固体、液体、冻干粉状态的。

最终形成的各种产品,有固体、液体、冻干粉状态,郭剑烽摄

据介绍,研发和生产的最大成本,其实在于供体,也就是稳定提供健康粪便的群体。目前,承葛牵头建设了全国最大规模肠道菌群库联盟,自建菌群库就有7座,分别在上海、厦门、苏州、宜春、沈阳、广州和重庆。企业定向与高校合作,提供全套体检、菌群和心理检测,筛选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每日收集粪便,并给予200元/天的报酬。“但是目前检测合格率一直在降低,目前是2.39%。”葛承医药现有合格供体大概在三四百位,平均下来每个供体的成本在15万左右。

供体筛选标准严苛程度堪比航天员选拔:智商测试、心理评估、300项体检指标,最终仅有2.39%的申请者能成为合格供体。在筛选合格后,他们更需要注意饮食和睡眠等,否则提供的“原料”就会被判定为不合格。

制定行业标准

记者了解到,整个检测过程十分方便。在家取样粪便,装入特制粪便标本采集保存管,扫描保存管上的条形码,无需前往医院,就能将标本快递至检验实验室,1-2天后即可在手机上查询到100多页的详实电子报告。报告涵盖肠道微生态环境(肠道菌群评分、菌群整体情况、益生菌和致病菌的含量等),并评估糖尿病、肥胖、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的患病风险以及免疫力状况。

43岁的冯女士去年下半年经朋友介绍尝试了肠道菌群检测,报告提示有息肉高风险。她立即前往医院进行了肠镜检查,果然显示有多处息肉,当场经内镜手术钳除。

检测报告

40多岁的管女士,一直有顽固性便秘史,逐渐发展为睡眠差,心情差,食欲差,在医生给予菌群移植治疗一周后,即开始每天排便;2周后睡眠状态转好;一个月后,每天早上规律排便,心情也阴转晴……

肖传兴告诉记者,建立精准化菌群移植治疗体系以来,承葛医药通过菌群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腹泻、便秘、慢性乙肝、肝硬化、糖尿病、自闭症等疾病数万例。

2023年,承葛医药联合16家单位,牵头起草了《健康人源肠道菌群生物样本库 基础建设规范》等5项团体标准并正式发布。肖传兴也在微生物技术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文献《微生物细胞工厂》上发表论文《中国粪便菌群移植供体筛查的综合方案》,其中的标准要高于美国和欧盟相关标准。

从临床观察到产业变革,从个体治疗到标准制定,当微生物组的奥秘被逐步破译,这场始于粪便的科技革命,将重新定义人类对抗疾病的疆界。

  • 【健康知识】【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常预防,“肠”健康——肠癌防控全攻略

    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均呈上升趋势。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发病隐匿,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但实际上,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非常缓慢,从息肉、腺瘤最后转化为癌症需要5-10年,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防控。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消化内镜科副主任医师陶竹提示,对结直肠癌预防、筛查与早诊早治是降低人群结直肠癌
    2025-04-15 14:42:00
  • 【春城时评】用象粪做甜品,奇葩食品何时休

    近日,上海一家用大象粪便做甜品的餐厅走红网络。据报道,该餐厅每晚仅开一桌12席、人均消费3888元、15道菜品不定期更新、主打还原原生态的雨林味道……噱头不少、包装精致,吊足消费者胃口。目前,因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等,这家餐厅已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闵行区马桥镇市场监管所已进行现场核查并暂时封存
    2025-04-15 09:31:00
  • 土豆成为关注对象!医生:常吃土豆,用不了多久,身体或有4变化

    在咱们的厨房里,土豆静静待在角落,模样朴实无华,看似再普通不过。它总是以各种姿态出现在餐桌上,土豆丝爽脆可口,土豆泥绵密细腻,炸薯条金黄诱人。你或许只当它是个填饱肚子的寻常食物,可千万别小瞧了它,常吃土豆,用不了多久,身体就会给你惊喜。便秘 “救星”,肠道 “小卫士”在写字楼的格子间里,30 岁的上
    2025-04-13 12:03:00
  • 当女性被看见后,女性益生菌的市场,超过百亿

    最近,一次性内裤灭菌不到位、卫生巾质量不合格的新闻频频刷屏。评论区里,有人高呼“雷总来做女性用品”,有人期待“某东来标准整顿行业”。但是,问题的核心却并不在这里。女性用品行业,并不是缺一个救世主。是这些东西的受众——女性,需要被真正重视。只有当女性被看见,她们的需求才会走到聚光灯下。在北欧,女性身体
    2025-04-12 17:16:00
  • 复星医药拟出售复健55%股权,一年半以前曾买入复健40%股权

    一年半以前,复星医药(600196)以2220万元收购了复健基金40%的股份,一年半以后,复兴医药又要以2653万元转让复健基金55%的股权。这样的“骚操作”引发了投资者的关注。4月11日晚间,复星医药公告,公司拟以1399.37万元、1249.78万元、4.83万元分别向复星高科技、李凡及关晓晖转
    2025-04-12 09:32:00
  • 公司热点|陷销售代理合同纠纷,力生制药子公司被判支付逾千万元

    4月7日盘后,力生制药(深市代码:002393)公告,子公司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央药业”)收到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2025)津民终10号民事判决书。该法院就北京金阳利康医药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北京凯安瑞医药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安瑞医药”)与中央药业销售代理合同纠纷作出终审判决,
    2025-04-07 18:13:00
  • 荸荠大量上市了,再次提醒:这“4类人”尽量少吃,不懂别乱吃!

    在水果与蔬菜的交界地带,荸荠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吃法,成为不少人餐桌上的常客。每到荸荠大量上市的季节,市场里、超市中,那一个个黑褐色的 “小铃铛” 总是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然而,你是否想过,这看似人畜无害的食物,竟可能是潜伏在我们身边的 “健康杀手”?许多人因为对它的认知不足,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不知
    2025-04-06 06:47:00
  • 龙岗区吉华启动首个以自闭症群体为服务对象的民生微实事项目

    【来源:深圳市龙岗政府-政务动态】活动现场。日前,在吉华街道中海怡翠社区会所,30余名社区居民、志愿者、孤独症儿童家庭代表及特教老师齐聚一堂,共同参与“关爱儿童,伴星行动”主题活动。此为吉华街道首个以自闭症群体为服务对象的民生微实事项目。据了解,时值《广东省关爱孤独症儿童家庭六大行动(2025-20
    2025-04-02 11:37:00